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a

2024-11-11 00:00:00
月读 2024年11期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a

〔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b,轮台城北旄头落c。

羽书昨夜过渠黎d,单于已在金山西e。

戍楼西望烟尘黑f,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g,平明吹笛大军行h。

四边伐鼓雪海涌i,三军大呼阴山动j。

虏塞兵气连云屯k,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l,沙口石冻马蹄脱m。

亚相勤王甘苦辛n,誓将报主静边尘o。

古来青史谁不见p,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a 此诗与《走马川行》作于同时,着重描写汉师出征的声威,希望封常清能名垂青史。全诗意气昂扬。

b 角:古时军中的乐器。

c 旄(máo)头落:指胡兵败亡。旄头,星宿名,即“昴”,二十八星宿之一,为胡星。

d 羽书:插有鸟羽的军中紧急文书。渠黎:汉西域地名,在轮台东南。

e 单(chán)于:匈奴君主称单于。此处用以指敌军。

f 戍楼:屯兵驻防之城楼。烟尘黑:指烽火台上黑烟报警。

g 拥旄:唐时节度使拥旄节,得以专制军事。此即谓指挥之意。旄,竿顶用旄牛尾为饰的旗,是古时派遣使臣或委任为将的标记。

h 平明:天刚亮。

i 伐鼓:击鼓。对敌军冲杀时以击鼓为号。

j 阴山:山名,此指天山。

k 虏塞:敌军营垒。

l 剑河:唐时西域水名,在今叶尼塞河上游。

m 沙口:地名。其地在西北边塞外。

n 亚相:汉制以御史大夫位上卿,称亚相。此指封常清。勤王:为王事而劳。

o 静边尘:使边境平安无事。

p 青史:即史册。古时削青竹为简以记事,故称。

【解析】

歌功颂德的诗最难写,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吹牛拍马,被人唾弃。要将颂诗写得理直气壮还特别真诚,那就要向岑参学习了。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就在这一年九月,他的顶头上司封常清西征大勃律国阿不思余部,岑参写下了这首诗为部队壮行。“上将拥旄西出征”,上将就是封常清。唐代节度使都持军旄,杆头都是用旄牛尾装饰,又称为旄节。封将军不仅能运筹帷幄,而且还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忠于朝廷,力保边境安宁,为国分忧:“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当时,封常清已升任御史大夫,汉代的时候御史大夫相当于副宰相,所以称为亚相。西北边疆条件艰苦,气候苦寒,但将士们依然不惧艰险,士气高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漫天风雪、飞沙走石都阻挡不了大军胜利的脚步。

出征前,诗人已经写下了这样的宏大场面,那么,这次出征的战况到底怎样呢?岑参可不是吹牛不打草稿的人,封常清大军这次九月发兵,十月即胜利回军—敌方未战而降,再次证明了我方雄壮的军威并非只是诗人的浪漫与夸张。都说盛唐精神慷慨昂扬,而最为慷慨昂扬的诗歌要看边塞诗,边塞诗人中最为慷慨昂扬的要看岑参。因为,只有在边塞大漠的烽烟中驰骋过,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边塞诗人,这样的“歌功颂德”,才称得上至真至诚。(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