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读整合,构建立体认识

2024-11-12 00:00:00孙洁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如梦令李清照词人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在古诗词鉴赏中运用 “知人论世”“抓关键句”等方法,把握词人不同时期词作的情感基调。

2.聚焦“鸟”的意象和“寻”的语意,理解词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世界。

3.感受李清照的独立人格及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课堂实录】

一、猜读导入,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师: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有一位女子特立独行、登峰造极,她就是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她的三首代表作,了解她的一生。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如梦令》《渔家傲》《声声慢》,并对照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推断三首词大致的写作时期。

(屏显李清照生平经历。)

生:我认为《如梦令》写于李清照18岁左右,整体风格明快欢悦,此时作者是一位活泼的少女。

生:我推测《渔家傲》写于李清照45岁至51岁之间。此时作者经历了诸多坎坷,对现实失望迷惘,但是又有所坚持,所以这首词读来风格豪迈悲慨。

生:《声声慢》风格哀戚愁苦,好像一位伤心绝望的老妇人在泣诉。我觉得这首词应该是在李清照离世之前写的。

……

师:通过对三首作品创作时期的猜读推断,同学们已经初步感知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表达。让我们齐读三首词,读出不同的感情基调。

(师生齐读。)

二、任务驱动,深入理解词人心境

任务一:聚焦意象与字词,拟写标题

师:这三首词均没有题目,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具体的意象,为词人拟写标题?我们先来完成一个小小的挑战——聚焦“鸟”的意象,根据词句补写词题,并说明理由。

屏显:

示例:《如梦令·鸥鹭飞》

理由:标题是根据“惊起一滩鸥鹭”所起。我似乎看到藏在荷塘中的鸥鹭被飞快的小舟和少女的笑声所惊扰,扑腾着翅膀向高远的天空飞去。洁白的鸥鹭正是李清照蓬勃欢悦、自由自在的写照。

生:《渔家傲·鹏正举》,标题是根据“九万里风鹏正举”所起。我似乎看到李清照望着远处,渴望像鹏那样乘着狂风,振翅高飞。鹏展现了李清照对远大理想执着追求的心境。一个“正”字更是表现了词人迫切想要逃离的心理,因为现实中已无路可走。

生:《声声慢·雁过》。标题是根据“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所起。我似乎看到词人凄苦无奈时,看到空中飞过的大雁。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漂泊不定,寄居异乡,这正是她伤心的原因。

师:同样是鸟的意象,《如梦令》中的鸥鹭是自由灵魂的象征,《渔家傲》中的鹏代表词人执着追求的理想,《声声慢》中的大雁引起愁思,是伤心的见证。这是用意象表达情感的妙处。

师:刚刚我们抓住一个具体的意象来拟标题,现在挑战升级。老师发现三首词都有“寻”的语意表达,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词句,围绕“寻”,给这三首词拟标题呢?并说明理由。

屏显:

示例:《如梦令·酒兴寻归路》。标题是根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所起。“沉醉”二字让我看到一位酣畅的酒后少女。她寻觅的是回家的路,这温馨的家是一个可以让封建时代的女子尽兴喝酒、日暮晚归、恣意生活的自由美好的地方。

生:《渔家傲·梦境问归处》。标题是根据“殷勤问我归何处”所起。词人描绘了梦境中与天帝问答的场景。她寻觅的是归处,是殷勤地关心百姓的明君,是神话中的仙山。

师:词人为何在梦中寻?

生:现实中无路可走,只能通过梦境来表现对命运的奋力抗争。

师:请通过朗读来表现词人不堪现实的重负,迫切想要摆脱现实,飞到理想之境的心情。

(生齐读。)

师:还有同学要继续回答吗?

生:《声声慢·凄惨无觅处》。标题是根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起。这个标题将词人的处境直接点明。从叠词中,我似乎看到词人持续不断却终无所获的“寻找”状态。所有的美好只有在回忆里追寻,现实中的寻找注定没有结果。

……

师:李清照一生都在寻觅,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寻觅由原来的有家可寻,再到寻觅无望,最终只能从回忆中寻求慰藉。然而时至黄昏,人到暮年,国已衰颓,一切的寻觅终将化为泡影,可她却始终没有停止追寻的脚步。

任务二:共创词云图,体悟作者的生命态度

师:学完三首词,让我们共同创作一幅词云图来表达对李清照的认识。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写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愁、追寻、寻觅、回首、婉约、何处、梅花……)

师:老师想请写“愁”“寻觅”“婉约”“梅花”的四名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理由。

生:我写的是愁。我认为愁苦是李清照后半生的生命写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等一系列悲惨命运后,她的中后期词作最大的特点是迷惘苦闷。

生:李清照一生都在寻觅,从少年时期对实实在在美好的家的归路的寻找,到中年时期对现实无比失望,无奈地到梦境中寻找明君仙山,再到晚年时期寻觅无望,只得在回忆中寻找美好的旧时光聊以慰藉。寻觅始终是李清照的生命状态。

生:我写的是婉约,她的词风就是婉约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真情实感。品读完三首词,我对“婉约”这一标签的含义有了深刻的感受。

师:是的,李清照被称为 “婉约词宗”。

生:我想要用梅花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李清照的理解,因为李清照说过她最爱的花就是梅。我认为她的前半生就像梅花一样娇嫩柔美,后半生颠沛流离、孤苦无依,却能够像梅花一样傲雪凌霜,坚贞不屈。而李清照的作品历经几百年,仍然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熏陶,就像梅花一样香如故。

师: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很独特,也很深刻。李清照曾用“此花不与群花比”来盛赞梅花,同时也是她的志趣表达。李清照在每一个日暮里坚持追寻——

屏显:

凄凄惨惨戚戚,是命运赋予的苦难;而寻寻觅觅,才是她人生的底色。

终其一生,她都在寻觅那个最真实的,闪闪发光的自己。

【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是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方式,笔者在组文时选择了两首课内作品《如梦令》《渔家傲》,一首课外作品《声声慢》。《如梦令》抒写的是李清照少女时期尽兴游玩的快乐;《渔家傲》抒写的是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物散后,对现实感到迷茫失望却又豪迈悲慨之情;《声声慢》则流露了词人孑然一身的哀戚愁苦之情。这三首词在风格、情感、主旨上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笔者聚焦三首词作的相同点,让学生进行比较联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其对李清照有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任务来撬动学生的阅读、鉴赏、探究、表达。全课主要包括两项主要任务,第一项任务意在驱动学生抓住主要意象,立足关键词句,探究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世界;第二项任务意在驱动学生生成并表达对李清照的理解与认识。这两项任务立足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古典诗歌的教学离不开引导学生品味涵泳语言文字。笔者在设计本节课时,注重将言语活动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品析、揣摩、感悟,将思维引向深入,逐渐领略古典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

猜你喜欢
如梦令李清照词人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如梦令
百花(2021年11期)2021-05-29 13:18:44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北方音乐(2020年12期)2020-07-09 03:16:26
词人的职业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如梦令
旅游纵览(2020年2期)2020-03-07 05:31:00
喝醉的李清照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6
李清照改嫁辨证
林逋梅妻鹤子
如梦令,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