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创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4-11-10 00:00黄秋平
艺术大观 2024年22期

摘 要:中国艺术的长河中,写意花鸟画独树一帜,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五代的花鸟画家黄筌、徐熙并起以来,素有“黄家富贵,徐家野逸”的说法。黄、徐两大流派分别在宫廷画院内发展:前者画作精细,手艺高明,勾金填粉,色彩鲜明,整体给人富丽堂皇的感觉;后者则在画院之外生存,以水墨为主,放情笔墨,画中有诗,几笔尽显心中物象。由此,形成了院体画和文人画的区分。写意花鸟画也在这个时期快速发展起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傲立于艺坛。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临摹;写生;经营位置;水走墨留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2-000-03

写意花鸟画注重精神表现,笔墨气魄宏大,形象概括,以表现画家真实情感意境为主。它不受时间、空间、物体、光影、色彩、透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以林良、陈淳、徐渭、朱耷、金侬、华嵒、蒲华、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名家巨匠。写意花鸟画的创作需要具备几项传统功底,一是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二是良好的书法功底,三是独特的审美意识,三者缺一不可。此外,还需要精良的工具,纸、笔、墨、砚。一个成熟的写意画家必须经过不断的临摹优秀传统名作、写生收集创作素材、精心构思创作构图,最后再进行创作,完成作品。

一、“临摹”:构建对写意花鸟画之“神韵”的理解

国画与西画不一样,国画的学习历来是以师带徒的形式,充分对历代经典名画进行分析理解,然后进行临摹。国画创作必须经过临摹这一关。一幅好的写意花鸟画,要有“神韵”,形象神似,寓意深刻,构图新颖,笔墨情趣恰到好处,同时画面生动完整,题款适当,印章得法,能唤起观赏者的共鸣。要临摹好一幅作品,必须先静心观看原画作,从整体画面分析构图、笔法、笔墨层次和色彩的搭配,然后分析所用的纸张,最后研究其风格流派。

历代写意国画创作中,名家对纸张的要求很是严格,必须分清纸张的性质。例如,齐白石平时喜欢用薄一点的生宣纸作写意花鸟画,厚的生宣纸则比较少用,当客人要求用厚纸时,齐白石会加收润笔费。这从中不难看出,使用薄的生宣纸作画更容易达到笔墨淋漓、气韵生动的效果。薄纸吸收水分快,墨色容易快速晕开,水墨效果明显;而厚的生宣纸吸水量大,墨色渗透较慢,要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则必须具备深厚的笔墨功底。一般来说,画大写意时使用薄纸更为合适,画小写意则可以用厚纸。画传统写意花鸟画,以书入画居多,这样用笔十分稳健,线条也显得古拙。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平时就应该多加练习。

在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使用传统墨条现磨的墨更为理想。古人有“磨墨如病夫推礳”的说法,强调磨墨时要轻柔而不费气。用手握住墨条的上端,在砚面上重按轻推,这样磨出来的墨色更为细腻,且能更好地掌握墨的浓淡变化适合作画。写意国画创作所用的颜色应沉稳而不失亮丽,传统原矿颜料是最佳选择。如今市面上常见的软管状颜料质量一般,颜色不够稳定,缺乏厚重感。在临摹时,先要深入理解原作的笔墨走势与画面安排,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大胆落笔,注意线条之间的呼应。例如,现代写意花鸟画家潘天寿就曾说:“作画要大胆下笔,小心收拾。”这句话给我们后来的绘画者以启示。写意画要有气魄,落笔如神,每一点一画都要能够表达情感,一气呵成地完成画作。完成一幅作品后,要静下心来观察,发现问题后仔细分析原因,确定补救方法,重新起笔绘画作品,经过多次练习,技艺必然会进步。

在临摹古代名画时,特别要注意古人对画面上的神气意韵的追求,特别是写意画中,必须做到形神兼备,体现画面的韵味和意境,以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感。我们不应追求笔头上的技巧,更应在技法之外寻求意境的表现。

作画时,抓住写意画的特点,虽然笔墨在纸上飞舞,但若精神内涵不足,意境便显浅薄。应利用笔墨的自然韵味,巧用构图,同时推测古人在创作这幅画时的心境,力求还原,达到与古人对话、心灵相通的境界。

二、“写生”:在方法论的基础上培养“情景合一”的意识

“写生”这一术语,目前的一般看法认为是为创作打基础和积累素材的手段。从方法上讲,它需要面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1]。古代画家创作时,多在院中或屋内进行,写生则需要多观察自然物象。他们常常先到大自然中观察真实的花卉和鸟类,然后再返回画室46K/Tdq/im/gBe4lhoPPpQ==内进行创作。而现在写生是在现场直接对着景物花鸟进行绘画,这种写生方法与古人的方式有着明显不同。现代画家通常采用这种对景直接写生的方法,通过仔细观察花卉的形状、结构和颜色变化,以及鸟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变化,认真描绘并记录素材。一朵花一只鸟,画家需要用心去描绘。

在写生过程中,画家可以直接在宣纸上进行创作,现场捕捉花卉、鸟、虫的特点和形态,这样有利于锻炼画家的敏锐视觉和笔墨技巧,训练他们在自然景观中抓重点、懂取舍。画家将第一眼的感觉直接用绘画作品表现出来,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能够将现实中的花鸟与画家内心深处的花鸟融合,产生感人的意境。写生不仅能记录下花鸟的具体形象,还能丰富素材,为以后的国画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画家在写生时,可以形象地记录景象的整体风貌,也可以只抓重点进行概括性的速写。在花鸟写生中,需要注意观察花卉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例如,睡莲花朵早上盛开,到了中午则逐渐收闭,晚上就完全合拢。而画鸟时则要留意鸟的爪子变化、头的转向和翅膀的张合,仔细观察这些生动的瞬间,将其记录下来,经过不断积累,日后便可运用到创作中。

此外,写生也需要抓住景物的精神面貌和意境。画写意花鸟画的难点就是很难表现出一幅画的意境。小幅画能表现出大意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有难度,但有经验的画家还是有一些解决问题的小窍门。古人画一折枝花卉就能成为一幅有情有境的好作品,这正是因为古人对客观存在的花卉观察细微,同时将自己的意识情感融入花卉物景中。古人将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与人的情感结合,赋予了一幅没有生命的画作以有生命的感情色彩。有些画家对外部世界很敏感,当他们欣赏花卉时,如牡丹花,花型大、花瓣厚重、颜色艳丽,象征着富贵、吉祥,有王者之风,代表着健康旺盛。然而,现实中的牡丹花并非永远美丽绽放,也会随时间推移而凋谢。当画家看到一株牡丹在风雨中凋零,任由风雨吹打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观察久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写生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还要有情有境,把握好所见的自我观感,然后将其画下来,这样积累多了自然就会丰富。

三、“构图”:从现实与艺术作品出发,寻根溯源

国画的创作中,构图极其重要。构图也叫“经营位置”“章法”。“在画面构图时,要力求宾主显明,疏密错落,前后贯穿,还要注意全局的严整、疏朗、新颖、活气,要极力避免冲塞、烦琐、板实、重叠、对称、均匀、松散、空薄”[2]。

构图方法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寻根”,就是要深入生活面对实物景象,观察拾取需要的景物,从中寻找构图规律,发现构图的新形式。我们要不断地认识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更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构图,从而避免落入陈旧俗套。例如,清代画家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二是“溯源”,即学习和借鉴古人或者现代优秀的构图形式与方法,通过临摹历代名家巨作,从中了解和熟悉一些成熟的构图方法和规律,学习借鉴并多练习画些小构图。通过不断实践,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描绘美,就能出陈入新,掌握好构图的规律,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构图。

构图是一门艺术科学,充分体现了矛盾对立再到和谐统一的规律。懂得了这一构图规律并经过实践验证,我们就能有效地创造出更新颖、更有个性的构图样式。矛盾对立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理论正是对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这一科学规律的诠释。

构图有可以遵循的普遍性准则。这些普遍性准则在古代就被发现并运用至今。例如,宾主呼应;虚实相生;开合起结;纵横曲直;疏密松紧;以齐求正。

四、“创作”:画家综合素质的实践及考察

创作一幅优秀的画作,画家需要具备纯熟的绘画技巧,以及扎实的临摹与写生功底。同时,画家多年来在各个方面修养和积累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要素共同作用,才能在创作中产生具有深厚思想内涵的作品[3]。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画家常常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对物象的感受。情感的真切与景物的感触相结合,能够激发出创作的欲望。以景抒情,良好的心境能够在画面上得以体现。例如,美协的李润老师曾创作过一幅写意国画,画中简单描绘了一枝梅花,却传达出梅花枝干的铮铮傲骨与洁白无瑕的花朵。画面展现了清净纯洁又散发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李润老师提到,这枝梅花的灵感来源于一次采风经历:在东明村,尽管梅花尚未开放,他却在偶然间遇到两个当地小女孩,她们从小路走过来,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今年开出的第一枝梅花。这个瞬间触动了画家,让他想起了南北朝诗人陆凯的一句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并迅速拿笔将这梅花画了下来,成了他的一幅佳作。

著名画家黄宾虹的经历同样值得一提。在游览青城山时,他无意间发现傍晚时分的青城山与白天截然不同。柔光下朦胧的青城山更适合入画。柔和的光线让山体显得厚重而雄伟,意境深远。受此启发,黄宾虹在之后的创作中开始运用浓黑重墨,画面显得丰厚润泽,墨色沉稳意境深远。

tON6rMLzW6YngjqmaUpueekMgB5FLFlseOBkxcw7Voo=在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对材料和工具要求极高。首先是纸张。写意画通常使用生宣纸,著名画家潘天寿为了追求更高的表现效果,多次前往徽州泾县宣纸厂订购专门的宣纸,以适应自己的创作风格。好的写意画宣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其一,它需要均匀吸收水墨,使得墨色不会过快晕化,以达到“水走墨留”的效果;其二,纸张要能经得起反复的皴擦,稻草和檀皮的配料必须适当,以确保墨色不发灰;其三,纸张应光洁、温润、平整且均匀,不能有破损,厚薄要符合要求。

其次是墨。当有了适合的纸张和好的构思就可以进入创作。用墨条慢慢地在砚台上研磨,这时可以让心静下来,构思画面,考虑如何下笔。写意画的用墨也很有讲究:其一,首选要有一定年代的墨条为上,明清时期出产的墨条最适宜,但一般很难获得,然后是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上海墨厂生产的油烟墨条。这些有年份的墨条经过陈放发生反应,使得里面的胶与墨煤充分融合,墨质紧密坚实如石,经久耐用;其二,墨色油黑发亮,层次丰富,墨条硬朗不含杂质,磨感温润细腻,气味芳香。

再次是笔。古人对于笔的要求是很高的:其一,笔锋有尖,好的毛笔要求毛料有锋颖,按照毛料的自然属性湿水后,笔毛就会自然拢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尖锥形状,毛笔能收尖有锋就说明这笔毛料好,做笔工夫也是好的,这样画线条就能得心应手,变化多端,更有精神;其二,锋毛要齐,要求湿水后笔头捏扁了笔锋尖处是平齐的形状,有残缺不平齐的不是好毛笔;其三,笔头要圆,笔头外形要饱满圆润,不能有凹陷残破,这样的笔用起来能使笔画饱满精神;其四,笔锋要健,健就是毛笔有一定腰力,笔毛的韧度好,能按得下,挺得起,这也是好毛料的特点,有好毛料,这笔就经久耐用。

最后是砚。画家对于砚台的要求自古以来就很高。古人对砚台的要求近乎苛刻,专业老师对砚有追求的,要求能下墨如风,发墨如油,墨色黑亮清透,就要使用端砚的老坑和好的坑仔及上等麻子砚,以及歙砚的眉子、金星以及水弦等。画画用砚以实用为主,不需要很花哨的雕刻装饰。

写意花鸟画在创作时可以多方尝试,运用不同的载体进行创作。比如,用皮纸进行创作。皮纸纸性半生半熟,有的甚至达到八九分熟。创作时最好使用手工纯料的纸,不要用机器代工的纸或加入其他填充料的纸。用皮纸画写意花鸟画难度很大,因其纸性特点使得笔墨画上去后墨色洇不开去,画一笔显一笔。如果这一笔的笔力稍逊,就会立刻显露出来,有了败笔,这个创作就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在皮纸上完成创作,需要画家有很高的控笔能力,每一笔都要有出处,这样才能做到笔笔相生,笔断意连,首尾呼应,构成一幅完整的画作。

此外,可以在生绢上创作。生绢上作画是最难控制的。要在生绢上创作出好作品,需要对生绢的性质十分了解。因为绢是编织出来的,有织线纹路,而且是生的属性,笔墨画上去会立即快速地向四周洇散开来,洇渍形状很不规矩,笔墨效果很难控制。因此,画家要有心理准备,对水墨的走向和速度有个预估,否则一画下去就可能成了一片墨猪、渍成一片,无法补救。所以画者要心中有数,随机应变,用自身的修养成就一幅创作。例如,著名画家吴昌硕说:“小技拾人者则易,创造者则难。”

因此,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有创新。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也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正如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的发展是艺术家成长时代的艺术思想的感召,艺术家要站立在时代之峰,引领时代潮流。在这个百花齐放、艺坛精彩纷呈的时代,各种流派的艺术各领风骚。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随波逐流,脱离传统做无根之萍的创新。例如,齐白石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在画荷花时,大胆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创新,用黑色的水墨大笔意写出荷叶,再以单纯红颜色画上荷花,创造出一幅黑叶红花的写意国画。我们要“博览众彩”多方面吸取营养,取其他艺术的精华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创新,以时代精神为引领,不负时代的召唤,创作出更好的写意花鸟画。

参考文献:

[1]孙其峰.孙其峰讲书画速写默写小构图[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20.

[2]郭怡,邵昌弟.郭味蕖花鸟画技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3]于光华.放纵理性写意花鸟画教学讲座[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黄秋平(1970-),男,广东潮州人,潮州市文化馆副馆长,群文副研究馆员,从事群文研究、书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