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机制探索

2024-11-09 00:00郑逸薇程金生朱鹏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10期

摘 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根据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开展实际和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发展现状(以韶关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难题,从建立项目动态遴选体系、打造项目长效优化辅导体系、完善项目孵化落地体系3个方面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策略,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机制构建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机制;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405062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in Loc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ent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bstract:Chin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Competition (formerly referred to as China International “Internet Plus” Stud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ultivating great talents, and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universitie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in local colleges (taking ShaoGu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from three aspects: establishment of a dynamic project foster and selection system, a long-term project guidance system, and a project incubation and landing system. It provides ind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 cultivation mechan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hin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 Cultivation Mechanism;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0 引言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1],要求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举办以来,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为高校深化综合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影响力逐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参赛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参赛学生范围逐步扩大。但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重量轻质、来源单一、内源创新力不足、孵化成功率低;在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层面也存在精英化培养、指导体系不健全、资源管理缺乏等痛点问题。文章以地方本科院校为研究视角,结合粤北地区高校韶关学院的实际案例,探究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发展现状与困境,从教赛融合、科赛融合层面出发,开拓与盘活高校各类双创资源,构建流程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实施路径,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机制构建提供启示。

1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内涵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自2015年开始,由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十多个部门共同举办,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力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强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作用,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赛,全面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功效,丰富竞赛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健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项目的联动机制。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勉励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截至目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十届,已成为国内高校覆盖面最广、学生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创新创业赛事,是展示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2]。

2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与情况分析

2021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成绩纳入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观测指标体系,将其作为教育部学科评估和各类高层次人才评选、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重要观测点,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高校创新创业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3]。

科技创业月刊2024年10月第37卷第10期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Oct.2024,Vol.37,No.10

郑逸薇,程金生,朱鹏.基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机制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24,37(10):187-192.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作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根据地区(省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竞争力的差异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竞争力呈现出区域不均衡态势;各赛道均呈现出东部强势领先,中部奋起直追,西部后发赶超的势态[4]。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竞争力呈现出赛道差异化;在高教主赛道,原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获得金奖及以上奖项的数量占比远远高于地方本科院校。然而,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的表现上,地方本科院校无论是在获奖总数还是在获金银奖数量上,都要优于双一流建设高校[3]。其次,根据竞赛获奖项目的行业领域分布情况,金奖项目多集中于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医疗和社会工作3个领域;银奖、铜奖项目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5]。基于韶关学院近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奖数据整理发现,红旅赛道项目在获奖数量上比高教主赛道多约三分之一,获奖项目行业领域多数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同时,历年来最高获奖级别(全国总决赛银奖)也最早诞生于红旅赛道。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扶贫促就业等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3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发展现状

通过梳理众多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以及结合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发展情况,本研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3.1 创新创业项目来源单一,项目储备量低

首先,针对创新创业项目学科领域来源,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出现着重在个别学院及少量重点学科的发展趋势,如工科、农科、医科;对于文史类专业,未能充分挖掘出结合各自学科特点的、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参赛项目数量少、质量低。在韶关学院第九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推荐省赛的16个项目中,仅有1个项目来源于文史类专业。同时,针对创新创业项目的途径来源方面,学生兴趣、团队研发、导师启发的创意类项目占比较高;涉及科研技术转化、校企合作的创业类项目占比较低。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1 433家高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为221 893项,合同总金额为836.5亿元[6],但真正实现科技转化,服务于社会的成果不足10%[7]。

其次,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形成了较大矛盾[8],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呈精英化发展趋势,部分特定的创新创业项目占据了大量的帮扶资源,项目培育环境逐渐发展为精英竞赛的模式,成为“少数人的游戏”。尽管从宏观层面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逐渐发展成“普适化教育”,辐射了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但基于教育资源有限性的客观限制和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许多高校在评估创新创业项目时往往更加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市场潜力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而相对忽视了项目的普及性、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力等维度,导致实际获得制度、场地、人员、经费、设备等资源扶持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数量仍占少数。

3.2 创新创业项目质量不高,长效培育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已将创新创业相关的基础课程设置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必修课程。但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基础性创新创业课程的实施主要是围绕教材进行知识授讲,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弱[9]。例如,韶关学院通过贯彻“宽口径、广覆盖”原则,将《创新创业基础》设置为创新创业教育启蒙基础课程,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学生开设。但目前,根据2023-2024年面向韶关学院修读《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学生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参与调研的1 053位学生中,有48.95%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教学授课方法,41.19%的学生希望改进教学课件案例,51.63%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强双创实践环节。可见,目前《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侧重理论基础,学生普遍认为授课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课件案例不够新颖、与课程联动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够丰富;离学生主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同时,课程期末考核学生只需提交一份“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并在班级内进行项目路演,提交的“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成熟度低,市场推广可行性不高,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当前缺乏知识、能力与实践相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难以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长效培育。

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体系不健全,在创新创业项目的筛选、评估、培育、扶持和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上,缺乏科学、系统、高效的管理体系。目前大部分学生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仅停留在“创意阶段”,一方面,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另一方面,项目孵化的资金来源渠道有限,难以满足项目研发、市场推广等关键环节的需求,缺乏推进项目进一步发展的经验、人脉、资金及发展资源的扶持,难以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向社会新型企业孵化的顺利过渡。同时,基于学生毕业、外出实习等客观因素,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人员流动性强,难以构建稳定的、组织构架明确、能力互补、人员配置合理的项目团队,优质学生遴选困难的短板也阻碍着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3 创新创业资源协同利用机制不完善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所涉及的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存在“各自循环”的现象[10]。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一套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教学方案,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导向、个性化发展及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贯通,但目前大部分教学停留在课堂知识授讲阶段,没有与创新创业竞赛、“大创项目”等实践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依托课堂习得的理论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是一个集教育、实践、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促进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性平台,但目前大部分地方院校学生的参赛热情不够高涨,参赛项目缺乏系统化的指导和培训,未能充分得到创新创业制度和资金的支持,导致一些有潜力的项目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项目转化率和参赛获奖率均偏低。“大创项目”作为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虽得到学校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但每年学校立项的“大创项目”约80%是“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类别项目偏少。同时,部分“大创项目”没有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企业实际问题和地方发展需求,存在项目来源类型单一、研究内容简单、项目之间存在同质化等问题[11]。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学校培养和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统筹校内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培训、项目推介、融资服务及专家指导等服务,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培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但目前,大部分地方院校的孵化基地没有形成标准化的项目服务管理体系,没有形成校企合作的紧密联动发展模式,未能有效挖掘及服务学校中优质的竞赛项目和“大创项目”,导致部分有潜力的项目无法得到及时的扶持和实现落地转化。

4 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抓手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实施路径

4.1 建立项目动态遴选体系,打造双创竞赛项目储蓄池

第一,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方面,鼓励“教赛一体、多维融合”[12]。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引领,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将创新创业竞赛类别、竞赛标准引入双创普适类教育课程内容中(如《创新创业基础》),将学校往届优质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重点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案例,开发大赛案例教材。同时,基于OBE教育理念原则,积极开展探究式、实践式教学改革,融合基于问题求解的学习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创项目”等双创活动作为实践教学载体,衔接课程教学与双创赛事,实现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的有机渗透和相互支撑。同时,通过组织校内双创竞赛来遴选有潜力的项目,扩充竞赛项目储备池。例如,韶关学院2023年正式面向所有参加《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学生开展“双创课程结课大赛”,每个教学班由授课教师推荐1~2个优质项目参赛,以课程考核作业“创业计划书”作为参赛材料,组织校内外专家评审,对高质量的参赛项目给予证书和奖金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对课程考核的重视度,遴选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双创竞赛,挖掘优质项目,扩充创新创业项目储备,实现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第二,适当提高创业类“大创项目”的立项指标数量及资金资助数额,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项目予以扶持倾斜。现阶段,大部分地方院校每年获立项的创新类“大创项目”数量远大于创业类项目,总资助经费数额也是创业类项目的数倍。高校可结合“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融会贯通三创“创新、创意、创业”为一体,科学规划“大创项目”类别指标数量,重点扶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创业类项目,增强创业类项目储备。韶关学院2023年将“大创项目”中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类别的项目资助经费数额提高了约20%,最高资助经费达10万元;积极鼓励往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或其他高水平双创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的项目申报,通过“大创项目”为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提供资金扶持,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质量发展。

第三,打造以“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为基础的双创竞赛项目储蓄池。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热点,对标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赛事,积极组织开展“一院一赛”活动,将学科竞赛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科研实践相融合,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科竞赛选拔具有前瞻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基于各二级学院的学科特色和师资力量,鼓励和引导专任教师将科研项目细化分解为符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借助“大创项目”平台,将教师科研项目与“大创项目”结合,聚焦产业需求,形成各类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打造以“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为基础的双创竞赛项目储蓄池。

第四,对于具有地域资源优势的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当地企业项目或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围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红旅赛道”的要求,发挥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扶贫促就业、传统文化遗产活化等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参赛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例如,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借助粤北兰花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兰花产业对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需求,围绕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组建核心师生团队,研发脱毒苗培养繁殖技术、发明幼苗培育装置,围绕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十余件,成功培育“小花瓣 大梦想—蝴蝶兰“植物工厂”,助推产业兴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该项目在韶关当地的村落内建设蝴蝶兰培育基地,采取“院校+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构建流程化的蝴蝶兰生产与销售的“植物工厂”体系,实现项目销售额超1 000万元,间接带动就业超2 000户,村集体经济较帮扶前增长22倍的显著扶贫成果,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红旅赛道中获全国总决赛银奖荣誉。

对于普遍参赛项目数量较少、双创竞赛获奖难度较高的文史类专业,可以着重围绕地方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开展文化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实施;通过下乡调研、采风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盘活当地文化资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韶关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结合韶关乳源瑶乡非遗传统文化,在校内建设“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师生共创工作室,与乳源县签订《“金鸪鸪”瑶乡文艺兵培育机制研究与实践》横向项目,在南雄建立“广府珠玑”乡村文艺振兴工作站。师生深入到乳源各乡镇、村落、文化站,开展文艺宣讲、文艺孵化、文艺巡演等活动,打造师生原创作品30余个,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多项荣誉,获学习强国、广东卫视、南方+等媒体转发报道,成功打造师生项目助力乡村建设的文化特色品牌。

4.2 建立项目长效优化辅导体系,提供全流程项目指导

首先,深度整合高校内外部培训资源,以双创竞赛项目辅导及学生团队人员选拔为导向,组建双创竞赛训练营,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与实践平台。在训练营的组建过程中,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及各二级学院遴选具有发展潜力的双创项目和具有创业热情的学生种子选手;构建一支具备科研型导师、实践型导师、管理型导师、明星型企业导师的师资队伍,定期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训练营成员开展培训;竞赛训练营围绕项目内容、商业模式、股权设计、PPT制作优化、路演技巧、答辩技巧等方面,系统化、专业化、全面化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通过专题辅导提高参赛项目质量。此外,高校可以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协会(学生社团),邀请学校优秀项目团队面向新入学或低年级学生进行项目路演展示和项目研究交流,通过朋辈分享的方式为初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发展经验和启示。同时,依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训练营,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动态选育体系,设置团队动态引入和考核机制,形成结构合理、能力互补、人员配置合理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保障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聚合高校优秀创业校友资源,定期开展优秀创业校友分享交流会。根据中国高校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中的行动 (Acting) 阶段特征[13],高校需定期邀请本校或当地优秀的创新创业校友、企业家入校开展创业交流沙龙活动,分享创业经验、市场洞察、团队管理技巧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为在校学生提供生动而实用的创业指导;利用线上平台,如社交媒体、学校官网等,开通创业校友和企业家线上交流或对接渠道,建立长期的创业交流互动体系。同时,加强与优秀创业校友或企业家的实践合作,做好校友资源与优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匹配、管理以及服务工作。通过宣讲校友企业成熟的研发模式、商业运营模式及企业管理经验,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展;通过校友资源对接,积极探讨借助协作研发、生产、仓储、推广等合作模式,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综合运营成本;探讨共享校友企业的供应链和客户群渠道,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关键物资的采购风险及拓宽项目市场维度,促进各类资源互利共享[14]。

总的来说,高校可以通过聚合学校内部和社会企业等多方优势资源,发掘初创项目,继续扶持高质量项目,打造“项目挖掘、学校扶持、社会参与”的“全链条式”的双创项目长效优化、全流程指导体系,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量增质。

4.3 完善项目孵化落地体系,形成创新创业的良性循环

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孵化优质企业、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作为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初创企业的主要阵地,不仅是促进教学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室和实验室到市场快速转化的加速器,还是孕育大学生初创企业梦想、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的摇篮。为健全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落地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需要持续发挥平台效应和经济聚集效应优势,吸引更多创新要素汇聚,形成创新创业的良性循环。

首先,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效应优势,要以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创业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为主要目标,提供场地及设备配套资源、政府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辅导、商事业务代理、投融资服务等全方位服务,打造成为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服务管理窗口[15]。定期收集国家、区域、行业需求,为大学生精准推送行业和市场动向等信息;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制造业、文化创意等),联合二级学院与有关行业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走进企业、实地考察、岗位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运营,感受职场文化,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转化落地能力。

其二,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经济聚集效应优势,要以聚集和整合创新创业资源为主要目标,挖掘校内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大创项目”等众多创新创业项目,寻求多方支持,构建社会创业结构[16],做好资源与项目之间的匹配、管理及跟踪服务工作。汇总收集国有大中型企业面向高校和大学生发布的技术创新需求和行业企业面向大学生发布的企业需求清单,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科及行业特性,将项目和对口社会企业链接,结合企业实际,将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市场推广、实验测试等研究方向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选题的重要来源。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中,将企业的优势渠道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引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际运营中,加强对创新创业大学生和项目的跟踪、服务,畅通供需对接渠道。积极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需求与投融资对接会、建立创新成果与行业产业对接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在有关行业企业推广应用。在项目实际落地孵化阶段,积极宣讲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知识产权确权、保护等工作,使得大学生利用政府、高校、企业等提供的资源,通过社会实践实现创业行动的结构构造[17]。

因此,大学生孵化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转向初创社会企业的重要纽带,要强化校政企三方协作,着重遴选及挖掘校内具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畅通校企合作渠道,高效配置校内外资源,降低学生的创新创业风险,提高创新创业项目成活率、成功率,推动一批大赛优秀项目落地,支持获奖项目成果转化,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效应。

5 结语

大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双创竞赛是培养与锻炼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当代大学生成就事业的“新引擎”,能帮助大学生认知社会、探索社会需求、掌握创新技能、重构认知模式、提高综合实力,缓解就业创业压力。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发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教育实践平台作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为目标,建设项目遴选、储备、长效培育和孵化落地机制体系,整合优化校内优势资源,开拓聚集社会企业资源,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EB/OL].(2021-10-12)[2024-03-15].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0/12/content_5642037.htm.

[2] 齐松.“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探索与总结[J].教育教学论坛,2021(23):17-20.

[3] 徐国英,李柏桓.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研究与反思[J].山东高等教育,2023,11(1):54-63.

[4] 郑前进,张文秀.“互联网+”双创大赛:统计、问题与思考[J].大学教育,2022(9):251-254,267.

[5] 吴维东,张晓然,叶雨晴,等.基于竞赛数据画像的双创教育评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2):155-159.

[6] 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会.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

[7] 刘长庚委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创新发展动能[EB/OL].(2017-03-08)[2024-03-15].https://www.most.gov.cn/ztzl/lhzt/lhzt2017/mtbdlhzt2017/201703/t2017 0308_131769.html.

[8] 郑雅倩,段肖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生成机制与治理路径——基于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3):194-200.

[9] 赵晓贞,张敏,葛书妍.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3,36(7):150-153.

[10] 蒋菲,郭淼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四链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对策审思[J].大学教育科学,2023(5):76-84.

[11] 朱武威,梁佳,夏晓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科研项目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4):184-186,198.

[12] 谭丽溪,黄志坚.基于赛创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4):117-121,140.

[13] 刘颖琦,李苏秀,宋泽源.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6):108-114.

[14] 吴占涛,李曼,杨灵芳,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引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J].高教学刊,2022,8(24):47-49,53.

[15] 刘刚,王文迪,赵开琴.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4,37(3):151-156.

[16] 宋华明,徐敏,郭小贤.社会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演进逻辑与改革方向[J].中国农业教育,2021,22(3):58-66.

[17]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M].李康,李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