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优化

2024-11-12 00:00:00字锦丽
文化产业 2024年30期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底蕴的象征,是高校学子自主学习的核心场所,也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现从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优化现状出发,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日益降低,智慧图书馆、元宇宙等概念相继诞生,“实体图书馆将消亡”“AI将取代馆员”等负面声音也越来越多。这似乎预示着图书馆行业将发生巨变,让图书馆人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但若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危机的本质是实体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如何与读者更好沟通交流的问题。充分优化馆藏资源,让读者感受图书馆资源和图书馆服务的价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的现状

纸质文献使用率下降,电子资源使用障碍未消除

近年来,从各大高校图书馆公布的资源利用报告可以看出,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借阅率在逐年下降[1],也因此产生了所谓“实体图书馆正在消亡”的声音。但若仔细研究读者行为习惯的变迁,便会发现“信息去纸质化”这一趋势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全社会的普遍现象。

如今,读者搜集资料、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移,各大网站(如百度、搜狐等),各种App(如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日益成为年轻一代读者的“宠儿”。相较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他们更喜欢这种智能化、个性化且能实时互动、相互分享的网络平台[2]。这是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服务无法满足的地方,也是与电子资源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最明显的短板。高校电子资源因权限、IP、资源使用时的复杂程序等原因,无法及时满足读者生活中具体化、快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使读者与资源之间产生了使用屏障。

智能设备兴起,但其实用性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的万能工具。图书馆的诸多功能都已被手机等智能设备取代。图书馆亦与时俱进,引进了一批智能设备,如信息大屏、智能借还系统、AI机器人、朗读亭等,并将其作为馆藏特色资源进行宣传。这些与高科技设备互动式的新奇体验虽然以新颖、智能、便捷等特性吸引不少读者的目光,但在图书馆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不足[3]。一是使用成本高。各种智能设备的采购、运用到后期维护,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处理,若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进而影响他们对图书馆的认知和评价。二是读者的认可度。图书馆的智能设备是为读者和资源服务的,任何智能设备都是连接读者与馆藏资源之间的桥梁。但目前来看,这些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有限,更多是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吸引读者,对馆藏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用有限。

资源结构不合理,空间需求剧变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资源会不断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越来越多,资源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但在信息化的今天,读者的需求变化十分迅速,海量的馆藏资源在更多时候容易成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负担,原有的资源结构无法及时满足读者不断变迁的阅读需求[4]。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面临自习室一座难求、纸质资源库存紧张但资源利用率不断下降的困境。不少高校图书馆不得不花费大力气将纸质资源数字化,以便腾出大量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自习需求。但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像自习室的尴尬处境,也让图书馆的传统定位越来越弱化,新型阅览室、新型智能自习室等一系列高校图书馆改革尝试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空间格局正在迎来剧变。

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资源庞大,种类繁多,资源利用难度系数大

高校图书馆往往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因每年都有大量的资源采购需求,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存量往往极为庞大。一方面,给图书馆的保存和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读者的借阅难度。新时代,读者已经习惯智能网络迅速整理资源的便捷方式,自然不愿花费大力气到拥有海量馆藏资源的图书馆“淘金”。读者更期待一个既充满书香氛围,又高度智能化的图书馆,不仅能够轻松整合各类馆藏资源,还能罗列出读者所需要的选项。

传统资源服务模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轻动手指,便知天下事”是现在年轻读者的生活方式。各种App每天精准推送各类信息,知识平台智能化、个性化的知识供给,以及新型AI智能化的资源整合和编撰,让新一代年轻人每天可以轻松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

在新一代年轻人眼中,图书馆传统资源服务模式,如纸质图书的借阅服务、数字资源下载服务的价值已经越来越低。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巨变,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图书馆的传统资源服务模式若不能与时俱进,很可能会被时代淘汰。高校图书馆若不能与时俱进,也可能会被师生抛弃。因此,转变服务模式、改革图书馆职能已经成为不少高校图书馆的最新举措和改革亮点。

改革是一个逐步探索并不断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图书馆的传统资源服务模式虽然稍显落后,但依然有其存在的现实价值。例如,纸质图书依旧是不少人对图书馆情有独钟的关键,免费的数字资源也是高校研究者进行研究时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图书馆中的杂志报纸依然是不少权威信息的重要来源。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改革目前整体上还处于不断试错的阶段。高校图书馆若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如资源渠道正规、信息来源权威、资源全面等,并在阅读推广方式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也可焕发“第二春”。

资源利用新模式还有极大不确定性

近年来,以为读者服务为重点的图书馆建设新模式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围绕如何做才是真正服务读者、真正有益于读者,以及让读者真正利用资源等问题,学界对图书馆资源利用新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也进行了不少改革。学科分馆的兴起,智能阅览室的出现,教学支持服务模式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阅读推广活动的大力开展,“你读书我买单”等与读者高度互动合作模式的层出不穷,都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利用模式转型上的诚意,并在业界得到不少支持与响应。

然而,未来图书馆的最终形态尚未有定论。是像科幻电影中由人工智能掌控一切,各种资源都演化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还是保持古典的优雅环境和书香氛围,提供特殊的学习氛围,以满足读者深度阅读的需求;抑或是逐步演变成各种资源分享、讨论、交流活动的会场,成为不同读者知识交锋的战场。高校图书馆未来将通过何种形式展示自己,又通过何种方式传播信息,又将如何被读者利用?这些难题至今仍然存在争议,并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故对当前图书馆的改革造成了一定困扰。

提升资源利用的方式探析

一个行业能否永存,主要看其能否在社会中创造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价值,而资源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存在价值最直观的判别方法。持续保证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不仅是延续图书馆行业的重要保证,还是图书馆人传递、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图书馆有义务向他们传递阅读的精髓,让他们更好地继承优秀文化。

挖掘读者的用户需求,引入智能工具

以读者为中心,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是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关键。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全力挖掘读者的真正阅读需求。

1.建立开放自由的交流平台,收集读者的真实需求

利用问卷调查或图书馆后台历史使用统计数据,是目前常用的用户行为模式分析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问卷调查涉及调查样本科学性的问题,其本质仍是以图书馆为主导的调研行为,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筛选,对读者的阅读倾向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无法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或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用户历史使用数据分析只能代表过去的使用需求,不能作为未来的需求方向。因此,还需要利用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如借助微信、博客、知乎等,让真正有需求的读者畅所欲言。

2.引入智能设备,研发智能系统,挖掘读者的资源倾向

在智能设备不断涌现的当下,合理利用智能工具为图书馆服务已经成为必然[5]。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提升图书馆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效果,智能设备必不可少。智能机器人、智能服务终端、智能服务AI等高科技智能设备的引入,不仅可以让图书馆增添高科技色彩,还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读者的吸引力,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此外,对于不经常到图书馆的读者,可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系统,对读者的检索、阅览记录进行分析,判断用户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偏好。对潜在的读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推送,这样既推送了馆藏资源又增进了与读者的联系,还能精准挖掘读者真实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改善资源推荐方式

1.以中图法分类为基础,优化以读者为中心的馆藏资源结构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基本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基础进行摆放,其涵盖面广、种类齐全,具有较高的珍藏和传播价值。但也因为种类过于繁多,增加了读者搜寻和筛选书目的难度。为提高读者的用户体检,可在原有的馆藏资源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优化[6]。加强核心资源的建设,将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突出专精的同时兼顾广博。

此外,还需改善资源摆放的惯例。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图书馆最醒目的区域设置资源专题推荐区,如“猜你喜欢”区、借阅排行榜书目区、权威专家推荐榜书NnypfS5gIe980MYN40dszg==目区、年度最畅销书目区、XX专业必读书目区等。通过书目摆放方式的变更,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资源利用率。

2.建立书香氛围浓郁的阅读环境,物色资源推荐官和形象代言人

在近期知识类主播爆火的事件中,可以明显感到广大读者对书香氛围有巨大渴望。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资源的聚集区,更有责任建立有浓厚书香氛围的阅读空间,以满足读者需求。例如,在高校图书馆的特定区域打造环境优美、书香氛围浓厚、能够让人静心阅读的书香圣地。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可以安心阅读,还能从此环境中体会阅读的美好和知识的魅力。

当然,良好的环境只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步,还需要优秀的阅读引领者增加图书馆的书香气息。图书馆可以学习“网红”的诞生模式,在大学校园中物色有典型特色且喜欢阅读的阅读引领者。支持他们开设以自己为中心的专题读书分享会,让他们成为图书馆的资源推荐官和形象代言人。一方面,可以让优秀的学生代表加入图书馆的建设,让他们引导读者更好地使用馆藏资源;另一方面,可加强图书馆与学生的互动,改变图书馆的固有形象,甚至可以将高校图书馆打造成高校最闪亮的名片,推动其在网络平台走红。

迎合读者阅读习惯,引入资源推荐新举措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稳定性较强,其需求有明显的共同点。这些读者大多有相似的年龄结构、共同的专业背景、相近的学识、类似的行为习惯。因此,他们对资源的需求也有明显的共性,容易相互影响、模仿跟风、缺乏原创性。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推出针对性的改进举措。

1.以热点事件为引,吸引读者利用资源

当代读者都是互联网的受众,也是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随时都在受时下各种热门话题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可以紧跟时代热点,主动迎合他们对热点话题的兴趣,进行针对性的资源服务。

例如,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走红,高校图书馆可以借机向读者推送关于考古的书籍,以及中华文明探源系列相关考古研究成果等;“国风”备受追捧,高校图书馆可以向读者推送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包括古人的日常生活类知识,国学国风鉴赏等。此外,还可将时下热门的各种“网红”游戏,如近些年比较热门的“狼人杀”“剧本杀”等,嵌入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推广活动,尽可能增加读者阅读的乐趣。

2.拓宽资源推荐渠道,将阅读嵌入读者的日常生活

在信息爆炸时代,人手一台智能设备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到图书馆借阅资源的方式相比,读者更习惯通过手机接收各种信息。高校图书馆也必须与时俱进,拓宽资源推荐渠道,不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公众号定期推送各种特色电子资源,还需要和市面上用户数量较多的各类App进行合作,让图书馆的资源推荐嵌入读者的日常生活,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阅读的习惯。

3.构建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图书馆资源的权威性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推荐不仅是让读者学会阅读,还要让读者通过阅读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图书馆在资源推荐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读者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知识的准确性与权威性。高校图书馆因其馆藏资源种类繁多,在推送资源前必须进行适当的筛选和精简,这需要图书馆加强与院系间的合作,了解他们的年度工作计划、所需的辅助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划等。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以整合现有资源,购买缺少资源,选取最优资源,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化推送,这样不仅能保证推送资源的学科系统体系,还能提升推送资源的权威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的集散中心,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在高校中的地位极其独特。其面对的读者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及对资源需求较大且普遍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充分挖掘读者需求,建设适合读者阅读的馆藏结构,及时准确的按需推广,引入各种新技术和新手段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等,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改革趋势。相信随着改革的推进,高校图书馆一定能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和特征,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