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回到阿楚和小刘,几天后,两人又完成了大乔拉斯北壁(另一座距离霞慕尼很近的六大北壁之一),walkerspur线路。线路长1200 米,11 段,ED1、6a、IV。站在线路起点望着这面大墙时,阿楚觉得很像前一年爬过的嘉子峰西壁,他感叹说:“这样体量的线路在这儿居然一天就能完成了。”
阿楚想起了同样是1200米的幺妹峰南壁“自由之魂”线路,出发去攀爬前,家人朋友不停地嘱咐他“注意安全、活着回来”,攀爬过程中,他自己也觉得“担惊受怕的”。而在阿尔卑斯地区,身边的朋友并不会用这种语气跟他们说话,作为攀爬者本身,心态也轻松得多。“可以今天决定去爬大乔拉斯,明天天气还不错就去了。”爬的时候,阿楚一直看到山顶有直升机盘旋,这让他觉得“爬得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爬得很有底气,一点都没有国内登山的紧张感,这是成熟的体系给了我们底气,不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出了什么问题救援马上会到位。”
有发达的救援体系做兜底,总是有许多攀登者愿意去尝试北壁,每逢一个好的天气窗口,总能看到很多队人挂在线路上。在大乔拉斯,小刘和阿楚看到“同时至少有6 队人在爬,排队了至少两小时”。何川和飞沙爬的时候也看到了许多组队伍,不过有人快有人慢,“有人已经挂在线路上几天了”。
这些攀登队伍里不乏是以向导和客人形式来攀登的。在教堂旁老向导公司的宣传册上,常年印有小德鲁峰北壁和大乔拉斯北壁的线路,报价为2000欧元和1500欧元,相当于不到人民币16000元和12000元。能以这样的价格,和IFMGA 认证向导感受六大北壁之二,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不过,向导也不是什么客人都带。在这两条线路之前,向导通常会带客人一起爬点其他的简单线路,向导会指出客人的薄弱点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然后再一同前往。有些时候,是两名向导带一名客人,由两名向导轮流领攀。阿楚发现,哪怕是向导带着客人,这些人的行进速度都并不慢,这一度让他有些震惊。在国内登山,因为大多山峰海拔高、周期长,所以要注意掌握节奏,放慢一点,好好适应,并且给后面留有余地,而他们看到的本地攀登者,“就是快,他们的概念就是快,因为阿尔卑斯方便,只要快,今天就可以回去吃晚饭了”。
完成小德鲁峰北壁和大乔拉斯北壁之后,阿楚再次感叹了阿尔卑斯的便利性,“在国内,我们只能去到六七千米爬这样的线路,去积累、去试错,说白了,那都是拿命去换的”,而在阿尔卑斯,能在两三千米海拔的地方就爬到同样的风格,这是极好的训练。
阿楚还留意到一些小细节。上攀的时候,阿楚几乎没有看到挂片,都是用的岩钉;下降的保护站为了安全才打的挂片,这让他很感动。“对于破坏山体而言,岩钉是敲到缝儿里面,挂片相当于直接破坏岩石结构了,他们很热爱这片山域,很想去保护。”见微知著,是阿尔卑斯登山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岩场野攀的时候,阿楚看到许多老家伙——“脸上全是老年斑,佝偻着身子,看起来是得坐轮椅的那种了,七八十岁”,他们约着同样苍老的老伙伴们一起攀岩,“他们当时爬7a(根据霞慕尼路书开篇的对照表,7a 相当于优胜美地体系的5.11d),我就在想他们能爬上去吗?看了一会儿,他们确实爬不上去,但是人家会来爬,哇塞,绝了,满满的佩服,我想对于我们有赞助的登山运动员来说,登山相当于我们的工作,而这些人,你能感受到登山是他们的生活。”
那晚手抓羊肉饭的主角——何川,在不久之后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六大北壁。从他们抵达霞慕尼开始,38天,相继完成了马特洪、小德鲁、巴迪尔、大齐内峰、大乔拉斯、艾格峰的北壁攀登,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这样的六连胜是对他多年积累和训练的最好回报,也创造了华人首次完成六大北壁的纪录,是被书写进中国攀登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
何川这次的搭档飞沙,原本是常驻阳朔的一名攀岩爱好者,拥有5.14b 运动攀和5.13c 传统攀的水平,自去年与何川在菲茨罗伊峰的磨合、历炼后,这一次又在六大北壁与何川完美搭档。他逐渐走上了更大的攀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