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乎每天,我都被一种深深的爱国情所感动着。这要感谢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在参与的一项主题宣传报道《东方巨响 云开马兰》。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 年,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我和同事们商量,决定从青岛市老艺术家协会推出的一部情景剧《云开马兰花》入手,发挥全媒体宣传策划优势,深挖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做一次弘扬爱国主义的系列采访报道。
8月中旬,当我们拿到 《云开马兰花》的剧本后,立刻被其中的情节深深打动并吸引。8月16日下午,我在总编辑张子倩的带领下,和其他几位编辑记者一起走进《云开马兰花》剧组,来到主创人员中间,通过双方交流,进一步了解这部剧的创作动机、背景及幕后故事。
编剧魏书训介绍,青岛有一批人参加了“两弹一星”全过程,但是一辈子隐姓埋名。该剧总监制牛鲁平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核试验工作结束后,回到原单位工作,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一辈子保密,没有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并且毫无怨言。如今90 多岁了,都是家人孩子在照顾,前段时间脑梗住院昏迷,在听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时苏醒,之后还跟着打拍子。这是怎样一种爱国主义情怀呢?剧组的创作人员都说,大家就是想要纪念这种当年为国家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以及他们身上为造原子弹默默作贡献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本身也很有特色,编剧是非专业人士,90%的演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还有几位是大学生。魏书训告诉我,剧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此前基本都不认识,但是从第一天排练起,就倾情投入不计报酬,三伏天青岛经历高温,却没有一个人缺席,没有一个人叫苦。
这是为什么呢?剧组演员刘鹏回答了我的疑问。他说,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也不应忘记这段历史,今天的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首先得益于当年科技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得益于我们站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刘鹏说着说着,声音哽咽,流下热泪,这一场面让我和我的同事们为之动容。
10 月 16 日下午3点,60年前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同一时刻,《云开马兰花》在青岛隆重首演。青岛参与原子弹、氢弹研制及马兰基地工程建设的几位核武老人也来到现场同观众见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感人肺腑,台下观众深受感染和震撼。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能参与到这场伟大的历史性事件的相关报道中来,我深感荣幸,内心也得到了净化和洗礼。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让更多人看到这部剧,更深入地了解“两弹一星”精神,不忘记那些人、那些事儿,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加工作 15 年,这次特别的采访让我更加体会到新闻工作者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我愿意把剧中这份“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用手中的笔和话筒传递给更多的人,把无名英雄的默默奉献、把当代青年的传承创新写出来、播出来、展现出来,让“两弹一星”精神感动、鼓舞更多的人奋勇向前。(侯玮莉)□
编后语
当看完整个主题策划最后一篇文字,刊物即将付诸印刷的时候,我的内心依然充满了感动!依然记得,三个月前,我和采编团队走进剧组与演职人员首次面对面的情形,在青岛政协文史馆楼前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
编剧魏书训不止一次地说,感谢读报参考的同志们。我想说,真正需要感谢和被铭记的,一定是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凡人英雄!
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是一部永恒的东方史诗,一份属于中国也属于青岛的自豪与骄傲!
202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那一声“东方巨响”整整过去60年后,一份重大主题宣传号外《送你一朵“马兰花”》伴随《云开马兰花》首演一同亮相。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岛市老艺术家协会的配合支持,感谢所有主创人员的精心创作和全情付出!也要感谢我的同事们!
巨响犹在耳边,马兰花开青岛。让我们不忘初心,大力宣传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把一个又一个催人奋进、自强不息的传奇故事讲好、讲下去。
读报参考融媒体总编辑张子倩
《云开马兰花》媒体策划
总策划:张子倩
主 创:张大伟 娄松
采 编:侯玮莉 门亮 黄晓朦
新媒体互动:邓超 曾晓璐 毛秋岩 吴敏
设 计:王璐 于鹏波 张静
读报参考2024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