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营销中绽放非遗魅力

2024-11-12 00:00:00刘思岑 徐江
文化产业 2024年30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人们已经生活在“全方位无缝式”的数字新媒体空间内。由数字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和真实世界不断交融,人们在接受和消费各类信息数据的同时,其生活和行为习惯也以数据形式留存于新媒体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传统行业积极拥抱数字化,并借助现代化数字营销技术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中国非遗领域也涵盖其中。针对数字广告营销技术带来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下的广告发展趋势,笔者提出了应用于非遗保护的传播策略。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在非遗保护中,数字营销技术具备广泛应用前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制订有效的广告策略;同时,通过创新的广告形式和内容,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今,借助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工具,人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完成在线购物、在线支付、在线学习和在线交流等操作。同时,我国非遗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将中国文化和传统在生活中进行呈现。然而,传统的非遗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难以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因此,必须采取新的营销策略来扩大非遗的影响力,而利用数字营销技术进行广告传播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传承和特色方面的多样性,是中华文明经过千年的沉淀和传承而形成的宝贵财富。通过研究代代相传的非遗,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中华民族在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轨迹,对于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非遗在社会上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体现了各地域、民族和各种社会集团的独特文化特质和面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保存非遗,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传承。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数字营销技术与非遗传播

数字营销技术是一种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数字技术和渠道,通过各种数字化手段进行营销活动的方法。它不局限于传统广告在数字媒体上的移植,而是基于互联网与数字媒体的技术特点,以及用户行为和偏好的分析,设计出更具针对性、更有创意的营销策略。在广告领域,它能够让广告信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传达给目标受众。在传统非遗的传播中,数字营销技术也在尝试解决某些局限性,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

传统非遗传播方式的局限性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非遗的认知与了解正在逐步加深。但是,在传承过程中,传统的传承方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与局限。在我国,以口头、实物等形式进行的非遗的传播,存在着信息缺失与误读等问题,因非遗本身的特点,许多知识与技巧必须经过长期的练习与经验的积累,才能对其有所了解与把握,这对传承人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非遗的传承途径受限于地理、人群等因素,往往与其所处的区域及社会群体联系密切,其传承必然会受限于所处区域。另外,在我国,非遗的民间传承人往往较少,这也制约了其发展。同时,在传承过程中,一些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面临着逐渐消失的风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导致传承后继无人。此外,一些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炼,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信息利用模式与行为模式随之改变,以传统的形式进行传承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快捷、方便的要求,这使得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的传承难度加大。以传统形式进行的传播对推动和继承非遗有一定的意义,但也有一定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找到适合当代发展要求的新途径,使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存与继承。

数字营销技术对非遗传播的作用

数字营销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非遗的传播,以下是数字营销技术的优点及其在非遗传播中的应用。

第一,互动性。数字营销提供了多样的互动方式,如在线社区、虚拟体验和数字化展览。这使得非遗不仅能主动地呈现给观众,更能够让观众参与其中,促进互动和交流,增强文化的传播效果。

第二,定制化宣传。数字营销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定制宣传内容。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分析,非遗的传播可以更精准地针对特定的受众,加强传播效果。目前,各个行业都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如Google Analytics、Adobe Analytics等,收集用户在其网站上的浏览行为数据。通过获取不同用户群体对于陶艺、织布等手工艺品的兴趣程度、地理分布和购买偏好等信息,以ChatGPT、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新兴的AI语言模型及AI作图软件快速高效地制订相应的营销方案,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Facebook等国内外知名社交媒体平台上投放,吸引了更多对非遗有兴趣的受众关注,加强了宣传效果。

数字营销技术在非遗传播中的应用实践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营销技术在非遗传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数字技术为非遗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数字藏品作为数字出版物的一种新形态,采用区块链技术保护非遗传承作品,实现了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数字活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传统艺术变得更加灵动,为非遗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例如,面塑、剪纸等作品也可以被开发成数字藏品,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并收藏这些传统艺术作品。

大数据在非遗传播中的应用

大数据是一种处理海量数据的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取出其中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高效管理。非遗传播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特征,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进而为非遗传播提供精准化服务。并且,可以挖掘非遗产品的潜在价值,为产品的制作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此外,也能够对非遗进行更好的宣传和推广。例如,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敦煌数字化保护合作项目,腾讯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Tencent Cloud、腾讯云BI、Tencent Big Data Suite等,收集用户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上对敦煌莫高窟相关内容的搜索和浏览数据。这包括用户对不同艺术风格、历史文化的兴趣等,腾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送内容。这种个性化和精准的宣传策略使非遗更有效地走进用户的生活,提高了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效果。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在非遗传播中的作用

社交媒体作为以用户为中心,利用短视频等形式呈现传播内容的媒介,其充分发挥了信息传播、品牌塑造等方面的优势,社交媒体平台具备多种传播功能,包括展示、互动、交流等,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他人进行互动。社交媒体及短视频平台在非遗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够提升非遗的知名度,还能增加非遗的用户黏性。用户通过发布相关非遗小视频展示自己制作的非遗产品,增强了品牌对用户的吸引力和关注度。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不仅具有信息传播功能,还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因此,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非遗小视频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参与其中,增加用户黏性。

线上线下联动活动

非遗是由人创造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离不开人。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被充分应用于非遗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结合线下参观的营销形式展示非遗项目,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在历史中传承下来,还要通过数字营销技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数字化时代下数字营销技术在非遗中的广告传播路径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营销技术为非遗的广告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实现非遗的广泛传播。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对受众进行个性化推荐,提高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模拟非遗场景,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也可通过SEO技术,将非遗的相关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其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从而吸引更多潜在受众。因此,在传播路径中,我们需要注意内容的创新、平台的选择、消费者的参与与互动体验以及口碑效益。

内容创新与设计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告传播的难度越来越大,非遗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的文化资源,为广告传播提供新的创意和设计思路。例如,三星堆作品系列盲盒即通过Midijourney软件生成。通过前期对三星堆青铜文物资料及古蜀传统纺织品绣纹的收集,积累了大量盲盒玩偶设计的元素,后利用AI软件,进行所需元素和模型构建的计算设计,最终得到了四只形象各异,又分别能够代表三星堆青铜文物的盲盒玩偶。选用盲盒作为载体进行巴蜀文化的传承及传播,考虑了盲盒作为一种潮流玩具,能够精准切入年轻消费者市场。

平台选择

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时代的进步。企业在进行广告传播时,应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平台。对于非遗来说,其主要载体是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物品,不同类型的物品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这些物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进行广告传播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例如,对于传统工艺品,可以将广告传播的重点放在社交媒体平台,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这些工艺品的精美外观和制作过程。同时,可以通过直播销售的方式,邀请传承人或工艺师进行现场制作和讲解,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工艺品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而对于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非遗,如传统中医、中药材等,则可以将广告传播的重点放在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些平台,可以通过优化关键词排名、增加产品展示面积、提高搜索结果排名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其的关注度和购买意愿。对于非遗的广告传播,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目标消费群体,选择合适的广告平台和传播方式,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和认可这些非遗的价值和意义。

消费者的参与和互动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引导推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球文化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非遗在进行传播时,主要是依靠消费者实现其价值。因此,在广告内容方面,要深入挖掘非遗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示非遗的魅力,让消费者对非遗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其认知度和兴趣。例如,可以通过讲述非遗的历史渊源、传承技艺、文化内涵等,展现其独特魅力,吸引消费者关注和喜爱。并且,在广告形式方面,要结合消费者的特点和喜好,选择适合的广告形式和媒介进行传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可以采用不同的广告形式和媒介,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广告传播效果。在将消费者作为传播主体之一时,还需要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口碑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与销售额

口碑效应是指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对某一事物的好评和中肯评价,会使该事物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从而推动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对于非遗传播来说,口碑效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非遗的传承方式比较特殊,仅靠传统的传播手段很难将其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因此,利用口碑效应提高非遗的知名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广告宣传中,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宣传效果。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呈现非遗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除此之外,在产品销售方面,可以通过包装设计、描述产品特点等突出非遗的特色和优势,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感。在销售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态度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让消费者对非遗产生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营销技术已经成为推动非遗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遗传承千年,是我们与过去沟通的桥梁,是认识自己、提高文化自豪感的渠道。任时光流转,人类文化的瑰宝依然熠熠生辉,在数字化时代下,我们将文化与科技协同应用,将艺术与科技交互融合,将思想与内容广而告之,一起期待非遗通过数字营销技术呈现的一百万种可能性吧。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