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能够带来非认知能力的增值吗?

2024-11-09 00:00于洛溪孙俊华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10期

摘 要:创新驱动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非认知能力成为了21世纪人才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备受关注,其实施是否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于非认知能力提供的要求还有待事实证据验证。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情调查”(CIEES)数据考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与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能够带来非认知能力的增值,但对各维度影响程度不同,并且存在性别、专业、院校类型方面的异质性;参与深度对非认知能力增值存在显著影响;参与项目数量为2时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最显著。基于上述结论,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4个层面提出了提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非认知能力;倾向性得分匹配;学生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F272;G647.38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405039

Can Participation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s Lead to Non-Cognitive Skill Enhancement?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IEES Data

Abstract: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new vitality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training. Non-cognitive 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alent ability struc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Whether its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non-cognitive ability needs to be verified by facts and evidence. This study uses the data of CIE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degre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s52t72Tp967D5Mu9+ln8he9Ai5BYc0tXFldRzJYg66M=ograms on non-cognitive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tion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s can bring value addition to non-cognitive ability, but the degree of impact on each dimension is different, and there is heterogeneity in gender, major and institution type. The depth of participa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increment of non-cognitive ability. When the number of projects was 2, the improvement of non-cognitive ability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s and society.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Non-Cognitive Ability;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Student Engagement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日渐成为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创新驱动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提出了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备受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加深入的要求:传统的“听、说、读、写”等认知能力已不再足够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和职业需求,强调个体心理素质和行为特质的非认知能力逐渐成为个体发展及适应多元复杂社会的重要驱动力[1]。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表的报告《提升勇气、坚韧与毅力:21世纪成功的关键因素》(Promoting Grit, Tenacity, and Perseverance:Critical Factors for Success in the 21st Century)指出,非认知能力是21世纪人才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是否能够成功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新时代人才框架》(New Vision for Education: Foster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把人的社会性和情感教育置于应对新工业革命的高度。较多实证研究也已表明,非认知能力对个体教育发展、工作收入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社会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无论在顶层制度设计层面、高校人才培养层面还是学生个体诉求层面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已在我国高校大规模开展[2],成为了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项目[3]。既有大多数研究基于教育思辨角度,认为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4],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6],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7]。然而,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是否有提升作用、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需基于事实证据进行考量。鉴于此,本文将使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情调查”(Colleg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Survey, CIEES)数据,分析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非认知能力提供经验依据。

1 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并蔓延影响至教育领域,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建构的、累积的、目标指向、诊断的和反思的过程”[8],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与他人(教师、同伴等)的协作活动而实现自我的知识建构[9],不同于被动接受外部灌输的知识,而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10]。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创新训练项目通过吸引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同伴合作产出科研成果,在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训练项目主要针对技术需求或项目,在校内外创业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建立团队完成项目研发或后续在企业的产业化[11]。基于其运行模式可以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育实践,具有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在真实情景中学习、在实践共同体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

1.2 学生参与度理论

学生参与度理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完善和发展,由乔治·库于20世纪末正式提出。学生参与度理论主要包含两个内核:①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投入学习和其他与教育相关的社会活动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努力;②学校在资源分配、课程组织中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和服务的环境[12]。根据学生参与度理论,想要获得理想的教育产出,学生需主动付出时间和努力,学校应创造能让学生加深参与度的环境条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旨在为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提供平台,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13]基于学生参与度理论,学校应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及资源,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其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此类收获不仅应体现在大学生专业素养、知识技能等认知能力,更应体现在非认知能力方面。

2 研究设计

2.1 非认知能力的测量

非认知能力的意义与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有关非认知能力的测度方式也愈发丰富。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目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测量框架主要有表1所示的几种。

此外,Durlark等[19]使用社会情感技能、对自我和他人的态度、问题行为、情绪障碍等指标测度非认知能力;郑力[20]将学生非认知能力分为毅力(对长期目标的坚持性及热情)、创造性思维(能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情绪控制(控制负面情绪的能力)、社会性(朋友数量与质量)几个维度;杜屏等[21]从自我管理、负责人的决定、自我认知、关系维护技能以及社会认知五个维度编制了非认知能力的测量量表;雷万鹏和李贞义[22]结合CEPS数据,将非认知能力分为学习毅力、开放性、消极情绪性、交往能力和学校适应五个维度。尽管研究者对于非认知能力的维度及内容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大致相似,考虑到权威性与后续测量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大五人格的五维度作为非认知能力的测量框架。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和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处联合建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情调查”(CIEES)数据。该调查采取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由各合作高校指定的合作人员负责动员学生参加问卷调查[23]。依据甄别性问题对调查数据进行筛选和清洗,在剔除了变量中存在缺失值的样本数据后,最终得到11 055个有效样本。

2.3 变量设置与处理

2.3.1 被解释变量:非认知能力

本研究采用大五人格作为非认知能力的测量框架,从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思维开放性5个维度出发,全面测量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题项均使用从“完全不同意”(1分)到“完全同意”(6分)的六级计分选项,具体题项如表2所示。

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非认知能力的综合指数NCaScore,以反映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整体表现,计算步骤如下:

①标准差标准化:x*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原始数据,min(x)和max(x)分别为原始数据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②计算指标比重:yi为指标i的比重,n为指标数量

③计算指标信息熵:Ei为指标i的信息熵,yij为指标i中第j个观测值在所有观测值中的比重

④计算指标权重Wi

⑤计算非认知能力综合得分

2.3.2 解释变量

本文解释变量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情况,该变量运用CIESS问卷设置的题项“您主持或参与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数量”进行衡量,将连续等级变量(1=没有参与过,1项=2,2项=3,3项=4,4项及以上=5)转换为二分变量(参与过1项及其以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数量=1,没有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0),“参与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处理组,“未参与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控制组。

2.3.3 控制变量

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变量的独立性,提高研究的可靠性,本文基于常识判断和已有研究,将可能影响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因素分为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3类纳入匹配模型中。

个人层面。①性别。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女生与男生在非认知能力的不同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设置性别虚拟变量(男性=1,女性=0)[24-25]。②年级。我国的研究者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差异[26],高年级学生非认知能力普遍高于低年级学生[27],本研究将年级设置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共四个选项,从1-4进行赋值。③专业。人文社科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逻辑思维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个体的非认知能力水平[28-29],设置专业虚拟变量(人文社科=1,理工农医=0)。④生源地。非认知能力有集聚和传染性的特点,会受到地区性特征影响[30-31],有研究表明乡镇农村学生显著低于城区学生[32],本文将生源地设置为省会/直辖市市区、地级市市区、县级市或县城城区、乡镇、农村五项,从1-5进行赋值。⑤是否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面对不同资源稀释与竞争状况,存在不同家庭内部分工和父母参与情况,有学者从责任感视角探究了独生子女身份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33],本研究设置独生子女虚拟变量(是独生子女=1,不是独生子女=0)。⑥学习成绩。学业成就有利于促进非认知能力的提升[34],本文将学生成绩设置为成绩排名前25%、中上25%、中下25%、后25%4个水平,从1-4进行赋值。⑦学生干部经历。学生干部的身份与学生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35],本文将学生干部职位分为主席、副主席、部门负责人、一般成员、未担任5个水平,从1-5进行赋值。⑧双创学习时间。为排除非认知能力的变化是由选修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带来的,选择“双创学习时间”进行控制,从“很少”(1分)到“很多”(6分)六点计分。

家庭层面。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表明,父母和家庭环境对于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至关重要。[36-38]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水平纳入模型,父母受教育程度选择父母双方中的最高受教育水平,将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分别赋值为1-8; 家庭经济水平分为高收入水平、较高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较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五个选项,从1-5进行赋值。

学校层面。不同类型院校的科研氛围、创新文化氛围以及对创新训练项目的扶持力度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参加创新训练项目的积极性和非认知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将院校类型纳入模型之中(本科高校=1,高职院校=0)。

在有效样本中,参加创新训练项目学生的样本量为4 272,占比 38.64%;未参加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的样本量为6 783,占比61.36%。由表可知,参加创新训练项目和未参加创新训练项目的学生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独生子女、学习成绩、学生干部经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2.4 模型设定

在不考虑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的情况下,构建如下基准回归模型,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估计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

NCai=β0+β1Posti+β2Controli+εi(1)

其中,i表示每一个个体的观测值,被解释变量NCai为个体非认知能力,包括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NCaScorei)以及“大五人格”的5个维度:外向性(per1)、亲和性(per2)、责任感(per3)、情绪稳定性(per4)、思维开放性(per5),解释变量Posti为是否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Controli为控制变量;εi为随机误差项。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文通过计算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值(VIF)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表4给出了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值情况,可以发现变量中方差膨胀因子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3.09和1.45,均小于计量上的临界值5,因此可以认定本研究所选取的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1.45

3.2 基准回归结果: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表5显示的是式(1)的估计结果,在控制了个体层面、家庭层面与院校层面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参与创新创业项目项目使学生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提升了0.006个单位,且在0.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根据非认知能力的5个维度,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使学生的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思维开放性分别提升了0.027、0.030、0.042、0.026、0.052个单位,其中对外向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亲和性、尽责性在0.0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情绪稳定性在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思维开放性在0.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3.3 倾向值匹配

尽管传统的OLS回归考虑到混杂偏差的影响,控制了影响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影响非认知能力的因素,能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这一问题作出一般意义上的回答,但可能存在个体选择性偏差的问题,回归结果可能会出现有偏和不一致,因而无法进行因果推断。因此,本研究在OLS估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消减样本可能存在的“选择偏差”,更为精准地估计参加创新训练项目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

根据倾向值匹配的操作步骤,本研究经过Stata中“psestimate”命令检验,选择如下匹配变量:性别(gender)、年级(grade)、生源地(home)、参与双创学习的时间(time)、学生干部经历(leader1)、学习成绩(perf)、父母受教育程度(pedu)、院校类型(uytpe)。

3.3.1 匹配效果检验

根据平衡性假设检验结果(表6),使用1∶1最近邻方式进行匹配时,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均通过了检验,匹配后的协变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匹配后R2有所下降,样本满足平衡性假设。根据下表可以看出,匹配后各协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大幅下降,且标准化偏差均在10%以内,反映出匹配后协变量在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较小。

3.3.2 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非认知能力的平均处理效应

本研究以虚拟变量posti=(0,1)表示个体i是否参加创新训练项目(1=是,0=否),Posti为处理变量,反映了个体i是否得到了“处理”,将个体的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记为NCai。

基于此,实际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的“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T)为:

ATT=E(NCa1i-NCa0i|Posti=1)

实际未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的“非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U)为:

ATU=E(NCa1i-NCa0i|Posti=0)

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未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的“平均处理效应”(ATE) 为:

ATE=E(NCa1i-NCa0i)

运用1∶1近邻匹配法进行匹配后得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的平均处理效应ATT,即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学生非认知能力提升中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大可能地消除了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后,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思维开放性均有影响,其ATT值分别为1.0%、4.5%、4.0%、6.1%、4.7%、7.2%。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总体上提升了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对学生思维开放性的提升作用最大,对学生情绪稳定性的提升作用最小。

为验证研究估计结果是否具有稳健一致性,运用1∶3近邻匹配、半径匹配、核匹配进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各匹配方式估计结果大致相当,平均处理效应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变量的显著性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所采用的匹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基本稳健,支持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对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结论,反映出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将会导致学生非认知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对个体成长与发展产生影响。

3.3.3 倾向性得分匹配回归

倾向性得分匹配后对模型进行回归发现,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的影响效应为0.007,且在0.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结合平均处理效应与倾向性得分匹配的回归结果,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以影响思维开放性和尽责性为主,以影响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和亲和性为辅。

3.4 异质性分析

基准回归结果只能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影响非认知能力的均值效应,但无法识别对于不同学生群体其提升效应是否具有异质性特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实践,学生个体层面、学校层面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采用分样本回归的方法,进一步考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类型的学生之间的异质性,以期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与人才培养提出具体化、针对化的借鉴。

3.4.1 性别异质性

通过检验子样本回归系数的差异性可以发现,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性别异质性。回归结果表明,不管是男性学生还是女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均能显著影响非认知能力,但对男性学生(影响系数=0.009,SE=2.739)的提升效应略大于女性学生(影响系数=0.005,SE=1.715)。可能的原因是: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具有社会性的特点,男女固有的性别差异可能使其社会化过程中受到不同的社会期望、角色和限制,女性可能在创新创业领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障碍,男性则可能更倾向于在竞争和挑战中表现出更高的自信心和动机水平,因此男性通过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效果略高于女性。不过,既有研究认为,女性的尽责性、情绪稳定性高于男性,但自信水平低于男性,男女在非认知能力某一方面可以表现得更好,但非认知能力的综合表现可能差异不大[39],这也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一致。

3.4.2 专业异质性

回归结果表明,参与创业创业训练项目对于不同专业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存在异质性:对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来说,影响系数为0.008,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而对于理工农医专业学生来说其影响并不显著。一方面,人文社科类专业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知识存在根本性的差异,需要发展和运用的非认知能力也有所不同:人文社科类专业可能更注重沟通表达、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等非认知能力,在创新创业训练项中获得的提升也相对较多,而理工农医类专业可能更注重实验设计、问题解决能力、技术应用等,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获得的非认知能力提升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人文社科类学生学业压力相对而言较小,能够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学生参与度理论,投入越多越容易获得理想的教育产出,对于非认知能力提升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3.4.3 院校异质性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分为本科层次教育和专科(高职高专)层次教育,从不同院校类型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后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提升0.009个单位,但并不显著;本科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后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提高0.006个单位,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院校层面的差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两类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本科高校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职院校更注重职业技能培养,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上有所侧重,进而影响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效果;二是从学生参与度视角出发,高校所提供的资源对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至关重要,充足的资源支持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有利于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发展非认知能力,本科高校通常具备更多的资源,能够提供更好的科研项目、更充裕的资金支持、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以及专业领域的导师指导,而高职院校可能相对有限。

4 进一步讨论: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对于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于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参与深度是否与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程度有关,构建如下回归模型,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估计参与数量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式(2)中解释变量Counti为个体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数量,为连续等级变量(1=没有参与过,1项=2,2项=3,3项=4,4项及以上=5):

NCai=β0+β1Counti+β2Controli+εi(2)

根据回归结果,每多参加1个单位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非认知能力综合水平将提升0.004个单位,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而参与深度对于不同维度的非认知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每多参加1个单位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的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思维开放性将分别提升0.004、0.019、0.014、0.023、0.012、0.035个标准单位,其中对于情绪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向性在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亲和性在0.0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尽责性和开放性在0.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样的结果可能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参与更多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经验积累的机会,通过多次参与,学生对于项目流程更为熟悉,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为丰富,因而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开放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均有所提升;其次,参与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团队成员,多样性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灵活性和外向性;最后,通过参与更多的项目,学生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并通过反思和改进来提升自己,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信心以及尽责性的提升有所帮助。

针对式(2),本研究将“未参与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设置为基准组,Count的每一项都以虚拟变量形式表现,进一步探究参与项目数量不同对非认知能力带来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数量为2时,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的提升最高且最为显著,且在外向性、尽责性、思维开放性3个维度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数量为1时,在亲和性维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当参与项目数量为3项及以上时,在思维开放性维度存在显著影响。

参与数量的提升能够使学生获得经验积累与巩固,使学生在多样性的体验中不断反思与改进,促进非认知能力的提升。但过多参与使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参与过多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会分散其注意力,导致负担加重,感到疲惫和焦虑,无法专注于项目的细节,缺乏深度参与与反思,降低了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效果。

5 结论、启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后证实,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非认知能力。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在最大可能地消除了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后,根据回归结果,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使学生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数显著提升了0.007个单位。结合各维度的平均处理效应,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学生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思维开放性均有影响,其ATT值分别为4.5%、4.0%、6.1%、4.7%、7.2%。总体而言,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总体上提升了学生的非认知能力,以影响思维开放性和尽责性为主,以影响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和亲和性为辅。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确定了“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鼓励创新、培养能力、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 要求高校强调训练过程而非项目成果[40],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具有主动性、情境性、实践性、合作性、反思性等特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常要求学生提出创新的理念,通过团队合作与交流,将想法付诸实践,主动解决各种挑战和问题。一方面,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可以促使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度;另一方面,在团队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专业背景与思维方式,多元化观点的碰撞在提升学生沟通协作能力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近年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包括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考核、年会推优等多个审核环节[41],程序化的流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规划能力,培养学生对科研、对他人的责任感。除此以外,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失败和挫折,这种经历能够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乐观态度和性格韧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反思过程使学生明确完善自我的路径和方向,提升对自我的责任感。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存在性别、专业、院校异质性。针对微观主体的差异性,本研究从性别、专业以及院校3个方面展开异质性分析。性别异质性方面,对于男性和女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均能显著影响非认知能力,但对男性学生的提升效应略大于女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社会隐性的性别偏见以及男女固有的性别差异导致的。专业异质性方面,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使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显著提升了0.008个单位,但对于理工农医专业学生来说其影响并不显著。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两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知识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发展和运用的非认知能力也有所不同:其次,受到课程与科研压力影响,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可能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上有更高的投入度,有利于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与收益。院校异质性方面,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使本科高校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显著提升了0.006个单位,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两类高校培养目标不同以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相关资源存在差异所致。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参与深度在一定水平上会影响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参与项目数量为2时对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最显著。根据回归结果,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深度与学生非认知能力综合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每多参加1个单位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综合水平将提升0.004个单位,除情绪稳定性外,其他各维度均收到了显著影响。这是由于参与更多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与经验积累的机会,使其在多样性的体验中达成持续学习与成长的目的,提升了其非认知能力。进一步探究参与项目数量不同对非认知能力带来的影响发现,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数量为2时,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最高且最为显著。这也表明,应当适度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过多参与会降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效果。

5.2 管理启示

首先,学生层面,应当积极、适度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注重参与投入与质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注重的不是项目本身的成果,而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增进知识与提高综合能力来实现学生自由而个性的发展,研究结果也表明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能够带来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增值。因此,为了实现个体更好的发展,提高社会竞争力,学生要认识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升能力、塑造人格的价值,主动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但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应当关注自身对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投入度与参与质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于非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师层面,应当充分认识自身的育人使命以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育人价值,加强项目指导,协助学生获取实践机会,提供创新创业资源与培训。此外,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定期评估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的表现,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发展方向,深入理解并运用所获得的能力。此外,还需要为教师群体构建有力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激励机制,对教师的项目指导工作给予制度上的奖励与认可,例如将指导工作纳入职称晋升条件,在经费投放、核算工作绩效时,加大项目指导工作的权重系数,激发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新训练项目的热情。

第三,高校层面,应当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扩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差异化指导。基于学生参与度理论,要想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为学生提供的资源与服务至关重要。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方式上侧重于目标管理,教学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更注重项目的申报和终期评审,对项目过程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不够[42]。高校应当以大学生能力培养提升为导向,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师资、资金、平台等方面的支持,扩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提升存在异质性,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和支持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最后,社会层面,应当引强扶弱, 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平台。与高等教育整体布局和按高校类别和省配置资源的制度相对应, 我国创新创业资源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研究型大学[43],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在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之间存在非认知能力增值的差异。因此在广泛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扩大项目总量的同时, 还应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上向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推动区域、校际之间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协调发展,使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都能够得到能力发展。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11 055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与程度。研究结论揭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育人价值,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证依据,但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没有关注到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特征对于非认知能力的不同影响,如项目周期、投入时间、生师互动、同辈互动、学校支持等指标;其次,并未探究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于学生非认知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后续研究可以聚焦于作用机制的讨论,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具体和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荀斐斐,朱平.科研参与对本科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14万样本的混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1):84-95.

[2] 刘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4,32(2):52-54.

[3] 俞林伟,施露静,周恩红.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89-93.

[4] 任玉成,谷天天,李俊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探索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39-40.

[5] 张建安.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J].榆林学院学报,2021,31(6):107-110.

[6] 李天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8):197-198.

[7] 刘彬.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受益度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8):60-64.

[8] 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56-59,33.

[9] 李正,林凤.论本科生科研的若干理论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112-118.

[10] 魏锡山.研究性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成功实践[J].天津教育, 2001(Z1): 11-13.

[11] 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24.

[12] KUH G D.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J].New Direc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009, 141:5-21.

[13] 郭卉,韩婷,余秀平等.理工科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收获的探索性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的个案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59-66.

[14] GOLDBERG L.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59: 1216-1229.

[15] GOLDBERG L.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rs for the Big Five factor structure [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2, 4: 26-42.

[16] DRAGO F. Self-esteem and earnings[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11(3):480-488.

[17] FARRINGTON C A, RODERICK M, ALLENSWORTH E, et al. Teaching adolescents to become leaners:the role of noncognitive factors in shaping school performance: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R/O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nsortium on Chicago School Research, 2012.

[18] 乔治·库,金红昊.非认知能力:培养面向21世纪的核心胜任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3):2-12,187.

[19] DURLARK J A,WEISSBERG R P,DYMNICKI A B,et al.The impact of enhancing students’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universal interventions[J].Child Decelopment, 2011,82(1):405-432.

[20] 郑力.班级规模会影响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吗?——一个基于CEPS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20(1):87-96.

[21] 杜屏,张世娇,张雅楠.父母工资收入对小学生非认知技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教育经济评论,2018,3(2):81-99.

[22] 雷万鹏,李贞义.非认知能力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CEPS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0(6):154-163.

[23] 孙俊华,李慧慧,金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研究——基于CIEES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经济评论,2023,8(1):112-128.

[24] FISCHER F, SCHULT J, HELL B. Sex differences in secondary school success: why female students perform better [J].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013, 28(2): 529-43.

[25] 梁文艳,周晔馨.为何巾帼胜须眉?非认知能力与大学生在校表现的性别差距[J].经济学报,2023,10(1):344-374.

[26] 杨丽珠. 中国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培养研究三十年[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1):9-14

[27] 苟斐斐,朱平.科研参与对本科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14万样本的混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1):84-95.

[28] 苟斐斐,朱平,张雯婷.跨学科学习能促进非认知能力发展吗?——基于14万份本科生样本的实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3):87-95.

[29] 刘龙雾,程俊.本科新生非认知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98-106.

[30] 张要要.教师支持能否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23,39(3):75-85.

[31] 郑磊,祁翔.学前教育经历与城乡学生的多维非认知能力差距[J].学前教育研究,2020(11):43-57.

[32] 曹连喆,方晨晨. 家庭背景、非认知能力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4): 5-9.

[33] 韩雷,钟静芙.独生子女身份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父母参与、家庭内部分工与子女尽责性特质[J].中国经济问题,2023(1):123-136.

[34] LU F,ERSON M L. Peer effects in microenvironments: the benefits of homogeneous classroom groups[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14, 33(1): 91-122.

[35] LISHA LIU, LIANGYUAN XU, XIAOLI HE,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caregivers’ and children’s characteristics with children’s social preference and being a class leader in China[J]. Social Development, 2019, 28(3): 689-707.

[36] LIU A. Non-Cognitive skills and the growing achievement gap[J].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020, 69: 100546.

[37] 韩仁生, 闫俊梅.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学业效能感,成就归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J]. 教育科学, 2013, 29(3):62-66.

[38] 李丽,赵文龙. 家庭背景、文化资本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J]. 东岳论丛, 2017, 38(4): 142-150.

[39] 雷万鹏,李贞义.非认知能力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CEPS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0(6):154-163.

[40] 刘财勇,刘柏森,吕德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质量管理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5):12-13

[41] 王雁,黄景荣,钟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过程及质量管理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2):43-46.

[42] 柴莹,肖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模式的构建——基于项目管理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8(2):70-73.

[43] 刘继安,高众.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情况、问题与对策——基于2012-2017年“国创计划”项目信息的计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