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忆是基础
1.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概要。
2.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但他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1815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
3.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主要文献。
二、理解是关键
1.读懂人名,学会历史。
世界史学习难在哪里?人名是其中一大难点。例如,《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这一课中,就出现了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克伦威尔等诸多人名。理解了这些人名,可以说就掌握了一把学习世界史的钥匙。
西方国家的姓名文化与中国迥异。中国姓氏产生很早,古已有之,西方姓氏产生较晚,文艺复兴后才逐渐流行开来;中国是先姓后名,西方是先名后姓;中国是姓少名多,西方是姓多名少;中国重姓的多,西方重名的多。正因如此,历史教材上称呼西方近现代史上的名人,一般只写其姓。如美国“国父”华盛顿,华盛顿只是他的姓,他的名是乔治,但西方以乔治为名的太多了,称呼其名难以区分。
但是,如果这个人是国王,还是要称呼其名,因为国王是世袭的,称呼其姓无法将同一王朝的国王区分开来。如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他们的姓都是斯图亚特。可是同一王朝的国王也重名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加数字以示区别了,比如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就是这种情况。法国大革命中我们学到的路易十六,他的姓是波旁,他是波旁王朝第十六个名叫路易的国王。
2.近代宪法。
英国宪法被誉为“宪法之母”。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是英国的不成文宪法。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宪法国家。英国的宪法是由各个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法院判例和国会惯例组成的“不成文宪法”,没有统一的成文法典。英国的宪法性文件包括1215年的《大宪章》、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等。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比较典型的体现分权与制衡思想的宪法。美国宪法于1787年制定,1789年正式生效。1791年,法国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以彰显人权的价值。
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通常有三大原则:其一,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原则。从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明确宣告“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几乎都规定了这条原则。这可以说是西方宪法最根本的原则。但是,由于主要的社会财富垄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因此这条原则本质上是保护资产者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资产阶级才是这一原则的真正受益者。其二,分权制衡原则。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基于孟德斯鸠、洛克等思想家提出的“权力定律”,把公权力划分为不同部分(例如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并由不同部门行使。其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这个原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也应看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一原则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不同的。尽管所有公民在法律条文上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法律条文中的权利只是一种可能性,权利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条件,对许多普通劳动者来说,它不具有实际意义。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持续近半个世纪,过程跌宕起伏、曲折复杂,死记硬背难度很大。学习时可利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帮助我们记忆、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示意图中的开始、顶峰、曲折、结束、巩固对应的分别是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查理二世复辟、光荣革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4.为什么说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
拿破仑帝国和法国大革命都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拿破仑抗击外国侵略,用军队和《拿破仑法典》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三、综合才能得高分
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西方与中国。
17、18世纪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专制王朝被推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在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社会发展趋于停滞,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在对比中愈显差距。
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比较:
学习第17课,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的明清易代。二者都发生在17世纪中期,英国通过审判处死查理一世,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明清易代,清王朝继续强化君主专制,这是历史的循环和停滞。
学习第18课,比较华盛顿与乾隆。华盛顿与乾隆生活在同一时代,两人都是在18世纪的最后一年1799年离世。但是,现在我们很少会将这两个人相提并论,因为这两个人好像属于不同的时代,乾隆是属于那种很久远的时代,华盛顿则是接近现代的人物。可联系所学知识比较华盛顿与乾隆的不同,感悟当时中美两国的时代差距。
学习第19课,比较法国的启蒙运动和清朝的文字狱,也可比较法国的拿破仑和中国的嘉庆皇帝。拿破仑1799年上台,嘉庆皇帝也是1799年完全执政;拿破仑锐意进取,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嘉庆皇帝固守祖制,墨守成规。拿破仑评价当时的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两大思想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四、书本是菜谱,做题是炒菜
1.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詹姆士二世被废黜,议会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威廉与玛丽共同继承了王位。该夫妻共治时期的英国(")
A.议会高于王权B.实行君主专制
C.宣布为共和国D.打败“无敌舰队”
2.某文献提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据此推断该文献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
3.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然而,美式民主制度设计的初始逻辑就是围绕资本利益运作,注定是“少数人的民主”。材料中的“制度设计”的奠基之作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
4.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材料中“后继者”的含义是(")
A.拿破仑加冕称帝B.1799年发动政变
C.拿破仑远征俄国D.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从此,“君权神授”被否定,“议会至上”原则被确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原则,并分析《权利法案》与英国革命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存在的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崭新的尝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崭新的尝试”实践的途径。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2.C3.D4.D
5.(1)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言之成理亦可)《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维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总统制,国家元首的选举,“三权分立”。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
(3)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的健全完善是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途径。(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