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度与4秒时代

2024-11-14 00:00:00
户外探险 2024年6期

现在,让我们说回那个已经保持了4年的“5秒48”世界纪录。

2021年4月25日, 中国速度攀岩运动员龙金宝在中国攀岩速度系列赛辽宁义县站上以5 秒449的成绩夺冠,不仅刷新了全国纪录,还超越了雷加保持的世界纪录 。(世界纪录仅在国际攀联世界杯“IFSC World Cup”等国际赛事中取得的成绩才算数)但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速度攀岩队在3年内没能走出国门参加国际赛事。东京奥运会上,波兰女运动员Aleksandra Mirosław 在决赛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6秒84;2021年盐湖城世界杯分站赛上,印度尼西亚男子选手VeddriqLeonardo以5秒20终于打破了雷加保持五年的世界纪录。

东京奥运后,速度攀岩在4 年后将以单项比赛出现在巴黎奥运会上,在这样的赛制下,各国运动员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称得上是神仙打架了。在金牌的驱动下,世界纪录开始在一次次大赛中被频繁打破。而中国也在疫情后再度出现在国际赛场上时,惊艳了世界。

2022年的世界杯瑞士维拉尔站,中国速度攀岩队拿下全部6枚奖牌中的5枚:龙见国、伍鹏、龙金宝包揽男子金银铜牌,邓丽娟、牛笛分别夺得女子金牌、银牌。可以说,几乎在中国速度攀岩历史上最鼎盛时期也没出现过如此豪华的阵容。中国速度攀岩第三代运动员已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接力棒。

再次出现在世界大赛上时,钟齐鑫的身份也变了。2021年那个冬天,钟齐鑫开始出任中国攀岩队速度组主教练。“刚从运动员转到教练时,其他国家运动员甚至都没反应过来,他们那时候以为我还在比赛。”钟齐鑫笑着说。

2022年的世界杯瑞士维拉尔站,中国速度攀岩队拿下5枚奖牌
邓丽娟。图源/凯乐石

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选手,很多小将从攀岩之初就知道钟齐鑫了。后来进入国家队成为钟齐鑫的弟子的龙金宝,在采访中坦言钟齐鑫一直是自己的偶像。2020年中国攀岩速度系列赛莱西站,龙金宝与钟齐鑫同台竞技,在决赛中,钟齐鑫失误,龙金宝赢了自己的偶像。

钟齐鑫的任命剑指巴黎。当时,虽然中国的速度攀岩成绩进步飞速,但与世界上其他强国对比,并没有明显优势,尤其是与印尼相比。2022年7月,印度尼西亚选手Kiromal Katibin在法国霞慕尼攀岩世界杯预赛中爬出5.00秒的成绩,与5 秒大关仅一步之遥;不到一年后的2023 首尔世界杯站,印度尼西亚选手Veddriq Leonardo就以4秒90的成绩将人类速度攀岩纪录带入4秒时代。

在最新一代的中国速度攀岩运动员中,几位实力选手都来自于2017年的跨项选材。龙金宝来自于湖南凤凰武校,在从事速度攀岩训练前,他是一个散打运动员,梦想过长大成为像成龙一样的动作明星。和龙金宝相似,伍鹏本是一个柔道运动员。而女子选手中,邓丽娟在转项前是田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但同样他们要面对的是更强大的对手。

国际标准速度赛道推行前,随机赛道更考验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与快速读线能力,对基本的攀爬技能要求会更高。标准赛道推行后,运动员的攀爬动作基本已经定型,虽然每个运动员的动作都会有些不同,但是,“一次国际大赛就是一次集体亮相,无论是在比赛现场还是通过媒体宣传,全世界的运动员、教练都可以互相研究冠军选手的技术动作,没有秘密可言。”中国攀岩队领队王云龙说。

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运动员的成长速度普遍更快,出成绩的时间大大缩减,正是速度攀岩项目的这个特点,导致各国对其重视力度也越来越大,弱者向强,强者更强,且后劲儿十足,很难再有一国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而更强大的对手、高强度且残酷的赛制,使得速度攀岩比赛的容错率越来越低。“从预赛到决赛轮次,任何一趟攀爬、一个小小的失误,尤其是抢跑,都会直接让全部努力付诸东流。”王云龙说。这就是当今新一代速度攀岩运动员要面对的残酷局势。

从2002年以来到钟齐鑫等第二代运动员的陆续退役,中国的速度攀岩运动员无论在国内赛场还是国际赛场上,基本是单打独斗或独占鳌头居多,然而从第三代运动员慢慢走上赛场后,中国速度攀岩运动员开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后备团队。除了走上巴黎奥运赛场厮杀的伍鹏、龙金宝、邓丽娟、周娅菲外,没能幸运拿到巴黎奥运资格的龙见国、曹龙、王欣尚、张少琴、牛笛等运动员实力也不相上下,在国际大赛中都能发挥出绝对实力。

巴黎奥运会上,伍鹏、邓丽娟双双夺银,赛后《户外探险》问到钟齐鑫对队员们的表现如何评价,钟齐鑫说:“他们用实力逼出了最强的对手。”巴黎速度攀岩赛道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在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美国名将塞缪尔·沃森在资格赛中以4秒75打破世界纪录,却在二分之一决赛与伍鹏的对决中败落,而他又在小决赛中以4秒74打破了他于两天前在资格赛中刚创下的世界纪录。

钟齐鑫对《户外探险》说:“速度攀岩对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较大,这是它的项目特征。你有实力不一定能拿到冠军。你破了纪录也不一定能拿到冠军。你必须又快又稳。”是的,速度攀岩在当下顶尖高手的竞争中,差距实在太微小,技术动作中一个小小的重心偏移,零点零几秒就没了。前世界冠军陈小捷在看完比赛后感慨到:“胜负已经不是在他们自己能控制之内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比赛如果能拿冠军,除了实力,有时候还需要点运气,因为你很难在零点零几秒面前说谁赢谁输。”

每个运动员都要有一颗大心脏。无论是陈小捷、马和太还是钟齐鑫,在过去都遇到过心态不稳而失误出局的状况。“在比赛时,当你能看到别人快或者慢,你离失误就不远了;当你爬完了以后,都不知道对手在什么位置,你就赢了。”马和太说。

看似冷静上场的速度攀岩运动员们,在候赛区可能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速度攀岩比赛决赛阶段的轮次轮转得非常快,每一轮次之间可能仅仅有一两分钟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保持情绪镇定,集中注意力在自己下一次的攀爬上,对运动员和教练都是极大的考验。王云龙透露,中国攀岩队本周期配备了心理老师长期驻队保障,教练也会利用极短的候场时间给运动员精准的指导和鼓励。

速度攀岩赛场上实力与运气的碰撞从不少见,那么在最顶级的速度攀岩运动员之间或是实力接近的竞技选手之间,运气是否是成功的全部?

当然也不是。从2002年以来,中国速度攀岩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的调整优化,可能已不止10 次了,在巴黎奥运前的冬训期间,邓丽娟就曾为了提高攀爬效率而调整动作。在高15米、由11 个脚点和20个手点组成的国际标准赛道上,选手们在规律的、重复的动作中极尽拿捏那一点点改变带来的提速,从最原始的动作,到现在的“三步直上”,中国攀岩队科研负责人袁国庆在面对新华社的采访中就曾说:“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运动员的攀爬路线可能都不一样。一共20个大点,顶尖男选手只会用到十三四个,这是一代代选手不断摸索出来的结果。”速度攀岩冠军的诞生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但终究是需要绝对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