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西方绘画作品中荒野图像及其生命的表现,以及艺术家关于荒野创作的意图和情感。以托马斯·科尔和安塞姆·基弗为例展开分析,托马斯·科尔用传统油画技法描绘了美国庄严神圣的荒野图像,安塞姆·基弗用多样的材料表现了在废墟的表象下绽放生命的荒野图像。两位艺术家结合各自的文化基础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描绘了丰富的荒野图像,作品涉及荒野的特征、人类与荒野的关系、对荒野的审美情感、生命与存在的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荒野图像;生命;西方绘画;表现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2-00-03
荒野(Wilderness)指的是不受人类活动干扰或由自然力主导的地区、野生动物出没的森林、无人居住的沙漠、带有宗教色彩的荒地、缺乏人类而贫瘠的土地。而对艺术家来说,荒野是净化心灵、寻找自我的最佳场所。艺术家在将荒野艺术化的同时体验了荒野,个性地展现了荒野独有的内在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旨在分析代表性艺术家作品中荒野作为大自然及其生命的视觉表现,以及荒野创作的意图和情感。以托马斯·科尔和安塞姆·基弗为例进行分析,他们结合各自的文化背景,运用成熟的艺术语言,对荒野进行8c3f9c247b2db3486bf721574ef448ec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描绘,体现了人类与荒野关系的视角。警示我们要走向荒野,保护荒野。
一、托马斯·科尔:庄严崇高的美国荒野观
19世纪中期,美国哈德逊河画派在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下,以美国的荒野为素材,创作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风景画。这种风景画通过对广阔的大自然的敬畏感,展现了美国特有的形象和对开拓新大陆的一种自豪感。而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1801-1848)作为画派的创始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描绘的荒野图像正是西方荒野概念的具象化。这里重点通过分析科尔寓意式的荒野风景,来总结他对荒野描绘的特点,以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荒野精神和审美理想。
受欧洲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画风和技巧的影响,科尔与同时期的其他画家不同,他不再局限于田园、人物的描绘,而是更加关注于荒野。科尔一直坚持以本土荒野为描绘对象和灵感来源,画面更多呈现的是未经人类改造的湖泊、河谷、森林、高山等。科尔抛弃了传统风景绘画中的单一愉悦感,主要突出表现自然风景中不稳定的崇高感①和野性。不同于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卡帕斯·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作品中表现出孤独、寂寥的崇高感,科尔描绘的风景是神圣、庄严的崇高感。科尔的作品让美国人感受到美国荒野的独特魅力,激发了更多人探索和体验荒野的欲望。
(一)卡茨基尔斯
科尔早期的作品是围绕着卡茨基尔斯(Catskills)山脉周围的景色创作的,这个时期的作品基本是对荒野真实的刻画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品《卡茨基尔的丁香》(The Clove,Catskills)描绘的是卡茨基尔斯山脉的一处山谷,画面呈现出典型的美国荒野地貌。这个地域看不到任何人类文明的痕迹,只有错落紧挨着的山峰和茂盛的树林,营造出自由和谐的氛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山体呈现出明显的层次,左侧受光面颜色明亮鲜艳,右侧背光面则是深沉灰暗的阴影。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整个山谷充满了纵深感,远处相互交错的山让人对山谷外的景色产生浓厚的兴趣。画面右侧山底下方的枯树是整个作品的亮点,曲折无序的姿态和周围复杂的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枯树与对面茂盛的树林代表着生长和消亡,这是没有人类干预的荒野生态循环。乌dbc6a3b4be6d2a8201a783e30c0aafd7云在科尔的作品中经常具有戏剧化的成分,使荒野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近处阴沉的乌云与远处明亮的天空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变化的天空让人同时感受到恐惧和兴奋。科尔有意让观众的视线离开灰暗的山谷看向远方,山谷的景色只是其中一部分,引导观者去深入体验荒野并探索更多的荒野景色。
(二)帝国的历程
在美国工业快速发展时期,人类社会不能理解保护荒野的意义。科尔开始通过想象在风景中融入道德寓意,让荒野与文明发展、历史、道德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借助深刻的寓意不仅批判人类贪婪的行为,也唤起人们对荒野的重视。“美国没有欧洲那样璀璨的文化与深厚的历史,荒野象征着国家的潜力和历史,自然奇观能给人带来崇高、自信,荒野的风景也象征着最初的纯真。”[1]科尔将欧洲
历史故事的题材和美国荒野风景相融合,而故事都是带有深刻寓意的,警示人类保护美国荒野,避免出现欧洲历史中发生的灾祸。《帝国的历程》(The Course of Empire)系列作品便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这一系列作品描述了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历程,也是荒野与人类文明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过程。而《蛮荒之地》(The Savage State)和《荒凉》(Desolation)是其中最能展现荒野魅力的作品。
《蛮荒之地》揭示了原始自然的崇高,描绘了处于混沌中的荒野景色。画面中大部分场景被乌云和迷雾笼罩,未显现的地方充满了神秘感。太阳从海边升起,夜色在逐渐褪去,暗示着人类文明开始对荒野的探索。荒野中的树木和藤蔓自由生长的形态,让人感受到野性的生机和力量。远景的山位于画面中心,周围被云层环绕,展现出荒野在野蛮状态下的威严,象征着掌控一切秩序的主人。在画面边缘的海岸上,可以看到飘着炊烟的火堆,周围是排列整齐的圆锥形住所,这里是人类最初的栖息地。穿着皮毛的原始人穿梭在森林和高山之间,正在追逐受伤试图逃跑的野鹿。这表明人类文明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荒野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也反映了画面中人类与荒野的和谐相处。
《荒凉》描绘的是自然力量重新占主导的废墟,这是典型的次级荒野风景。画面与《蛮荒之地》相似,都处于昏暗之中,相对于前一个作品给人带来神秘和希望,这个作品让人失落和无奈。月亮位于画面中心,与蛮荒之地的日出相呼应,从而完成了从黎明到傍晚中荒野生命的循环。人类的贪婪让国家陷入深渊,废弃的建筑已经长满了茂盛的植物,遗弃的神庙和柱子依然清晰可见,但没有了文明盛期时的华丽。看不见人类的踪迹,这个阶段人类失去了与荒野共生的机会。与天相接的塔顶变成了鸟的家,这里不再被人类社会的规矩所限制,而是荒野生命自由生长的乐园。荒野正在逐渐占领帝国的废墟,虽然失去了文明的庄严感,但能感受到荒野更多野性的美。
仔细观察科尔这一系列作品,每幅画中都出现了同一座山,作为背景的山见证了人类文明从发展到毁灭的整个过程,讽刺人类文明在荒野面前的渺小和短暂。这两幅作品科尔更强调对荒野中树林、山脉、动物的描绘,减弱甚至抹去人类文明的表现,整个画面的色调更加暗沉。这样的环境特征也正是美国荒野与欧洲自然最大的区别。科尔将这种风景的独特性融入寓言画中,通过较高视角、空间断裂的构图和明暗对比的手法展现出了荒野的神秘和野性。
科尔创作的是以美国荒野为主题和现实表现技法结合的浪漫主义风景,既有传统的色彩和想象的场景,又有独特的荒野气息。将崇高融入优美之中是科尔作品表现的景色,也是他追求的荒野观。科尔的整个绘画生涯不断尝试通过不同的绘画表现呼吁人们关注荒野和保护荒野。早期描绘真实纯粹的荒野,让美国民众欣赏到荒野的美,晚期创作更多的是想象的荒野,通过作品的道德寓意引起人们对荒野的重视。
二、安塞姆·基弗:废墟中绽放的生命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通过欣赏基弗各种形式的绘画作品,能够看到他的绘画语言表现的无限可能性,以及作品蕴含的深厚文化并突出鲜明的绘画特质。这里以安塞姆·基弗作品中的废墟为切入点,对其艺术语言及图像表现展开研究,分析作品中的废墟与荒野之间的联系及其背后的创作意图、表现形式、材料运用和情感表达,解读荒野在基弗的绘画中的表现,感受艺术家所表达的荒野情感以及艺术表现语言的视觉冲击。
(一)灰暗的纽伦堡
在《纽伦堡》(Nuremberg)作品中,基弗为创造独特的荒野风景而选择了特殊的材料,他并没有对景象具体描绘,而是用一把稻草和麦秸扭曲地粘连在画面之上,暗灰色的颜料叠加在麦秸和土地上,如同被焚烧过的焦土,给观者一种深沉和悲凉的感受。画面向左上角延伸的几条土地透视线由近及远地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这样的构图使得画面呈现出荒野的空间纵深感,在阴暗的天空下是宽广的荒野。作品中秸和稻草的运用“使基弗艺术语言中的粗糙性与原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稻草和麦秸本质上是离开土地的植物并且失去了原有的生命,而基弗在画面中将它们一层层重新拼接在土地上,生长得非常茂密。稻草与画布上的平面图像有明显的错落感,这种视觉感官加上材料本身复杂的质感让人可以真实地感受到画面中荒野的氛围。基弗在作品中向观者暗示由于稻草和麦秸的特性在大火之后将会是一片充满灰烬的废墟。“稻草燃烧后的灰烬也蕴含着重生、涅槃的精神。”[3]这里的废墟并不是死亡和罪恶的代表,而是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灰烬在土地中转化成生命所需要的养料,而画面中白色的“雪”让土地进一步净化,废墟会孕育新的生机从而转换成荒野。这样的画面是丢失掉人类文明之后自然力量主导的荒野风景,也是一幅生命复苏的图像。
(二)马奇西斯的印迹
基弗的作品通常对破损、荒芜、废弃风景的描绘通过抽象和具象的表现手法,以及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材料隐含深邃的象征意义,营造一种悲凉、凄惨的沉重气氛,引导观者通过强烈的视觉感官能更直观地感受荒野。欣赏基弗的另一幅作品《马奇西斯》(March Heath),荒凉宏大的荒野风景再一次让人震撼。画面描绘的是经历过战争后的荒野,被炮火轰炸过后被人遗忘的地方。画面整体是冷灰色调,让作品呈现压抑绝望的氛围。画面中心有一条曲折的道路一直延伸到画面尽头,有意引导观者向道路的终点望去,让人对此充满期待和希望。道路两旁是用厚重的颜料刻画的暗黄色焦土,除了粗糙的肌理外很少有植物的痕迹,这样的描绘就是在控诉人类文明对荒野及其生命的伤害。画面较高位置的地平线让土地和天空有明显的分割,高地平线让观者的视野变得开阔,同时对地平线的另一边的世界产生了好奇。
基弗把深色文字“Markischer Heide”引入画面中浅色的道路中间,让文字处于视觉中心的地方来突出其重+A9AO5MKdOhSFbmPsGrvgg==要性。马奇西斯处在柏林的东南部,“19世纪文学作品中将它描绘成非常美丽的地方,但它却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最终成为凶险的战场”[2]。这片土地随着人类的战争变得荒芜,人类对荒野的影响是巨大的,具有沉重的象征意义。“Markischer Heide,曾经是当地一首古老的爱国歌曲中的歌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却被德国军队当作行军曲。”[3]由此可见,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文字的出现让这幅作品不只是简单的荒野景象,而是引导观者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基弗用粗犷的表现手法结合文字的内涵揭示了人类对荒野的破坏,也在警示人们关注和保护荒野。
基弗是废墟艺术家,也是荒野艺术家。“在废墟里表达重生。”[4]废墟在基弗艺术作品中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孕育着新生命的荒野,废墟在一定意义上就象征着荒野。
三、结束语
基弗和科尔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荒野图像各不相同,科尔用古典风格的现实主义油画描绘美国庄严而神圣的荒野图像,基弗用多样的材料表现了在废墟的表象下绽放生命的荒野图像。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荒野的向往和生命感悟,也揭示了人类与荒野关系的发展,告诫人类重视荒野并保护荒野。
① 崇高一词的拉丁文是sublimis,源于两个词根“抵达”(sub)和“门楣”(shawl),意为人的视线在空间上超越自身高度,它的转义指向超越性。
参考文献:
[1]王洪斌.哈德逊河画派风景画的文化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4-13(006).
[2]傅丽莉.安塞尔姆·基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3]张振江.向死而生[D].中央美术学院,2021.
[4]黄伊涵,顾平.在废墟中重生—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安塞姆·基弗[J].艺海,2022(05):82.
作者简介:张凌瑞(1992-),男,湖南怀化人,博士,从事版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