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聚焦中国机器人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国家战略导向、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文化培育以及开放合作等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沈阳新松在4个方面的创新实践尤为突出:一是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强化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确保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二是构建完善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注入不竭动力;三是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价值观,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四是坚持国际视野,推动国际合作与共赢,通过开放合作加速技术创新,赢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4个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机器人行业乃至整个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机器人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导向;沈阳新松;创新经验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409010
The Direction, Pathway and Enlightenment of China’s Robot Enterprises Achieving
Independ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 Single Case Study of Shenyang Xinsong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key drive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robot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aking Shenyang Xinsong Robotics Automation Co., Ltd. as a typical case,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national strategic orient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for innovation, innovation culture cultivation, and open cooperation on the enhancement of enterprise autonomous innovation capacity. The study reveals that Shenyang Xinsong has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innovation practice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 Firstly, it closely follows the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s autonomous innovation and core technology R&D, and ensures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Secondly, it builds a complete talent innovation ecosystem, pays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njects unending vitality into the company’s sustained innovation. Thirdly, it actively cultivates an innovative culture, advocates values of encouraging innovation, tolerating failure, and opposing conservatism, and provides a soli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urthly, it adheres to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romot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win-win results, and accelerat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rough open cooperation, winning widespread recogn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 four areas are mutually setting an example and providing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Chinese robot industry and the high-tech industry as a whole.
Key Words:Robot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Autonomous Innovation; National Strategic Orientation; Shenyang Xinsong; Innovative Experiences
0 引言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场变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国际竞争格局。各主要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全球趋势,紧抓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加速战略部署,力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战略主动。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到“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再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位一体布局的构建,科技创新在我国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其主体地位的强化与激发显得尤为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1]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及给予的强有力支持。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沈阳新松”或“新松”)作为我国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先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号召,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公司凭借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创新,不仅实现了百余项“行业首创”,更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屡次突破国外封锁,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中国创新的强大力量。
本文选取沈阳新松作为研究案例,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其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导向选择、路径探索及成功经验,提炼出企业如何在国家战略导向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文化培育以及开放合作等策略,有效强化自身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本研究期望能够为其他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 研究背景
1.1 国际形势与机器人科技创新趋势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理念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回顾世界历史,那些成功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并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不是科学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大的国家。科技革命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引擎,往往成为国家崛起和强盛的关键契机。
在机器人技术这一前沿科技领域,国际竞争尤为激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那些能够在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往往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世界主要大国在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过程中,普遍重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他们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这些国家还注重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以美国为例,其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也为机器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硅谷等科技创新中心的崛起,更是将知识、技术和生产等单环节融为一体,推动了全球机器人科技的快速发展。此外,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机器人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注重培育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在机器人领域不断创新,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
国际形势表明,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焦点。要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必须具备雄厚的科学基础、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还需要激发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培育创新文化沃土,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我国机器人企业来说,面对国际形势的挑战和机遇,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要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机器人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之路,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2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机器人企业自主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3hvBnbKpkVLex4XIdG7zVg==刻认识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战略支撑,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针对机器人技术领域,将其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给予高度重视与全方位支持。
首先,强化战略引领与规划布局,明确将机器人产业提升至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层面,通过精心制定并有效实施《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科技政策与规划,为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明晰的路径指引和全面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与规划不仅有效引导科技资源向机器人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汇聚,还极大促进了机器人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同时,国家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激发机器人企业的创新活力为目标,持续破除制约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如实施更为灵活的研发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动力。此外,国家还高度重视机器人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前沿性、探索性科技攻关,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智能算法、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为机器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源泉。
国家还积极推动机器人领域的产学研用结合,通过构建创新网络,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不仅促进了机器人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还加速了机器人产业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方面,国家注重培养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同时,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或工作,为机器人领域注入了新的创新活力。这种开放合作的人才战略为机器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强力驱动下,我国机器人企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市场应用广泛。然而,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相比,我国机器人企业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仍存在差距。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机器人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和人才培养,推动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期在全球机器人领域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2 文献回顾
2.1 机器人企业自主创新
机器人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围绕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及市场应用三大核心领域展开。随着全球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虽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挑战。为此,机器人企业亟须通过自主研发,增强对关键技术的掌控力,推动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并积极拓展新兴应用市场。王田苗等[2]、陶永等[3]学者深入剖析了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创新动态,并提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建议。周涛等[4]重点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国内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在核心技术、技术挑战、技术风向及行业应用需求与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特点,为国内机器人企业提供了参考。
2.2 国家发展战略与企业自主创新
国家发展战略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企业自主创新指明了方向并注入了强大动力。企业则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李林[5]基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践,深入探讨了如何促进微观企业在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何平[6]强调,企业应紧跟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明确研发方向,加大对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资金集中度,并提出了包括落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机制、建立政企合力的研发创新投入机制、组建企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及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具体路径,以提升我国实体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实力。
2.3 企业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
企业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企业在保持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应积极寻求国际合作,通过技术引进、联合研发等方式,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开放合作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还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张永成等[7]明确指出,企业既是技术引进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排斥技术引进,而是要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整合和转化,以此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他们还强调,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使新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或实现技术的再创新。
2.4 创新人才培养与企业自主创新
创新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石。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的人才队伍。同时,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高整体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钱国林[8]认为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并通过事业凝聚人才、实践造就人才、机制激励人才及法制保障人才等措施,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并为他们提供学习深造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2.5 创新文化培育与企业自主创新
创新文化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所在。企业需要通过构建创新文化,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创新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创新设施和环境建设上,还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创新机制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上,以及精神层面的创新价值观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上。王晖[9]从企业自主创新的持续性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及构成要素,并研究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与企业文化创新的互动机理。他指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质上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其构成要素既包括硬实力,也涵盖软实力。同时,他强调文化创新与持续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相辅相成、协同互动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基于创新文化的培育,着力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实现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6 述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机器人企业在实现科技自主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国家战略导向、开放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培育等关键因素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文献为本文基于“沈阳新松”单案例,研究我国机器人企业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导向、路径与启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益的参考借鉴。然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还需着重深化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第一,具体案例分析。虽然现有文献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但缺乏针对代表性企业的深入分析。第二,技术创新路径与机制。现有研究虽然指出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对机器人企业如何实现技术突破、如何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路径和机制等方面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第三,政策环境与企业自主创新的互动关系。虽然现有文献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但对政策环境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具体互动关系、政策如何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第四,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现有研究虽然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如何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如何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探讨还不够具体。第五,创新文化与企业自主创新的融合。现有文献虽然提到了创新文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但对如何构建创新文化、如何将创新文化与企业自主创新相融合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3 沈阳新松机器人实现自主创新的案例分析
3.1 企业简介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以先驱之姿,矗立于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潮头,成为中国首家实现机器人产业化的标杆企业。“新松”之名,不仅是对“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的崇高致敬,更是对自主创新、勇于攀登精神的不懈追求与坚定传承。2022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松考察,对新松在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彰显了中国速度与中国水平。沈阳新松的发展历程如下:
初创与起步(2000年)。沈阳新松于2000年成立,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30多名科研人员创建。成立初期,新松面临着无技术、无市场、无资金的“三无”挑战,但凭借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迅速展开工业机器人和相关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
快速成长与突破(2000-2009年)。沈阳新松依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人才和创新优势,累计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00多项,获得专利近百项。在此期间,新松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生产工业机器人、仓储物流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检测生产线等传统产品,并在机车制造、铁路、隧道、快速交通、IC装备和能源等热点领域进行超前研发。2007年,新松在美国通用汽车全球采购中中标,改写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2009年10月30日,新松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中国“机器人”第一股,标志着公司以资本为杠杆的国际化运营序幕正式开启。
全面发展与国际化(2010年至今)。沈阳新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产品线日益丰富,涉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在国际市场上,新松产品成功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新松不仅在传统工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积极拓展新兴应用领域,如光伏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等,提供全场景的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新松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的建设,如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关节型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优化与应用”项目等,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三无”起步到行业领军,沈阳新松的华丽蜕变,仅用了短短二十余载,这背后凝聚的是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梳理,本文将聚焦分析新松机器人时不我待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创新经验。
3.2 沈阳新松个案的典型性、代表性
选取新松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个案研究,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行业地位显著。新松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企业,其发展历程和成就不仅代表了行业的前沿水平,也反映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新松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机器人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主创新能力强。新松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完善的研发体系,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新松在机器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品线丰富且应用领域广泛。新松的产品线涉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且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传统工业、新兴应用领域以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全面的产品线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使得新松在机器人产业中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国际化运营成功。新松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成功出口全球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的国际化运营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合作机会。新松的国际化成功经验对于其他机器人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3 沈阳新松的科技创新经验
3.3.1 聚焦国家战略,引领自主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
在全球科技创新趋势日益显著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机器人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松公司,作为机器人产业的佼佼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自主创新置于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地位,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科技创新之路。
沈阳新松的科技创新经验首先体现在其对自主创新的坚定追求上。自诞生之日起,新松便将“自主创新”熔铸于企业基因之中,面对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和技术封锁,毅然选择了自主创新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松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推动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这种自主创新的精神,不仅使新松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更使其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赢得了宝贵的先机。
在聚焦国家战略方面,新松公司始终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发展的指南针。通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承担行业专项任务等方式,新松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新松的技术实力,更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松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对于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新松公司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研发,新松成功攻克了高精度伺服驱动器、智能传感器及先进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瓶颈,这些技术的突破使得新松的机器人产品在精度、稳定性及智能化水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新松还注重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涵盖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国防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每款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多项技术领先全球。
此外,新松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产业升级和高端替代的号召,通过自主研发机器人控制技术、实现伺服电机与驱动器的自主开发与批量化应用等措施,不断深化了从“部件”到“器件”的全面国产化进程。同时,新松还加速推进高端领域的国产替代步伐,如点焊机器人在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工厂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国产工业机器人向高端市场的坚实迈进。
在新的发展阶段,新松公司不仅关注当前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更着眼于未来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发展。遵循国家关于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指示,新松基于在“机器人+AI”领域的深厚积累,重点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开展针对性技术攻关,引领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技术融合跃迁、产品更新迭代和市场深入拓展。
3.3.2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全方位人才激励生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我们要建成科技强国,必须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松公司深刻认识到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与集聚的重要性,致力于以青年人才为核心,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多元激励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与发展。
聚焦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造年轻化创新团队。新松充分认识到人才在企业科技创新处于核心地位,打造一支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团队,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核心支撑。为此,新松通过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吸引并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打造出了一支平均年龄仅35岁、由4 000余名高学历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这支团队中,不乏二三十岁的青年才俊已在核心岗位独当一面,他们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引领着行业技术的革新。毕业于东北大学的王晓峰博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面对210千克重载点焊机器人汽车装配生产线节拍提升的艰巨任务,他带领团队不畏艰难,经过无数次的推演和实验,最终在短短两周内成功攻克难关,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新松机器人赢得了汽车高端焊接生产线的宝贵“入场券”,显著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实施导师制与“传帮带”,促进人才快速成长。在成功吸引并集聚了高水平科技人才后,新松公司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性地实施了导师制度与“传帮带”机制。公司为新员工尤其是新入职的毕业生配备技术骨干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悉心指导,确保新员工能够快速融入团队并掌握关键技能。同时,当技术骨干晋升为重要职务时,他们便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通过经验分享和项目指导,助力更多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这种制度的实施,不仅强化了团队的整体实力,也构建了一个人才辈出的良好生态。
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新松公司在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同时,也深知留住核心人才是确保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因此,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和职业发展通道,以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首期800余名员工获得股份,使员工能够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这种长期激励机制有助于留住核心人才,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此外,公司设立优秀员工奖、突出贡献奖等年度表彰奖项,以表彰在科研、生产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这种即时的正面反馈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3.3 深耕创新沃土,铸就特色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征途中,创新文化是引航灯塔,也是不竭动力。新松公司深谙此道,精心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创新文化。这一文化如催化剂,激发员工潜能,引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攀登新高峰。
将创新基因融入企业战略定位与使命愿景。创新文化鼓励人们跳出传统框架,勇于尝试新事物,挑战既有观念。这一氛围能够极大激发个体和团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意。基于此,新松公司明确将创新文化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推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从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将创新文化深深植根于企业的使命、愿景之中。公司明确提出“机器人让世界更美好”的神圣使命,以及“中国速度,中国水平,行业引领,世界一流”的愿景目标。这些理念不仅彰显了新松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也激励着每一位员工不断突破自我,勇攀科技高峰。
营造鼓励创新与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新松公司的企业文化中融入了创新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公司倡导“守正创新、奋斗为本、价值导向、协力致远”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与不确定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创新文化强调对失败的宽容与理解,视其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为此,公司倡导员工发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特别是对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败给予宽容和理解。这种文化氛围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减少了因害怕失败而抑制创新的可能性,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强化持续学习与知识共享。面对日新月异的机器人技术,新松公司深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倡导终身学习,鼓励员工精进技能,提升素质。同时,在创新文化的引领下,企业内部建立起开放、包容的交流环境,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共享。这种知识共享机制加速了新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外,新松协作精神的弘扬也增强了团队的整体实力,使得科技创新项目能够更高效地推进。在新松科研群体中,科研氛围浓厚,拉群讨论、携手解难是常态。项目不分你我,难题共克时艰,只为攻克技术难关;领导层也是如此,在研发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区别,谁对就听谁的,谁的方向好就按谁的干。1985年出生的吕祥仁,已是移动机器人事业部研究院副院长。他对新松的研发环境感受尤为深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你不学习、不突破,就意味着落后”“新松为年轻人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给项目给机会给空间,年轻人敢闯敢试不怕失败”。
构建支撑创新的体系机制。为了确保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新松公司构建了全方位的创新支撑体系。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近年来研发营收投入比都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确保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如研发中心、实验室等,为科研人员提供先进的研发设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新松每年都会为研发人员开设自立项目,个人和团队均可报名,只要项目有前景就会得到资金支持。这一举措给了
每位员工特别大的创新平台,可以让好想法变为现实。此外,公司还设立了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创新活动中表
3.3.4 坚持面向世界、对标国际,在开放合作中持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10]。新松公司作为高新科技企业,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和科技交流的大潮,时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实力,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全球化的市场布局与本地化策略。新松公司深知,要想在全球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拥有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和深入的本地化策略。因此,公司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德国、墨西哥、日本等多地设立了海外分子公司及区域中心,构建立体化的研发、生产及服务网络,从而大大提升了海外项目的本地化运营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同时,新松产品也顺利通过了欧盟CE认证、美国UL认证等一系列国际权威认证,确保产品符合当地安全标准,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特别是2023年底,新松公司历时仅14个月便设计打造出了新能源车载充电器大型生产线项目,并成功通过世界500强企业的终验收。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该领域超大规模生产线跨国交付的行业纪录,也再次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了“中国速度”和“新松实力”。
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新松公司始终坚持奉行“和而不同”的理念。他们不仅关注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化标准,还从产品定制、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深入了解并满足客户的本地化需求。这种深度的市场洞察和灵活的本地化策略,使得新松公司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与尊重,产品已累计出口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超过4 000家国际企业提供了产业升级服务。
对标国际的技术研发与国际合作。新松公司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始终秉承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并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理念和技术。公司始终坚持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新松公司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
同时,新松公司也深知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公司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规模化客户群体占比高达2/3。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举办技术交流会等形式,新松公司与各国企业分享经验、探讨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此外,新松公司还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国家战略需求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新松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将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强化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成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一实践证明了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协同的重要性,也为企业指明了创新的方向。
人才创新生态是持续创新的源泉。新松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构建了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人才生态。通过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新松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并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这表明,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创新文化是技术创新的基石。新松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价值观,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新松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创新动力。
国际视野与合作共赢是推动企业国际化的关键。新松坚持国际视野,通过开放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新松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这一实践证实了在国际竞争中开放合作与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的重要性。
4.2 管理启示
第一,紧跟国家战略,明确创新方向。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机器人科技企业应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明确创新方向,聚焦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第二,构建人才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企业应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构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人才环境。通过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第三,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企业文化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价值观,营造开放、包容、协作的创新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促进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
第四,坚持国际视野,加强开放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机器人科技企业应具备国际视野,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举办技术交流会等形式,与各国企业分享经验、探讨合作机会,共同推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同时,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赢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与尊重。
5 结语
综上,新松机器人企业的创新经验为同行业企业特别是机器人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11]。未来,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相信我国机器人企业能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为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1).
[2] 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 2014,50(9):1-9.
[3] 陶永,刘海涛,王田苗,等.我国服务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与产业化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22,58(18):57-71.
[4] 周涛,余文科,李芳.我国面向智能制造的机器人技术挑战与趋势研究[J].电子产品世界,2022,29(7):28-30.
[5] 李林.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河南实践问题探索——企业整体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视角[J].产业创新研究,2024(9):26-28.
[6] 何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提升实体企业研发实力的路径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4):12-15.
[7] 张永成,郝冬冬,毛宏燕.开放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6-29.
[8] 钱国林.加快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保障[J].科技信息, 2006(S5):95.
[9] 王晖.基于文化创新的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J].中国科技信息,2010(6):165-167.
[10] 习近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N].人民日报2018-05-29(01).
[11] 习近平.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N].人民日报,2022-06-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