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居儋诗词与儋州调声融合创作的可行性

2024-11-10 00:00蔡建东 郑佳丽 赵媛
艺术大观 2024年22期

摘 要:苏轼诗词一直是艺术家进行音乐化创作的热门题材,但在现存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涉及其居儋时期的诗词作品往往被忽略。实际上,苏轼居儋诗词作品更加体现了其晚年成熟的思想和阔达的胸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儋州调声作为儋州地区的一种独特民间艺术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南的地域文化。苏轼居儋时期也领略过这一艺术的魅力,并曾在诗中描写记录。因此,笔者认为苏轼居儋诗词可以与儋州调声进行融合创作,以期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苏轼诗词;儋州调声;文化创新;非遗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2-00-03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由此可见,儋州作为苏轼晚年生活的地方,在他心中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而苏轼作为文学巨匠,自然也在儋州留下了许多经典诗词作品。相传他在儋州时传授诗词的写法和技巧,调声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词文特别文雅,音调也近似于当地文人吟诵古诗词的腔调[1]。

由儋州山歌演变而来的儋州调声,又有“耳声”“倚声”“抽调”“夷声”等别称。现存的儋州调声常用曲调有600多首,歌手在演唱调声时常依据歌词的情感,直接选用或稍加檃括与歌词情感相契合的曲调。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作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名录。

苏轼被贬儋州时期,曾被儋州调声所吸引,感受到了调声表演时“夷声彻夜不息”的盛况,并写下“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的诗句来描述听到的调声,可以看出,儋州调声对他的影响深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将东坡居儋诗词与儋州调声相结合进行歌曲创作,具有现实可行性及重大文化价值。

一、苏轼居儋时期诗词作品简析

苏轼在被贬海南后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尤以儋州部分为主。据《苏轼海外集笺注》统计,苏轼在海南创作诗歌92首,词3首,文91篇(包括存疑部分)。[2]通过这些作品,世人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轼晚年在海南的生活状况及精神思想。

(一)苏轼居儋期间代表性诗词作品

苏轼居儋三年多,其心境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思想也在磨炼中愈发成熟。本文甄选三首不同时期的诗词,以求可以管中窥豹。

第一年的《夜梦》,作于苏轼到达儋州十多天的时候。那794abc1bae1a139d489b5dd10f93a306时的苏轼“澹然无一事。学道未至,静极生愁”,只能通过读书写诗来自娱自乐。整首诗写出了苏轼初到儋州时内心的空虚和焦虑,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回顾自己的一生,苏轼感叹自己虽然历经世事,但仍感到迷茫和困惑,他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学术的执着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流露出对自我的反省与认同,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追求。

第二年的《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作于苏轼到儋州一年多的立春时节。整首词语言明快,手法独特,描绘了立春时节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海南岛春风的浩荡与壮阔。词中“春牛”“春杖”“春风”“春幡”“春胜”,这种间隔使用同一字的手法,既增加了词的音乐性,又强调了春天的主题。由此可见,苏轼并没有排斥儋州风物,反而由衷地认同并作词歌颂。这不仅传达了苏轼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面对逆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开阔胸襟,抒发了他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第三年的《别海南黎民表》,作于苏轼遇赦北还离岛前。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在面对人生离别时的豁达与智慧。诗中“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也表达了他对于生存、死亡和梦境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感受到苏轼对海南岛的深厚感情,以及他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坦然与从容。

从这三首不同时期的诗词中,可以看到苏轼从初到儋州时的迷茫和落寞,到很快调整心态,积极融入当地的生活,到最后离开时已经全然像一个本地人了。综观苏轼一生,这也是他最大的特点——善于自我解嘲,乐观面对逆境。

(二)苏轼在海南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苏轼对于海南文化,可以称得上是第一塑造者。虽然海南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不同的文人曾经留驻,但影响力都显而易见地逊于苏轼。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苏轼文学作品的留世

苏轼在居儋的三年多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包括诗、词、文、论等多种体裁。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都融入了儋州的地方特色及文化元素,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同时还具有独特的个人视角、细腻的个人感受、浓烈的思想感情,以及鲜明的艺术色彩。后人对其一步步收集编录,形成了《居儋录》和《海外集》等文集,这也成了海南历史上最早的诗文别集。苏轼被贬海南后,大多数作品都以“我本海南民”的主人翁视角而创作,其中流露出与海南的融合、与黎人的友好,都更加具有切实的参与感,以及动人的情感。

2.苏轼对海南文化的开拓与发展

在海南的历史上,苏轼具有文化教育的开创之功。海南自古文化落后,自宋朝建立到苏轼来到海南,这期间的一百多年里,从没有出过举人和进士。但苏轼来到儋州后,在载酒堂讲学授课,许多人才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苏轼北归后的第三年,琼州的姜唐佐成为海南第一位举人,儋州的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而他们都是苏轼在海南的学生。清朝戴肇辰等编撰的《琼台纪事录》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三)苏轼带给海南的精神力量

古时的海南还是一个荒远之地,酷暑难耐,瘴气横行,称得上是历来为官者最怕的流放之地。而苏轼被贬海南时已是花甲老人,他在海南所受到的身体折磨与精神煎熬可想而知。但从苏轼在海南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平淡的生活中发掘乐趣,仍然怡然自得。此外,他不断地表达自己对海南的喜爱,对黎人朋友的赞赏,并把自己看作海南的一部分,全然没有消极零落之感。这一种逆境中仍然坚守的精神力量,不仅帮助苏轼自己度过了多年的贬谪生涯,更是鼓舞了海南千万的百姓,以及后世的海南子孙。

海南省苏轼研究学者李公羽在文章中提出:“苏东坡文化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文化支撑,也是建设文化强省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也曾说过:“东坡已成海南人文化偶像。”①这一切都证明了苏轼在海南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坡文化已与海南文化密不可分。

二、儋州调声的发展及特点

(一)儋州调声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儋州调声是海南省儋州市独有的一种汉族民间音乐曲艺形式,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儋州调声起源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沿海地区,由当时的儋州山歌演变而来,到了清朝末期逐渐发展和完善。20世纪60年代,关慧棠教授到儋州采风,将这种艺术形式改称为“调声”,并一直沿用下来。距今,儋州调声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儋州调声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1954年,儋县调声队曾到北京、广东等地参加全国、全省民歌汇演。1980年,儋县县委在古镇中和举行全县赛歌会,调声艺术重新焕发生机。此后,儋州调声不仅在本地广泛流传,还多次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和演出,获得了诸多荣誉。2006年,儋州调声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标志着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国家的正式认可和保护。

(二)儋州调声的艺术特色

儋州调声的演唱形式十分独特,它突破了传统山歌的固有演唱形式,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既有独唱、对唱,也有集体对唱,其中男女对唱是最常见的形式,一般歌颂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但也会随着生活变化而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其表演队伍形式灵活,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变化,展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艺术风格。

调声使用儋州方言进行演唱,这种方言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移民语言与当地土著方言融合的结果,因此具有独

特的声调和韵律。调声曲调明快,有宫、商、羽等多种调式,同时旋律优美,在进行中经常出现调式交换和转调变化。

(三)儋州调声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变革,儋州调声也受到了冲击,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等诸多挑战。尤其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说儋州话的年轻人逐渐减少,并且更多地涌向流行音乐,学唱调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儋州调声慢慢变成了中老年人的表演。而随着老艺人的不断离去,儋州调声更是一度面临衰落断层和失传的危险。

面对儋州调声衰落的发展趋势,儋州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措施包括组织人员整理调声歌曲、编写歌集、举办培训班以及将调声融入学校教育等。此外,儋州市政府还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每到这一天,儋州市都会举办调声节,吸引众多调声爱好者参与。

由此可见,儋州调声的传承和发展,既需要保持其原有的艺术特色和地域风格,又需要不断创新和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推广和教育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儋州调声,从而确保这一古老艺术形式能够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苏轼居儋诗词与儋州调声融合方向

(一)主题内容的融合

苏轼在儋州生活期间,所作诗词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记录生活类。如《次韵子由浴罢》中“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闭息万窍通,雾散名干浴”,记录了苏轼日常的两大爱好——梳头和沐浴,只是儋州没有浴室,他只能采取当地百姓的方法——用手指按摩全身,名为“干浴”。第二,表达情感类。如《和陶与殷晋安别送昌化军使张中》中“暂聚水上萍,忽散风中云。恐无再见日,笑谈来生因”,就表达了苏轼对好朋友张中的不舍。张中在苏轼初到儋州时仗义相助,哪怕自己受到连累也无怨无悔,如今张中要离开,苏轼心中自是伤感离愁。第三,描述心境类。如《和陶九日闲居(并引)》中“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但愿饱粳稌,年年乐秋成”,就描述了苏轼在重阳节时的美好愿望——但愿稻谷都能颗粒饱满,年年都能大丰收。苏轼在贬官之余还保持乐观闲适,甚至还对民生表示关注与祝福,不可谓不旷达。

而儋州调声所歌颂的主题内容也以幸福生活、美好情感与社会现状为主。如《儋州自古称歌海》中“人人都是民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展现了儋州人民能歌善舞的形象,也描述了人们载歌载舞的幸福生活;《嘱姑九点半》中“少岁年青侬,存个真心守凤来,聊等金鸡伴凤凰”,记录了姑娘和小伙约会突遇下雨,姑娘在等小伙来时心里期待又牵挂的情感。

由此可见,苏轼居儋期间的诗词主题内容与儋州调声的主题内容非常相近,苏轼诗词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情感,可以与儋州调声中的生活情趣和地域特色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作品。

(二)音韵节奏的融合

自古以来,词曲都是相生相伴的。北宋中叶以后慢词渐盛,词乐开始突飞猛进,内容也日趋繁复。在这种情况下,苏轼所写诗词本身就具有节奏性及音乐性,非常适合谱曲歌唱。《铁围山丛谈(卷三)》中就记载了歌者袁绹在中秋节演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故事。如今艺术家也创作了许多以苏轼诗词为题材的流行歌曲与艺术歌曲,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这足以证明,苏轼居儋诗词也有入乐而歌的艺术性。

儋州调声曾被称为“倚声”,这与宋词“倚声填词”的创作原则非常相符。此外,儋州调声的歌词多为七字一句,由两句或四句构成一段,结构特点都与七言绝句完全相同。因此,苏轼居儋诗词与儋州调声在音韵节奏方面也十分契合,其融合创作可以创造出和谐而富有变化的音乐效果。

(三)古今民汉的融合

苏轼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著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原文化;而儋州调声作为国家级非遗的民族艺术瑰宝,以其明快的节奏和热烈的情感表达为特点,蕴含独特的地域及民族文化。两者的融合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可以相互补充,而且可以使民汉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在丰富苏轼诗词表现形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儋州调声的艺术价值。此外,苏轼诗词作为传统文化遗产,与发展至今的儋州调声相结合,可以形成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种对话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够让现代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轼诗词的魅力。

苏轼居儋诗词和儋州调声同为具有海南特色的优秀文化,不仅具有融合创作的先天优势,更是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在理论探讨过后,笔者会进一步进行实践创作,以期把苏轼居儋诗词和儋州调声的融合思想落到实处,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音乐作品,使其成为海南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中国民歌地图(南方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2]苏轼.苏轼海外集笺注[M].高智,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19.

基金项目:2024年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自贸港背景下苏东坡海南书写与儋州调声歌曲创作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4-ZCKT-7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蔡建东(1973-),男,江苏如皋人,副教授,从事音乐评论、音乐教育学、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形态研究;郑佳丽(1998-),女,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舞蹈创作研究;赵媛(1984-),女,陕西府谷人,硕士研究生,二级演员,从事声乐教学与演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