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歌,作为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潮汕人民的节庆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舞蹈表演,更是潮汕文化、民俗信仰和浪漫仪式感的集中体现。本文以英歌舞的仪式性表达作为研究英歌的一个切入点,就英歌本身而言作为一种以舞蹈为重要手段的仪式传统,以认识英歌的溯源与表演形式、感受英歌发展普及的人文因素为基础,探究英歌的仪式性表达,并在仪式性表达中品味其内在美学思想以及它所带给中华民族的虔诚祈愿与热切希望。
关键词:英歌;仪式性;仪式舞蹈;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2-00-03
英歌作为一种民俗仪式性活动,是潮汕文化艺术的代表,它的生成、流传以及发展和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生活因素密切相关。它融合了武术、舞蹈、戏曲等多种元素,通过表演者手持的各式短棍(英歌槌)的舞动,展现英雄豪杰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种表演形式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是潮汕人民对英雄崇拜、驱邪避害、祈求平安与丰收等朴素愿望的直观表达[1]。在潮汕人民的眼中,英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浪漫仪式感的体现。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节日的喜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融为一体,让人们在观赏和参与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和文化的魅力。在英歌表演的现场,观众往往会被那种热烈而又不失庄重的气氛所感染,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力量与希望的世界中。
一、英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一)英歌的历史渊源
英歌,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起源可追溯到明代中期,甚至更早。在明清时期,英歌开始在潮汕地区广泛流传,并逐渐融入了当地的民间文化,潮汕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英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英歌在表演中融合了潮汕地区的方言、音乐、舞蹈和武术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2]。英歌舞作为岭南文化的符号代表,被誉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并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近现代,英歌更是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潮汕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英歌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一般可分为“前棚”“中棚”和“后棚”三部分。前棚是英歌表演的核心部分,由一群男性舞者手持短木棒(英歌槌),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通过独特的舞步和阵型变化,展现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气概。中棚和后棚则分别由乐队和歌队组成,为前棚的表演提供音乐伴奏和歌唱支持。在表演过程中,通常由男子组成舞队,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称为“英歌槌”),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表演时,舞者分作两队,穿着古代武士的服饰,扮演《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如李逵、秦明、关胜等,但并不详细叙述故事情节,而是通过人物造型、服饰道具、形体动态、音响节奏等艺术处理,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群体的形象。英歌舞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为特点,动作变化多样,步伐稳健有力[3]。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会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如进行“背翻”“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此外,英歌舞还融入了南派武术的元素,使得舞蹈在视觉和力量感上更具震撼力。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流派,英歌舞的节奏板式也有所不同,包括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等。英歌舞在潮汕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它不仅是潮汕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庆典和节庆场合的必备节目。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体的传播和互联网的发展,英歌舞逐渐走出潮汕地区,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英歌舞的传承中来,为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
(二)英歌的文化传承
英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蕴含着潮汕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间信仰。通过表演英歌,潮汕人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英歌也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英歌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口耳相传和师徒传承两种。在潮汕地区,许多老一辈的英歌艺人都将自己的一身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英歌得以代代相传。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地方还开始尝试利用数字化手段对英歌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英歌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这种长期的历史传承使得英歌不仅仅是单纯的舞蹈表演,更是潮汕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英歌舞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每一代舞者都在学习和表演中加深了对这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种传承方式确保了英歌能够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也赋予了它强烈的仪式感和神圣性。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的特色文化品牌,不仅增强了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也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它成为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传递着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英歌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4]。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鼓励和支持英歌舞的传承与发展;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英歌舞的传承活动,为这一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英歌舞这一文化瑰宝,近年来,各级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英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包括建立传承基地、培养传承人、举办培训班和展演活动等,旨在推动英歌的传承和发展,让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二、英歌的仪式性表达
(一)英歌是一种世俗仪式
英歌盛行地区的群众,不仅将英歌作为一项传统的艺术活动来热爱,并对之怀有很深的敬仰之情,普宁民间有句俗话:“锣鼓响,心蓬浅”(潮州方言),说的就是英歌锣鼓一响,人们就跃跃欲试或急想观看的心情,农村中的青年男子以不会跳英歌为耻,会跳英歌为荣。普宁涂坑村的群众说:“不会唱英歌就不是涂坑人!”姑娘们则常常从英歌队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如果是英歌队的舞头槌者被选中,连彩礼也可以免了。习俗还认为英歌能驱邪保平安,只要听到英歌的锣鼓声,就在门口做好准备。英歌队一来,群众便鸣炮相迎,敬请英歌队进入屋里各厅房舞动一圈,为了保证在新的一年全家万事顺遂,女人们为了祈祷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邀请英歌队的舞头槌者来摸一摸孩子的头,以此辟邪,来虔诚护佑孩子。这种世俗的仪式观念也深深印刻在潮汕人民的心中,英歌作为一种世俗仪式,以荣誉感和敬仰心在仪式行为下传诉着求福求偶、平安吉祥、驱邪护佑的美好心愿。
(二)英歌是一种民间娱悦的仪式舞蹈
丰富多彩的英歌舞属于民间仪式舞蹈之一,这类舞蹈是祭民间庆典活动的重要载体,不仅保留了不同地区民间传统的原始形态,更是民间艺术得以存活而又兴盛不衰的根本所在。仪式舞蹈以其特殊的动态感和节奏感渲染仪式的气氛,营造出一个直感且神秘的空间,它通过象征性或表演性的方式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起着相互沟通的作用,具体说是人与神秘力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达到了娱人的目的[5]。
比如,英歌与花朝戏便有着统一的仪式性美学表达。花朝戏作为民间小戏剧种,源于紫金县乡村的祭祀仪式形式,用客家话演唱。明清以来,紫金县大凡是庙宇落成,乡人必祭祀祈神,在锣鼓、唢呐伴奏下,边歌边舞。艺人为了取悦观众,常常夹插上笑话和滑稽动作,甚至把梳妆、打扮、纺线、绣花种种动作提炼集中,配上小曲演唱逸闻轶事,颇具英歌的表演风范。并且,花朝戏有传统剧目上百个,大都取材于爱情生活和民间传说,反映劳动人民要求婚姻自主和惩恶劝善的美好愿望,这和英歌具有相似的统一之处。英歌的一些民俗习惯,它的功能便有着婚姻求婚期许等一些祈福的场面,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美好思想和愿望,那么更多地在中棚表演下也体现了这样温馨的片段。
(三)英歌具有仪式舞蹈所必备的民族凝聚力
英歌融合了舞蹈、武术、戏曲等多种元素,是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英歌的表演,潮汕人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英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也离不开潮汕人民的共同努力,这种传承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体现。英歌表演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包括舞者、鼓手、唢呐手等多个角色。在表演过程中,参与者需要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图形变化。这种集体参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提高了表演的整体效果,也增强了参与者之间的默契和信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英歌表演往往与潮汕地区的民间信仰和传统价值观念紧密相连。例如,英歌表演中经常出现的“驱除邪恶”“祈福平安”等元素,都反映了潮汕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念,使得潮汕人民在观赏和参与英歌表演时能够产生共鸣和认同感,从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英歌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赏。在观看过程中,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力量。这种情感交流和心灵共鸣,使得观众之间能够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和纽带,进一步促进z9lJa9cagqcFp0YneLf5bQ==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英歌作为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传承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歌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和创意,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和发展。这种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结合,不仅使得英歌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使其具有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四)英歌作为一种仪式性民俗文化
英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在普通人民群众中(相对于官方而言),其发展和活动形成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传达着人民的习俗与民众的生活行为方式,因此,英歌的仪式性,也体现了一种民俗文化。
英歌在民间孕育、生长、繁衍,普遍以农民、市民为主要观众和演员进行表演,在它的文化艺术母体和本源观照下,其文化性质属于民俗文化。英歌也逐渐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的沃土,从中积蓄力量,组织融合形成了一种民俗活动,从而表达出英歌仪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百姓具有无限大的力量,有着强大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英歌在百姓心目中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表达并呈现着有一定艺术规律的自由化民俗活动。比如,英歌体现出孝忠同义、父君同构、家国同体,以忠君、尊上、敬长、从兄等礼节,以“泛德主义”为表达,在电影《英歌魂》中,展现了当地演员的忠勇之魄,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理论框架中,在通过父子传承,展示了英歌仪式的继承与创新,彰显了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仁义礼智。英歌的仪式表演体现了一种人民性的剧目,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愿望、意志和审美情趣。通过“忠、孝、节、义”和上下尊卑长幼秩序的“和谐”,英歌表达了各种仪式与功能作用。因此,英歌在反映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境遇、内在品质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分,既似生活又不完全是生活,在重本质轻表象中展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文化美学品格。在这种中华传统文化追求下,英歌的仪式性民俗文化研究升腾出更为深刻的意义。
三、结束语
在英歌的名与实中,我们感受到其传播的历史社会语境,从而分析英歌发展与普及的人文因素,探讨仪式与仪式舞蹈的关联。从英歌本身窥探出它作为一种世俗仪式、一种娱悦的民间仪式舞蹈、一种仪式性民俗文化具备且散发着作为仪式舞蹈所必备的民族凝聚力。在这种欢庆的气氛中,英歌通过仪式的祈求与祈愿宗旨传递给大众,表达了潮汕人民在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性活动。演员在民众中感受到民族集体力量的鼓舞,产生各种祭祀欢庆的仪式性功能,以信仰为主,表达人民的价值观念。
重视英歌的仪式性研究,将英歌放置在当下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其在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和身体感知下的意义。在英歌研究视阈下,感受古典美学的英歌舞态化,在英歌的生态美学中发扬光大,在英歌的实践美学中传颂。通过英歌的仪式性表达,体现出对朋友患难与共的“忠”,对弱者济危扶贫的“义”,对长者赡养侍奉的“孝”,对美好事业坚信的“节”的英歌思想精神与美学品格。在仪式性表达中,感受英歌承载的思想,体悟民族心灵的共鸣,感受中华文明的精神灵魂世界。
参考文献:
[1]陈丹.“非遗”时代潮汕英歌的价值面向与发展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6):95-102.
[2]冯卫,姚畅.论潮汕英歌舞的审美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03):44-46.
[3]杨建琴.英歌舞文化中的“水浒情结”[J].北方音乐,2015(10):21.
[4]陈静侬.潮汕地区英歌舞现状调查及其体育价值探讨[J].科技信息,2010(22):238.
[5]齐光.论广东潮汕英歌舞中的艺术特点[J].艺术品鉴,2017(13):101-102.
作者简介:马艺菲(1999-),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从事现当代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