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素材解读及运用
沈葆桢是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他在国防和外交事务上有着显著的贡献。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沈葆桢出任江西巡抚,曾遇到一桩教案。当地民众与法国传教士的冲突白热化,教会的店铺和房屋被捣毁。沈葆桢迫于朝廷压力,虽然心中不愿,却不得不处罚民众。几经努力,他将赔偿金从白银七万两压到一万七千两,并坚守底线,拒绝向法国传教士道歉,体现出了他的铮铮铁骨。
在主持福州船政局期间5eea30cc76222763910d8f928be311af,他还提出了强化大清自身工业制造能力的主权观。在自制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前,法国监工、领事百般要挟,要让法国人来领航,但沈葆桢毫不退让。由于他的坚持,才保住福州马尾的“港口权”。在他心中,“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制夷”才是目的。他的坚持,也体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目光。
沈葆桢在仕途三十余年,平乱、保台、造船、建设南洋舰队,官做得越来越大,经手的银子也越来越多,但是,他家里却雇不起下人,妻子还要自己下厨。去世时,他“布被旧衣,一如寒素,宦囊萧索,不名一钱”,实在令人敬佩。
素材解读
1.坚持原则。在处理教会一案时,尽管受命于朝廷不得不处罚民众,沈葆桢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大程度维护民众的利益,并拒绝向法国传教士道歉。
2.爱国主义。沈葆桢始终把“制夷”作为目的,坚决抵制外国势力的侵略和干涉。他坚持不让法国人来领航“万年清”号,保住了福州马尾的“港口权”。这些都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3.清廉自持。尽管官做得越来越大,经手的银子也越来越多,但沈葆桢始终清廉自持,家中生活简朴,去世时“布被旧衣,一如寒素,宦囊萧索,不名一钱”。
适用话题
坚持原则、清廉自持、爱国……
运用范例
只有那些敢于坚持原则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正如晚清大员沈葆桢在面对朝廷和法国教会的重重压力下,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向法国传教士道歉,维护了百姓的利益和国家的尊严。人生在世,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才能活得精彩,活得真实。我们应该向沈葆桢学习,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论困难有多大,都以原则为灯塔,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