在青岛里院生活记忆馆穿梭百年

2024-11-19 00:00:00
读报参考 2024年32期

里院是青岛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传统的里院建筑格局和商住功能特色,在漫长的时空中不断进行着蜕变和演化。

“里”代表了中国古代单元制的居住模式,“院”是由建筑或围墙围合而成的空间。青岛里院属于合院式商住两用建筑,初建于德租时期。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壮大和青岛人口急剧增长,里院逐渐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居住样本。

里院生活记忆馆即同兴里,初建于德租末期,是一座具有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初期样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建筑最早为商住两用的二层楼房,一层为商铺,二层为住宅。1935年里院调查中,该里院业主登记为刘星海,当时共有51间房,出租给30户,租户皆为经商者。

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强占胶州湾。之后,德国开展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898年9月,第一份青岛规划图《青岛湾畔的新城市规划》将北侧的大鲍岛村划为“华人区”,这里就是里院建筑的发源地。

在大鲍岛“华人区”的开发中,德国商人希姆森设想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不久之后,中国人便开始模仿这一建筑形式。里院兼有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城市建筑的特点,临街与西方传统市街建筑类似,而内部则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围合成院落。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1915年,为满足城市迅速扩容的需要,日本当局在沿用德租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向北和向东扩建大鲍岛。日占时期的扩建区域,除公共机构采用独立式建筑外,私人建设以里院的建筑形式与大鲍岛接连成整体片区。1922年12月,日本被迫归还青岛,青岛进入胶澳商埠时期。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20世纪三十年代,青岛出现了很多里院新样式。

里院的大体规模就是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期建筑活动包括修理、增筑、翻造三种类型,范围涉及近三分之一德租时期建成的建筑,以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几处大规模的高层里院建筑群相应建起,包括黄岛路与芝罘路拐角的平康五里、位于中山路200号的宏仁堂、位于四方路与易州路交汇的平康东里等。

逐渐紧张的人均使用面积使里院开始探索更加灵活的形态,多种布局形式开始出现。新建筑中大量采用了现代技术和材料,里院也出现了最早的四层楼房。里院规模呈几何倍增加,在大鲍岛形成的里院建筑被广泛应用,成为占据青岛半壁的主要城市建筑形式之一。其所承载的建筑环境和商业内容,在日后商业发展过程中起了长期的支撑作用。

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城市建设陷入停滞。国民政府二次统治时期,新建的里院不再拘泥于单体建筑围合的初级样式,而是采用“L”形结构,以达到和临街里院围合的形态。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新中国成立初期,里院功能发生了一定转移,随着住户家庭结构逐渐庞大,民住功能日益凸显。此后,里院建设仍在继续,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七十年代,但规模逐渐减少。根据《青岛市街道村庄区划索引》统计,1965年青岛市的里院数量为500余个。

改革开放以来,里院发展迎来了新一次的高潮。1980年11月,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开业,尚未改制的大量事业单位聚集到大鲍岛附近,深刻影响了里院的发展。1980年,青岛市在市区内建立17个农副产品市场,即墨路市场也在其中。1984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已经在全国闻名遐迩,青岛的第一批“万元户”很多就从这里诞生。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里院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极大改观。

1994年,青岛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里院保护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青岛市出台一系列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和规范制度。

2017年,青岛政府公布的《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中拟确定的111处历史建筑中,首次出现了72个里院建筑。2019年10月,以政府为主导的修复改造方式开始在广兴里实践,自此拉开了里院建筑大批量修复改造的帷幕。2022年出台《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对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认定、保护、利用、保障和监督作了系统全面的规定,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进而激发历史城区发展活力。2022年4月,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以大鲍岛为代表的青岛历史城区迎来历史性时刻,振兴老城活力的“决战”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保护修缮、全新业态导入等领域纷纷打响。

现如今,百年老城揭开了向新时代转场的序幕,大鲍岛焕发出新的生机,让历史文化“活”了起来,正在打造出“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全新场景。(门亮 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