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与中职学生德育的深度融合路径探究

2024-11-12 00:00李素丽
客联 2024年8期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经营宗旨、价值理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而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企业,只有理解企业文化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才能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引入企业文化,提前用企业文化熏陶学生,让学生具备现代企业所要求的素质。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职学生;德育

为让学生体验工作岗位的职责和需求,笔者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带领我校2021级部分学生于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在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实习。实习期间,深感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明显。本文拟以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与中职学生的德育融合为例进行初步探讨。

一、海尔集团企业文化概括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集团创始人、名誉主席是张瑞敏。集团以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为主要业务,拥有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等全球化高端品牌和全球首个智慧家庭场景品牌三翼鸟,构建了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成功孵化5家独角兽企业和46家瞪羚企业,在全球布局了10+N创新生态体系、28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和24万个销售网络,深入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0亿+用户家庭。海尔集团致力于携手全球一流生态合作方,持续建设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构建衣食住行康养医教等物联网生态圈,为全球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智慧生活。2023年9月23日,海尔连续5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海尔集团今天取得的辉煌成就,海尔的企业文化功不可没,其成功的企业文化案例曾经作为中国企业的标杆走进哈佛讲坛。海尔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是非观: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发展观: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

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2.企业精神

诚信生态、共赢进化。

3.企业作风

人单合一、链群合约。

4.海尔的人才观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人人能在海尔平台创业。

员工从雇佣者、执行者变成创业者、动态合伙人。

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部。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的特色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二、中职学校应如何运用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以及学工队伍必须改变观念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及学工队伍虽然在不断探索中职学生思政课教学新方法,但都停留在教学方法或在原有教学内容上的形式改革,对影响学生未来就业方面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就必须改变思政课教师及学工队伍教师的观念,从中职学生未来服务对象的角度来改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的、封闭的、固有模式的思教模式,形成学校标准与社会需要标准统一的思教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优秀人才。

(二)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在中职学校中开设“企业文化专题课”课程

每一个企业都有其共性和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力,为更好地用企业核心文化教育学生,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是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直接在中职学生中开设“企业文化专题课”或研究开设“企业文化”教程,既可以由学校教师授课,也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总经理或管理骨干授课,让学生提早领会未来工作环境所需要遵守的要求,并用企业文化来陶冶学生情操,这种课程的开设必须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开发。据了解,这种企业文化课程的开设在学生中非常受欢迎,应在企业务中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对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有重要作用,同时也非常受企业的欢迎。

(三)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并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的结合

企业是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企业,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时就应形成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如何让学生在校时就形成训练有素的企业人的素质,这就可以通过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建企业文化长廊,并开展企业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校三年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气息,从而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用企业的要求来塑造自己,这样,对学生的培养将取得意外的效果。

三、企业文化对中职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社会)的需求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在考量中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适应企业发展时,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是极其重要的,“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备适应企业管理制度的能力与素质,中职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适应企业文化的能力与素质。目前,在中职院校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作为德育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用企业文化的要求来塑造自我,让学生潜意识中逐步形成企业所需的素质与习惯,对企业的目标、价值取向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一进入企业不用培训就是训练有素的企业人,从而让中职院校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这种较强的适应能力必然使中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更受企业(社会)欢迎。

(二)促进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要有效地对中职学生实行企业文化教育,必须要注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在融合中寻求共性,适应主导,形成共识。在校企文化的融合中,要积极尝试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强企业文化教育实效性、树立学生企业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引入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过去校企合作仅限于合作实训、实习而忽视学生道德教育合作的现状,这将使校企合作从表层的、操作层面的合作走向高层次的人的素质的培养,同时将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深刻认识企业的目标,学会将人生规划、人生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形成一致的思维。这样,中职院校就真正与企业达到培养目标一致,并让这种培养目标变成双方应尽的义务,让中职院校与企业真正达到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将使校企双方获益,也使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社会化找到了一条非常好的实现途径。

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企业,为企业输送高技能的人才,但是在中职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脱离企业(社会),学生道德教育更加应与企业(社会)结合,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企业(社会)的需求。企业作为小社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其特有的企业文化,中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参与,必须与企业文化有效地结合,这种结合就是中职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培养的学生必将迅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