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术馆开馆5年来,始终秉持“传承经典、聚焦当代、立足湖湘、面向世界”的发展定位,抱着开放包容的姿态,自主策划了一系列既具有学术高度,又备受观众认可和赞誉的展览。如:“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系列展、“20世纪以来湖南美术现象”系列展、“湖湘百年美术之路(1899—1999)”“湖南美术馆名家系列邀请展”“湖南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研究展”“艺术大师个案研究”系列展、湖南美术馆“青扶计划”系列展、“湖南高校毕业季”“儿童主题”系列展、“民间美术”系列展等,形成了湖南美术馆独具特色的展览品牌矩阵。其中由周敏珏担任策展人的“独留苍翠照山川——纪念曾熙160周年诞辰书画特展”获得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黄晶晶、李明担任策展人的“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系列展·黄铁山艺术展”获得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提名;何玲任策展人的“不尽潇湘——湖南油画的开拓与绵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得益于湖南美术馆在现有体制下,最大化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美术馆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形成的适用于自身、独特的“策展人负责制”。这套机制以青年策展人为主体,实行“一人主导,全员配合”原则。这一方面便于全局统筹、整体协调和跨部门合作,使工作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树立以学术为主导、以研究成果和展览工作互相转化为目标,达到服务公众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一、创新与发掘:策展人唱戏,馆长搭台
随着新时代对中国美术馆运行与管理机制的不断深入思考,策展人负责制有两个条件不可或缺——激励机制和策展人权力。为解决这一难题,湖南美术馆确立了由策展人申请、提出选题和思路、形成方案、独立主导实施的工作机制。这项机制先由策展人提出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形成包括展览档期、场地、经费、人员及配套活动的详细实施方案,再上会讨论研究。一经会议通过,包括馆长在内,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项目的有效实施。一项展览工作的完成,环节复杂,头绪繁多,虽然机制赋予了策展人一定的权力,但是如果没有馆领导的统筹,推进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有了馆长的“撑腰”,权力下移,策展人执行起来,工作环节减少、信息传递加速、决策效率提升,工作主动性也大大提高。
“一生师范——王正德的艺术与人生”“‘年文化’的生活画卷——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展”“楚韵湘魂——湖南美术馆藏湖南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展”等展览项目,即为馆领导放权、策展人主导,简化管理层级,直接切入工作各个环节。从策划、执行到评估,策展人全程掌控项目进展,有效地打破了专业壁垒,整合了各方资源,大大提高了策展工作的执行力和推动力。2024年初策划实施的“奋进新时代·共享新生活——?·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项目,不仅项目组人员构成复杂,而且策展思路和观点、思维方式、工作习惯都难以同步;展览空间从展厅内延展到更为开阔的户外甚至其他城市,更要实现多方联动。诸多复杂情况,对策展人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正因为实行了策展人负责制,每个板块都由策展人安排或委派执行,最终实现了项目的高效运转。在项目实施中面临困难和阻力,策展人没有退路,这个时候馆领导就是他的坚强后盾。工作沟通不畅就个别谈心谈话,工作推进困难就召开协调会,业务不熟练就学习培训,工作不主动就加强教育引导,等等。“策展人唱戏,馆长搭台”的特色高效管理机制,有效降低了协调难度,减少了信息过滤和失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提高决策执行力,促进了团队快速成长。
二、权力与责任:策展人统揽,部门配合
策展人负责制的实行,要求策展人拥有相对稳定的身份和与之相配套的权力,而策展人的首要责任是扎实的研究、构思,并最终呈现学术上有深度、立意上有高度、视野上有广度的展览。因此,一方面要制定量化的考核制度,以对策展人的研究与办展成果做客观的评估;另一方面,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湖南美术馆通过5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以专业优长为先导的策展人申报、各部门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给予所有在职员工平等机会。除了各部门日常工作分工,无论你来自哪个部门,策展人都可以跳出日常行政管理模式,直接上传下达。而策展团队也是根据展览项目的不同需求,由策展人统筹,设计方、现场执行方、公教方、宣传方、后勤保障方等构成模块化团队。各模块间既独立分工,又紧密配合。
如“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系列展、“20世纪以来湖南美术现象”系列展这些项目在实操中,实施工作模块化运行,各团队成员专注于本板块任务,降低了部门沟通和协调成本,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同时,每个模块根据专业领域和技能强弱自主参与,从而提高了专业度、执行力和学术性。再如“青扶计划”系列展,因展览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我们不仅要通过外部合作和资源整合来弥补资金与资源不足的问题,还需解决资源匹配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们采取分阶段实施的办法,在过程中,同步进行定期的项目评审和程序反馈,由策展人组织会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程序,精准施策。
有效提升团队的协作精神也是推行策展人负责制的主要动机。工作协作很容易停留在行动层面,忽视思想层面的协作。“青扶计划”第四期“蜉蝣计划——儿童友好、永续行动、社会美育”在关注原有儿童美育与传播的基础上,策展人从“儿童教育及创新、创造力及创造力教育、社会设计及美育行动”等方面对同期举行的“儿童主题展”做了补充。为实现展览的联动互通,双方策展人及团队协同交流,切实理解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意义,两个展览良好的社会反响也印证了工作团队在思想层面进行深度协作的重要性。“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展期内,策展人和公教团队联合社会资源创新性地策划了“齐白石的艺术世界”临摹比赛活动,体现了公教作为展览的配合部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由于模块化工作机制更加灵活高效,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和外部环境及时调整和优化,又可实现各模块同时运转,各团队可自主创新和探索,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新创意和新思路。实践证明,策展人负责制带来的是持续优质的内容产出与广泛的社会与媒体赞誉。通过模块化、精细化分工,各团队成员专注于特定任务,提高了整体工作质量。
三、探索与转化:多样化途径,价值集成
策展人负责制不仅锻炼了策展人全方位的工作能力,更能展现基于其专业优长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成果转化潜质,更能体现其集结资源的能力,从而实现价值集成。
有些展览策划,湖南美术馆通过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等机构合作,实现了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了展览项目的质量和影响力。通过建立文化、艺术、社会、教育和经济等多维度价值评估体系,优化和提升展览项目的综合效益,以展览输出艺术理念与审美价值,让湖南美术馆的发展定位和办馆宗旨更加丰厚。如:“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通过全方位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各方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更是通过强强联手,共同创造了齐白石展览的典范,从而达到了提升湖南美术馆综合影响力的目的。
通过实施策展人负责制,湖南美术馆逐渐形成了一批持续性的展览品牌模块。如“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第一批8个展览,不同的策展人利用各自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达到了品牌的集约化以及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湖湘百年美术之路”展览的策划,生发出了湖湘美术现象研究和个案研究、湖湘百年美术史、湖南民国美术教育研究等专项研究,实现了研究成果的价值集成,达到了创建地域特色品牌的目的。
在实现以展览功能与目标为内核、持续构建品牌的同时,也实现了各负责部门以及策展人的理论实践和成果转化,如以展览部与办公室为核心成员策划的“湖南高校毕业季”,以公教宣传部为核心策划的“儿童主题系列展览”,等等,都在每一届展览中得到了积累、成长、发光。同时,策展人通过文献梳理和持续跟踪研究,从图像到文本、从个案到现象,逐步积累了系列的研究成果,从而实现了从策展工作到学术研究的探索与转化。
湖南美术馆的策展人负责制是一个倡导开放融合、鼓励创新、实现自我价值的制度,虽然充满挑战,但我们坚信,通过长期实践和持续探索,一定能构建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又富含湖南美术馆特点的策展人运行机制。
注:何玲,湖南美术馆策划部负责人。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