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在心胸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4-11-09 00:00:00王丽
中国标准化 2024年20期

摘 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在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的实习护生56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护理带教组(28名)实施常规护理带教,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28名)实施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带教4周后,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的心胸血管外科护理理论考试分数、护理操作技能考试分数、护理评估和诊断能力评分、护士综合素质能力评分、护理带教参与积极性、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护理带教满意率,均高于传统护理带教组(P<0.05)。结论:在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好。

关键词: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标准化,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20.062

0 引 言

心胸血管外科的护理工作具有精细化、专业化的特点,护理不当,容易增加麻醉、围术期创伤、并发症等风险,需要提高对心胸血管外科的护理质量的重视[1]。目前,心胸血管外科的护理人才比较缺乏。对于实习护生而言,进行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是有效的锻炼机会,也是培养心胸血管外科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2]。实施良好的护理带教模式,指导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带教目的[3]。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是临床应用非常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可指导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在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的实习护生56名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护理带教组和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各28名。传统护理带教组:男4名,女24名,年龄范围18~24岁,均值(22.41±1.28)岁。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男3名,女25名,年龄范围18~24岁,均值(22.79±1.41)岁。

1.2 方法

传统护理带教组采取常规教学。每周一、三、五进行理论教学,周二和周四统一进行护理操作练习,主要方式为带教老师教,实习护生学习。

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带教前三天。了解心胸血管外科的护理层面的相关制度,组织了解科室环境、平时的护理工作,熟悉科室物品的摆放及管理,了解医疗用品的具体管理路径,掌握护理带教安排计划。

(2)带教第1~2周。重点在于学习心胸血管外科的护理理论知识,同时实施护理技能实践训练。其中每周的周一、三、五安排进行理论学习。每周的周二和周四进行护理带教实践教学。实施情景模拟带教,主要根据本周的护理理论知识,以典型的心胸血管外科疾病患者为基础,构建情境剧本,选取合适的标准化病人,开展情景模拟教学。

(3)带教第3~4周。实施护理带教实践教学,以护理查房等模式进行,由实习护生直接与患者接触,实施护理操作,锻炼护理沟通技能。

(4)教学后阶段。针对实习护生在护理带教过程中的表现,加以分析和评估,给予中肯的建议,鼓励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解决薄弱环节,对于掌握不足的技术方面可以实施一对一带教,使学生充分掌握技能。

1.3 评价指标

(1)比较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理评估和诊断能力、护士综合素质能力、护理带教参与积极性、护患沟通能力、护士核心能力评分,均采用问卷星设计自制量表,最高设置100分,分值越高,代表以上指标越佳。

(2)教学满意率。向护生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 ±s)为计量方式,予以t检验,n (%)为计数方式,予以χ2检验。P﹤0.05,表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对比

带教4周后,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考试分数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两组护理评估和诊断能力、护士综合素质能力对比

带教4周后,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的护理评估和诊断能力、护士综合素质能力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 两组护理带教参与积极性、护患沟通能力对比

带教4周后,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的护理带教参与积极性、护患沟通能力评分均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3。

2.4 两组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比较

带教4周后,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的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4。

2.5 两组临床护理带教满意率比较

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组教学满意率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5。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护理带教是培养心胸血管外科护理专业人才的有效措施[4]。但常规的护理带教模式对实践层面的带教不够充分,且教学模式缺乏标准化,难以取得良好的带教效果[5]。且在常规模式下,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容易影响学习效率[6]。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在临床上应用,其以标准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实施教学,具有循序渐进。因此,本文分析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在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各考核指标水平均高于传统护理带教组(P﹤0.05)。这表明,在心胸血管外科,实施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效果更好。这是因为,护理带教前首先要及时了解参与本次护理带教实习生的水平状况,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优势,明确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的要点。护理带教中,除了充分重视护理理论的学习外,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选取标准化病人,充分利用情景模拟的优势,帮助实习护生掌握操作技能,并开展护理查房课程,提供与患者充分接触的实践机会,让实习护生有兴趣学习,并真正有机会参与心胸血管外科护理工作,利用所学的知识,锻炼护理操作技能,提高各项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心胸血管外科护理教学活动中,建议实施标准化护理实践教学模式,以获得更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美浓,龙小芳,黄师菊,等.标准化病人介导的案例教学法在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训练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23,22(8):70-75.

[2]李亚琴,董新寨,潘博,等.三维重建技术在心胸外科新入职护士临床教学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398-400.

[3]范灵敏,龚月香,顾玉英.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生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20 23,30(5):164-167.

[4]申登华.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胸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3):115.

[5]郑煜芬.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胸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206-207.

[6]潘丹丹.品管圈教学模式对心胸外科护理质量和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5):165-167.

作者简介

王丽,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心胸血管外科护理带教。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