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课本素材挖掘与运用

2024-11-11 00:00:00吴耀新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一 2024年11期

课本素材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适用话题

时光易逝;建功立业;渴望人才……

运用场景

一、“酒品人生”主题

【示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让人回味着吟出“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诗人的多愁善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让人回味着吟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让人回味着吟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时诗人的求贤若渴。

二、“梦想”主题

【示例】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但因为所处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以梦想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感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曹操的梦想是贤才和功业,渴盼贤才归附建功立业;厌倦黑暗污浊的官场,陶渊明的梦想是田园和山水,渴盼纵情山水乐天安命。

课本素材2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适用话题

淡泊名利;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运用场景

一、“淡泊名利”主题

【示例】陶渊明,你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背离庙堂之高,你选择了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恬适和舒畅。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追求“落英缤纷”“阡陌交通”的意境。你绽放了内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

二、“田园牧歌”主题

【示例】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无鸟鸣,夏无蝉声,秋无虫唧,充斥四季的都是市声的喧嚣。来渊明山庄一游吧,这里有青山绿水,桃红柳绿;这里有草屋远村,狗吠鸡鸣;这里会洗去你的郁闷烦躁,让你的心灵宁静旷达。这里,就是你的心灵归宿。

三、“理想家园”主题

【示例】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按图索骥找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不同的“归园田居”,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归园田居”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

课本素材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适用话题

人生态度;壮志难酬;旷达洒脱……

运用场景

一、“怀古感悟”主题

【示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二、“壮志难酬”主题

【示例】苏轼胸负家国情怀,却始终壮志难酬。在“乌台诗案”前,即使因政治原因被迫自主离京,任密州知州时,苏轼仍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兴致,有“亲射虎”的豪情。此时,他虽然是被调离京城,但仍胸负家国情怀,他梦想有一天,能够效仿当年魏尚戍边抗敌。好一个热血青年!然而,在“乌台诗案”后,在个人的政治理想被残酷的政治现实碰撞之后,苏轼的人生态度有了彻底翻转的改变。对他来说,“千古风流人物”已是过去式,他只能作为一个游客寄予怀念,他心中已无“豪杰”梦。而“神游”两字,显示出他已有心无力,仿佛南柯一梦,只能以“多情应笑我”来自嘲。在感叹“人生如梦”之余,他能做的就是“一尊还酹江月”了。此时,一个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无成、无力改变现实的忧愤诗人形象,已是跃然纸上。

三、“乐观旷达”主题

【示例】“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地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黄州土地上,苏轼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位超脱世俗的隐者,他用自己的笔触和灵魂,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不朽的旷达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