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12月—2024年2月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标准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观察组的各项炎症指标(护理后)更低;观察组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护理后)更高;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加快症状的缓解、炎症的消退,促进身体良好恢复。
关键词:标准化综合性护理干预,肺部感染,护理效果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20.058
0 引 言
肺部感染发生后,可以采取多种治疗手段,有效控制感染,减轻咳嗽、咳痰症状。根据感染类型,使用抗菌或抗病毒治疗药物,将体内病原体清除,防止病情持续发展[1]。结合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状态,应用支持疗法,并进行吸氧治疗,恢复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和代谢稳定,维持正常、平稳的呼吸状态。肺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各项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改善身体状况、防控风险因素的作用,进而加快病情恢复[2]。肺部感染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常规护理,主要侧重于病情监测、合理用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患者的病情、体质、情绪状态,均会影响护理效果。实施护理干预时,既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应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供标准化、综合性的护理服务,能够促进病情快速恢复,并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 0 22年12月—2024年2月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男/女=11/14,年龄38~92岁,平均(53.19±7.44)岁;BMI 18~26 kg/m2,平均(22.94±3.30)kg/m2。对照组:男/ 女=12/13,年龄40~91岁,平均(53.40±6.39)岁;BMI 18~27 kg/m2,平均(22.68±3.22)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1)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精神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药物治疗期间,遵医嘱要求按时、按量用药,监测患者用药后的症状、体征变化。加强卫生管理,病房环境内严格进行清洁、消毒,净化室内空气,经常对床铺、衣物进行更换。清洁患者的口腔、鼻腔,并进行排痰护理。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可以降低患者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风险。向患者说明日常休息、活动的相关要求,让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关注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应保障营养、热量的充足摄取。
1.2.2 观察组实施标准化综合性护理干预
(1)健康教育。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进行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方案,说明各种药物在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预期疗效,并将药物治疗风险告知患者。解释说明环境、饮食、作息习惯与肺部感染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生活环境的改善、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对于促进病情康复的影响,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并可以理性面对自身疾病,保持平和的心态。护理人员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更容易理解。制作宣教视频,可以将疾病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于动画中,能够在视频中直观地展示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而引导患者认真遵医嘱,同时可以锻炼和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2)肺康复训练。在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康复训练中,有吸烟习惯者需要戒烟,防止呼吸道黏膜组织受到刺激、损伤。建议患者食用高蛋白、高能量、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让患者以良好的身体状态接受肺康复训练。指导患者通过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锻炼呼吸肌功能,能够降低呼吸功耗和改善通气。配合以卧位康复操,应用抗阻呼吸器进行训练,根据患者的吸气肌耐力水平,对抗阻呼吸器的弹簧阻力进行调整。随着患者吸气肌耐力的增强,逐渐增加阻力。在横膈肌阻力训练中,向患者的腹部施加1~2 kg的压力,缓慢进行深呼吸,指导患者正确运用横膈肌。在拉伸运动中,患者在吸气时抬起上半身,呼气时躺平。在桥式运动中,患者在吸气时抬起臀部,呼气时躺平。在空中踏车训练中,患者做空踩自行车动作的同时,缓慢、匀速地进行呼吸。在病情明显好转后,患者可以进行功能性活动和体能训练,选择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
1.3 观察指标
(1)病情恢复时间:记录肺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和住院时间。(2)炎症指标:检测CRP、PCT、IL-6等炎症指标,护理后各项指标的降低,表明炎症反应的减轻。(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治疗依从性:评价标准:优,良,差。(5)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标准:优,良,差。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由t 值检验,计数资料用n (%) 表示,由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情恢复时间
观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恢复时间更短,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WBC、LY、NE等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的W B C、LY、N E更低,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 CRP、PCT、IL-6
护理后,观察组的CRP、PCT、IL-6更低,P﹤0.05,详细数据见表3。
2.4 生活质量
护理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由(56.76±5.24)分提升至(78 . 41±4 .9 7)分,P﹤0 . 0 5。护理后,对照组的SF-36评分由(56 .93±6 .18)分提升至(72.55±5.24)分,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
2.5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68.00%,观察组更高,χ2=4.878,P =0.027。
2.6 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00%(优12例,良11例,差2例),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4.00%(优8例,良8例,差9例),观察组更高,χ2=5.711,P =0.017。
3 讨 论
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多发于机体免疫功能差的人群。多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均会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后,发生感染与定植,进而破坏呼吸道黏膜组织形成破坏[4]。由于炎症反应的产生与加重,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疾病的持续发展过程中,炎性细胞浸润范围的扩大,会促使炎症反应在全身扩散,患者全身的多个器官和系统均会受到损伤,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肺部感染相关症状发作时,患者有着明显的不适感,进而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情况,并会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5]。
肺部感染发生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并密切关注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应该给予其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进而更好地缓解症状,促进肺功能的良好恢复[6]。在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标准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患者的身心状态、护理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理性看待自身疾病,对于各种治疗、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有着正确的认知,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肺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锻炼呼吸肌力量,促进呼吸功能的良好恢复[7]。
综上所述,肺部感染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加快症状的缓解、炎症的消退,促进身体良好恢复。
参考文献
[1]赵笑颜,白黎,王小西.基于FASTHUG的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症状缓解和APACHE Ⅱ评分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21):3260-3265.
[2]荀子雪,胡大玲.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院内综合护理策略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J ]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2):1-4.
[3]赵红英,蔡佳萍.综合护理在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1):202-204.
[4]李善兰,高树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综合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4):143-144.
[5]黎淑琴,梁泳儿,刘碧玉,等.基于多学科协作下的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肺部感染的应用价值[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1):73-76.
[6]韩云,温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3):193-196.
[7]赵亚玲.总结分析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护理中开展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护理质量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350-351.
作者简介
高超,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肺部感染患者护理。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