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与剧本游戏的融合设计:可能、策略与建议

2024-11-11 00:00:00刘靖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33期

摘要:剧本游戏作为一种深度沉浸式的角色扮演游戏形式,通过构建模拟现实的安全情境,为参与者提供了体验多元生活场景与复杂心理状态的独特平台,从而激发其深度思考与学习。这一教育媒介正逐渐赢得中小学生的青睐。深入剖析了剧本游戏的教育潜力,探讨了心理课程剧本游戏化设计的具体路径与方法,为促进剧本游戏与心理课程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建议和思路,以期推动心理课程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心理课程;剧本杀;游戏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3-0020-04

剧本游戏,又称“剧本杀”,源自西方,是一种集角色扮演、逻辑推理与剧情演绎于一体的互动娱乐形式[1]。近年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吸引了青少年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本文将结合具体课例探讨心理课程与剧本游戏深度融合的可能性与路径,以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提升心理课程的实效性与趣味性,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剧本游戏在心理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剧本游戏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尝试

剧本游戏作为一种高度沉浸式的角色扮演形式,其精髓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虚构案件或故事情境,引导游戏参与者深入其中,运用多元化手段,共同应对并解决剧本中设置的复杂问题与挑战[2]。创新的教育形式不仅激发了参与者的兴趣,还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知识技能的掌握、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情感的发展,在部分高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中,其教育价值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与推广。

(二)心理课程剧本游戏化设计的可行性

心理课程剧本游戏化设计的核心在于将情境模拟与剧本游戏元素巧妙融合,实现对传统心理课程教学的创新与超越,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情境设计具有真实性与启发性,强化问题导向。剧本游戏化设计往往围绕精心设计的生活问题或场景展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2.角色设定具有多样性与代表性,深化沉浸体验。课程的剧本游戏化设计能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角色扮演中“穿越”至特定情境中,增强代入感,促进其经验分享。沉浸式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促进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互动机制具有灵活性与引导性,有助于学生实现心理成长。灵活多变的互动环节和剧情演绎,以及同伴和教师的多元化反馈,有助于学生自我调整与提升。其中,复盘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自我审视与成长的机会,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反思。 心理课程的剧本游戏化设计不仅具有高度可行性,而且能够在多个维度上促进学生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还能有效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社交技能以及自我反思与调整的能力,为构建更加高效、有趣的心理课堂提供有力支持。

二、剧本游戏在心理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心理课程的剧本游戏化思路

心理课程的剧本游戏化设计,核心在于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剧本游戏的趣味性、互动性深度融合,以达到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该过程总体上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厘清心理课程教学设计流程。首先,全面审视教学主题,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身心成长的阶段性特征,确立清晰、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随后,基于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挖掘并整合知识点,构建一套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因此,还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解决框架或流程,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2.评估教学内容与剧本游戏的适配性。教师应提前对学习者的特征、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进行深入分析,以判断课程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剧本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兴趣、认知风格等因素,以及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综合评估剧本游戏化是否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细化剧本游戏设计流程。若课程内容适合剧本游戏化设计,则需要构建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并理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根据故事情节设定多样化的角色,使每个角色都承载特定的学习任务和心理成长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巧妙的线索设置和难度适中的挑战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促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给予及时、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调整学习策略。

心理课程剧本游戏化设计模型见图1。

(二)心理课程的剧本游戏化步骤

下文以王怡老师的活动设计《抵御雪崩的背景墙——剧本杀在高中校园欺凌心理辅导课中的运用》(刊载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年第18期,以下简称《抵御雪崩的背景墙》)为例,阐述心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剧本游戏化思路和步骤。

1.明确知识要点,融入故事或问题场景

在心理课程教学设计中,故事或问题场景是引出主题和知识点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构建丰富、生动的场景,将抽象的心理学知识具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剧本游戏化设计时应明确要融入故事或问题场景中的知识点。

在《抵御雪崩的背景墙》中,作者首先明确了需要融入故事或问题场景中的知识点——校园欺凌的四大类别(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继而引导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知识要点。

2.设计剧本角色,增强游戏沉浸体验

剧本角色的设计是实现沉浸式体验的关键。相较于单一视角,沉浸式的多角色视角呈现,可以极大地提升游戏的沉浸感。为实现该目标,角色需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还应承载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知识点、背景故事、动机、关系网和情感线索等信息。同时,需要把知识点、问题解决框架等内容嵌入到对应视角的角色中并进行角色剧本的撰写。

在《抵御雪崩的背景墙》中,作者设计了旁观者和当事人角色,目的在于使每位参与者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理解欺凌行为。这种多角色视角的呈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受教学目标和活动时长的限制,该活动设计虽然没有进一步丰富角色剧本,以更全面地展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成长历程,而是侧重于展现不同角色对校园欺凌线索的感知和反应,但依然不影响学生对角色的代入体验。

3.保持信息平衡,避免剧本角色边缘化

为使每位参与者都能深入体验,剧本游戏化设计应注重知识点和故事信息点的合理分配,保持与核心故事情节相关的足够信息,避免角色边缘化。同时,为保证故事或问题场景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还需要对相关信息点进行合理加工,必要时增加不同角色间的关联性,以增强学生对故事场景的交互感。

在《抵御雪崩的背景墙》中,作者根据旁观者与当事人的关系性质,为每个角色分配了与校园欺凌相关的关键线索,并通过这些线索引导学生归纳欺凌行为的类别和特征。同时,设计者还通过增加角色间的关联性,提升了故事场景的交互性和真实性。

4.优化剧情机制,驱动深度互动

聚焦于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问题场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内容的实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但学习的深入不能仅仅依靠场景化的外在驱动,更要依托引人入胜的剧情演绎来牵引学生心灵。在此基础上,可引入寓教于乐的任务与游戏机制,巧妙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关键知识点及问题解决策略编织进剧情脉络之中,设计启发性强的引导性问题,激励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团队协作与个人智慧,进行创造性思考与探索。这一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应用,更能激发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成长动力,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养成应对现实挑战的心理素养。最终,使课堂教学实现从浅尝辄止到深度互动,从知识传授到情感共鸣与能力构建的飞跃。

在《抵御雪崩的背景墙》中,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实际需要,作者没有对角色和剧本进行过多的细节补充,而是通过设置角色任务、教学提问、自我评估、模拟演练、解释说明等教学动作推动学习进程,这难免给人“出戏”的感觉。在此,建议作者通过将责任感自我评估融入游戏闯关环节、将5D干预法作为剧本故事中的情节线索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沉浸体验,使学生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我、解决问题,提升心理素养。

5.回顾游戏发展,深化教学效果

剧本游戏化教学的尾声,应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回顾与复盘环节,为参与者提供一个自我反思与集体讨论的平台。教师可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与解答、组织者的总结提炼,鼓励学生分享游戏体验、感悟学习收获,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领悟剧本游戏设计的初衷与价值。

在《抵御雪崩的背景墙》中,鉴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与剧本设计的简约性,作者未直接复述故事全貌,而是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结局,激发学生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深刻思考,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生活中采取更加积极正面的行动。在此,建议作者增设课后作业环节,邀请学生在作业场景中运用课堂所学的应对策略,撰写情感体验及个人成长体会,从而巩固教学成果,深化课堂影响。

三、心理课程的剧本游戏化注意事项

心理课程的剧本游戏化设计有诸多优点,诸如生活化场景的构建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迁移应用,沉浸式的角色扮演有利于学生深化情感体验,融入剧情演绎与游戏机制更契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真相还原的探寻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等。要想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还应细致考量设计过程中的多个维度。

1.明确目标,强化教学导向。首要任务是确立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剧本游戏设计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故事情节、任务挑战,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收获学习成果,避免“为游戏而游戏”。

2.融合教学内容,避免脱节现象。剧本内容应与教学大纲紧密联系,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与挑战,使学生在游戏化的学习情境中掌握关键知识点和技能。避免剧本与教学内容脱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关注多样角色,促进全面参与。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通过多样化的角色设定和任务分配,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找到共鸣点,避免被边缘化,充分发挥学生所长。同时,注重收集学生反馈,不断优化剧本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强化复盘环节,深化学习体验。复盘是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反思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分享体验与感悟,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课堂学习的实用性。

5.控制剧本长度,维持学生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合理控制剧本长度,既要保证剧本内容的完整性和挑战性,又要避免过长导致学生疲劳或失去兴趣。用精炼的语言和紧凑的情节设计,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6.逻辑脉络合理,提升教学专业性。剧本设计应注重逻辑性,确保每个情节、每个角色都符合现实逻辑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和知识内容,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可信度。用严谨的剧本设计,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可信的学习情境。

7.把握剧本导向,体现教育价值观。剧本游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兴载体,教师在设计时应深刻体现并强化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游戏内容应富有教育意义,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传递积极、健康的心理信息与行为准则,确保所有任务活动均建立在尊重、理解、合作与成长的基础之上,坚决摒弃暴力、杀戮等任何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元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剧本游戏的融合,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活力。关注上述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升剧本游戏化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结语

剧本游戏以其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角色扮演的灵活性以及情境模拟的真实性,为心理课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然而,心理课程与剧本游戏设计的融合之路亦非坦途。如何在提升游戏趣味性的同时,确保心理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如何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剧本游戏;以及如何在实施过程中,有效监控与评估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影响,是未来需要持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与教育技术的进步,心理课与剧本游戏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创新设计也将层出不穷。未来,可通过不断优化游戏设计,引入更多前沿的心理干预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情境,促进其心理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怡. 抵御雪崩的背景墙——剧本杀在高中校园欺凌心理辅导课中的运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18):36-40.

[2]田大安. 剧本游戏——角色、故事、交互性及沉浸体验[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