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

2024-11-10 00:00姚雨霁
艺术大观 2024年22期

摘 要:在全球化语境中,音乐作为一门可摆脱国界限制的通用语言,除去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还是助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融合的有力载体。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民族情感。随着新时期全球化及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入,民族音乐传承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作曲技术理论成为推进民族音乐探究的一项有力手段。通过推进民族音乐与作曲技术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促进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还可为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新的方向。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民族音乐的内涵特征,接着从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方面入手,梳理了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最后探讨了民族音乐中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的应用实践,以期为促进我国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融合;创新;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2-00-03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在此过程中,音乐作为人类通用的语言,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音乐发展进程中,作曲技术理论可谓一项决定性影响因素的存在,在各式各样作曲技术理论的加持下,让音乐得以不断实现创新性发展、多样性发展。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受到作曲技术理论的重要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历史中积淀形成了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其中不仅包含e63ba8f3722ce5ad00684ed73b9fc1b895726b4d9fa842feec60115f47be4423民歌、戏剧等各种音乐形式,还包含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随着近年来我国音乐行业的迅猛发展,民族音乐也赢得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推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有必要加强对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音乐中应用研究。

一、民族音乐相关概述

广义上而言,我国民族音乐涉及戏曲、曲艺、民歌等一系列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表现出高度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我国民族音乐同时受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审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漫长历史长河发展中不断传播、传承,其不单单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1]。

对于民族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音乐结构主要为五声调式。此处的五声调式主要由宫、商、角、徵、羽五声构成,例如,《二泉映月》《茉莉花》《秦淮河夜泊》等作品均是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开展创作的,另外,基于五声调式还发展形成了六声调式、七声调式等音乐结构。第二,旋律表现强调音乐的横向进行。民族音乐尤为强调音乐的横向进行,也就是追求旋律的表现性。这一音乐表现形式体现于音乐旋律构成方面,多以单旋律方式进行,而并非纵向的和声进行,这一特征让民族音乐在音乐表现上追求对旋律的韵味处理,提倡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让音乐在变化中仍能够实现连贯、统一。而随着新时期中西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发展,当代民族音乐逐步引入和声作曲,由此不仅提升了民族音乐的艺术表现力,还让其呈现出更多样化的音乐内容。第三,独特的演奏及演唱方式。作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一种独特音乐形式,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演奏及演唱方式。以民间曲艺音乐为例,我国民间音乐种类丰富,并且都有其别具一格的演奏、演唱方式,如汉剧唱腔的梆子、二黄,依托广州方言演唱衍生出在广东、广西当地十分流行的粤曲;苏州弹词凭借柔和的吴言侬语,给人以细腻生动、沁人心脾的感觉。

二、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

对于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可从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方面进行阐释。首先,和声。和声在民族音乐创作中十分常用,主要是指两种或更多种声音依据相应法则同时发声构成的音响组合。做到对和声的正确处理是民族音乐创作中的一项重要技巧,同时还是曲式、配器等作曲技术应用的前提基础。其次,复调。复调是指同时进行两段或两段以上的旋律线条,这些旋律线条相互关联但又各不相同。复调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不同声部彼此独立,但同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常用的技法是对位法[2]。在民族音乐中,创作者可通过复调手法提升音乐内容的丰富性,创造出前后呼应、跌宕起伏的音乐效果。再次,曲式。曲式主要是指由和声、调性等一系列音乐要素构成的音乐结构形式。传统曲式可分为大型曲式和小型曲式。大型曲式包括变奏曲式、奏鸣曲式以及回旋曲式;小型曲式则包括一、二、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及复三部曲式。一般而言,民族音乐曲式遵循对比、变奏、重复三大原则,但这些曲式原则是相互融合进行的。最后,配器。作为音乐创作的核心,配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效果呈现,可让音乐变得更具吸引力及表现力。配器应用可构建音色、力度、织体等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进一步让音乐变得更为协调,进而可很好地丰富音乐形式、内容。

三、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应用实践

(一)和声应用

和声作为音乐的一种基础表现形式,在全面作曲技术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结合民族音乐创作历程而言,创作者可借助和声手法实现对民族音乐思想情感、精神内涵的准确表达。民族音乐多采用五声调式,在旋律设定上一般通过三度和弦相关手法来实现民族音乐情感表达,在创作实践中,多声部的民族音乐应互为协调,以此方可实现理想的和声效果。因此,包括和声在内的作曲技术应用,旨在让民族音乐的创作技法更为完善,进一步为听众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让听众充分领略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新时代背景下,为推进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有必要积极引入各种创新性和声手法。

首先,微分音和声的应用。微分因作为介于两个半音之间的音,将其融入音乐创作中,可营造出神秘莫测的氛围,赋予音乐以独特的魅力。推进微分音和声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就像在音乐的微观世界中探寻消亡的音符,可构建起民族音乐丰富情感与现代和声宽广维度的紧密联系[3]。例如,印度音乐中特有的24平均律,相比西方音乐中的12平均律,完成了对音高的有效细分,进而可实现更为生动细腻的和声效果。创作者在对这一作曲技术进行应用时,通过对微分音程叠加、对比的巧妙设计,可创作实现独特且颇具异域特色的和声效果。此类和声手法的创新应用,不仅可提升音乐的表现力,还可赋予民族音乐以现代和声的特色,让听众在深入人心的旋律中感知到新型的内容,如同见证了传统与现代基于音乐语言的跨时空对话。

其次,电子和声的应用。随着近年来电子音乐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电子和声加持下,为民族音乐创作带来了诸多新的可能。创作者借助电子音乐技术可对民族乐器的各种表现形式予以采集,并进行电子化处理,继而创作出兼具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的和声内容。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采集民族乐器表现形式予以滤波、叠加等处理,如同为音乐和声设置了一层“滤镜”,让原本的民族音乐变得既熟悉又陌生,给听众以变幻莫测的视听效果。该种创新应用不仅对民族音乐的独特形式予以了继承,还依托电子音乐技术的优势,让和声表现变得更具质感及深度,让音乐作品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形成了如同影视巨制一般的视听效果,为听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感官体验。

(二)复调应用

在民族音乐中,通过对复调的应用,既可单独以一个声部进行表现,又可同时引入声部进行表现,加之还可构建起不同声部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以此切实提升音乐表现力。在民族音乐创作实践中,创作者偏向于对多种复调进行整合应用,由此可让民族音乐变得更为生动形象,富于变化,在展现民族音乐独特魅力的同时,还可提升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吸引力。例如,在民族音乐作品《牧歌》中,我国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贤即采用了主调和声衬托式的写法及复调交织的创作手段,整首作品展现出合唱艺术中人声的独特魅力。作曲家尽管未曾涉足内蒙古草原,但凭借她精湛的音乐创作技法以及对东蒙民歌的深刻认识,让她创作出这首经典作品。另外,通过复调应用还可实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以此展现出别样的音乐风格。例如,《阿姐鼓》这一作品即为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典范,创作者通过将多种复调与现代节奏相融合,让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并很好地契合了当代听众的审美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音乐中复调的应用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实际创作中,创作者应做到科学合理的选择应用。例如,复调应用可从模仿与升华两方面入手,民族音乐模仿即对音乐表现形式、调子变化予以复刻,尽管内容接近,但不是简单临摹,而是依托音调、节奏的灵活调整,使民族音乐主题得到充分凸显,进一步使民族音乐高潮部分得到升华[4]。同时,由于一些民族音乐较为“冗长”,为了让音乐内容显得更为丰富,应当在转进主题后实现作曲升华。对此,创作者可借助复调的灵活性,让人们对民族音乐形成新的认知。另外,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各民族通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独特音乐形式,应当有意识展现民族的生产生活特性,切忌盲目逢迎,亦不可以偏概全,唯有不断探索总结、融会贯通、合理应用复调技巧,方可展现更本真的民族生活及情感。

(三)曲式应用

曲式作为一种反映音乐完整性的结构形式,可很好地实现民族音乐的完整表达。为保证民族音乐内容的丰富性,并能够赢得听众的广泛青睐,曲式应用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民族音乐创作中的曲式应用可从时间曲式、空间曲式两方面展开,其中,前者近似于时间记叙手法,侧重于伴随时间推进来实现对民族音乐内容的表达呈现;而后者则近似于插叙手法,针对顺序各异的故事,依托章节之间的相同点完成连接。该种依托变换的曲式,来实现对相同情感表达的民族音乐,是一种开放式发展的表现[5]。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青睐于借助这一创作手法来推进经典民族音乐作品的创新创作,以此让民族音乐作品焕发新活力。而变奏曲此类大型曲式,通常讲究一针见血,从始至终传达出一种豪迈旷达的情绪。尽管一首音乐作品通常由一种情绪牵引,但跌宕起伏的韵律转变更能打动人心,赢得听众的内心情感共鸣。

(四)配器应用

结合我国民族音乐作品创作而言,各式各样的配器的应用无不是为了提升音乐作品的演奏表现效果。因此,在民族音乐演奏中,恰到好处的配器应用至关重要。与民族音乐相适配的乐器可实现“1+1>2”的效果,相反,则会对音乐表现造成不利影响。鉴于配器在民族音乐演绎呈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般在创作开始阶段,创作人员便会有针对性地完成对相关演奏乐器的选定,并在音乐基本创作完成之后,对以上乐器做进一步调整,除了强调构建起乐器表演与曲谱创作之间的协调关系,还会结合乐器表演实际对曲谱予以改进,保证音乐各部分有序运转,提升音乐的整体表现力。例如,二胡与马头琴作为两种不同的民族乐器,二胡颇具情感表现力,特别适用于表现悲凄、深沉的情感,因此在民族音乐中不适合进行通篇演奏,而应当于合适时机进入;而马头琴音色柔美圆润,可展现出慷慨激昂、激情豪迈的情感,所以可将其用作前奏,烘托氛围。另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配器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有必要引入一系列新型技术手段,以此让民族音乐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例如,借助先进的音频采样技术,推进诸如笛子、古筝等民族乐器的电子转化,实现对各种民族乐器经典音乐的创新重塑。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可借助添加效果器、调节频率等方式,让民族乐器音色形成电子音乐的纹理,构建起兼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全新音色库。该种对配器的创新应用,不仅可推进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还能够为民族音乐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让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另外,还可对民族乐器的新演奏技法展开探索研究,激发民族音乐创新活力。如推动民族乐器演奏者不拘泥于传统演奏方式,积极引入各式各样的演奏方式,充分展现民族音乐潜藏的音乐魅力。如将颤音、滑音的演奏技法与古筝弹奏相融合提升乐器表现力,抑或调整吹奏角度、力度等,实现笛子音乐转变[6]。除此之外,还可推进现代即兴演奏理念与民族音乐的有机融合,推动演奏者在发扬传统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境、内心情感开展即兴演奏,由此不仅可切实提升音乐表现的交互性、即时性,还可让演出时间变得更为独特。依托循序渐进的探索实践,不断推进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的创新发展,为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唯有不断探索总结,方可更好地推进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音乐中的有效应用,激发创作者创作灵感,提升民族音乐创作水平,助力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克等.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民族与世界的互动——“中国-东盟音乐周钢琴独奏作品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乐评[J].音乐时空,2019(08):169-170.

[2]赵书峰.关于中国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9(01):55-60.

[3]陈烁年.论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互动与融合[J].艺术评鉴,2022(17):68-71.

[4]黄德泉.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策略[J].艺术评鉴,2022(04):16-19.

[5]沙肯德克·飞达.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探讨[J].海外文摘,2022(05):84-86.

[6]李红枫.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与艺术教学实践内容[J].北方音乐,2019,39(23):163-164.

作者简介:姚雨霁(1994-),男,湖北恩施人,博士在读,作曲专业,从事室内乐以及管弦乐作品的创作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