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8例(2022年1月—2024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并调查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结果:护理前,组间营养状态及心理状态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营养状态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同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围术期护理期间,以标准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调节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心理护理,食管癌,心理状态,满意度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20.061
0 引 言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一旦确诊癌变,早期手术切除癌变组织具有必要性,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1]。食管癌进展期间会影响患者进食能力,甚至引起营养不良,机体无法补充能量,免疫功能差,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临床常规护理以体征管理为主,对患者情绪状态及营养状态关注点不高,所实施的护理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化护理的标准化要求[2]。标准化护理关注患者的营养状态及体征变化,在标准化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促进患者依从治疗的同时,满足其营养需求,并规避护理期间的纠纷事件。基于此,本文针对食管癌患者,探索围术期标准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以食管癌根治术干预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n = 4 4 例),男2 3 例、女21例,年龄51~71岁,均值(6 0 . 5 8±6 .1 2)岁,体质量2 2 ~2 5(23.87±1.65)kg/m2,食管癌位置:食管上侧17例、食管中位15例、食管下侧12例。观察组(n =44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50~71岁,均值(60.43±6.21)岁,体质量23~25(23.64±1.71)kg/m2,食管癌位置:食管上侧15例、食管中位16例、食管下侧13例。两组病患常规资料无过大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1)实验室及病理诊断原发性食管癌;(2)术前并未采取其他治疗;(3)思维能力正常;(4)患者签署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1)原发性恶性肿瘤;(2)术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3)免疫系统及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患者进入医院后,向其宣教手术准确的要求,评估患者是否完善手术准备,将患者转运到手术室。等待术后,向患者说明术后防护要求,分析预期达到的手术效果,并制定术后饮食计划,若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无法耐受,按医嘱为患者使用镇痛药物,使患者术后尽量保持舒适性。
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标准化护理队伍。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分析过往护理工作不规范、不具体的情况,建立标准化护理方案,所有护士经培训及考核后上岗。
(2)标准化护理实施。1)认知护理。多数患者年龄大,对食管癌认知有限,缺乏疾病基础认知。护理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宣教食管癌专业知识,强调手术要点及治疗效果。在术前,让患者严格禁食、禁水,术前6 h禁食,4 h禁水,在沟通期间,告知患者不必过于紧张,全程配合治疗往往能达到预期效果。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舒适环境,调整室内温度、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5%~65%,术前每天通风2~3次,每次15 min,减少室内细菌量。术前多休息,若患者无法正常饮食,按医嘱为患者注射标准剂量营养物质。3)术后护理。术后疼痛比较强烈,护士操作应尽量轻柔,以免引起伤口疼痛感。术后1 h查房1次,评估患者面色及疼痛程度,若患者轻微疼痛,以视频及音乐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对心理刺激。若患者疼痛刺激,面色苍白,表情扭曲,遵医嘱让患者口服镇痛药物。术后2 h为患者翻身1次,叩背时按压切口,促使痰液及凝血块咳出,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术后3 d内,为患者注射营养物质。术后4~7d,让患者每天分次食用1000 mL鱼汤、牛奶,根据患者胃肠吸收能力,最高增加1500 mL。
(3)心理护理。该护理模式贯穿患者护理各个阶段,向患者介绍主刀医生的能力及仪器设备先进程度,讲解过往成功治疗的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指导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使患者多关心患者,使患者有直面手术的勇气。等待术后苏醒,向患者说明手术情况,让患者认识到手术效果较好,提升患者的健康信念。若术后疼痛对患者心理产生刺激,让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分享有趣的故事,吸引患者注意力,以免其疼痛加重。等待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后,指导其适当运动,通过运动让患者感受到机体恢复,从而有更加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以SAS及SDS量表在护理前后分别调查,焦虑及抑郁分值低则表示心理状态良好[3]。
(2)满意度:拟定符合手术要求的调查量表,指标为高度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3)营养状态:营养评估指标为前白蛋白、白蛋白。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2.0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标准差±s 表示,检验值t ,计数资料概率%表示,检验值χ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组间SAS及SDS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相比对照组高(P﹤0. 05),详细数据见表2。
2.3 组间护理前后营养状态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3。
3 讨 论
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态普遍差,手术让患者再次受到创伤,其术后康复时间延长,患者对手术普遍担心,在围术期会出现焦虑及抑郁负面情绪,如何改善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营养状态是关注的重点[4]。食管癌围术期重点在于稳定患者体征,并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临床研究中,心理护理成为现代医学护理的重点,其目的是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认知疾病对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术后积极鼓励患者疏导情绪,以免心理刺激影响其躯体功能,促进其术后康复[5]。临床常规护理内容单一,按常规程序实施术前及术后护理,但此类护理模式的局限性已经凸显,实施标准化护理具有必要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将标准化护理及心理护理联合,术前术后整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健康宣教多种内容,提升患者免疫力与抵抗力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围术期风险[6],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标准化护理中的饮食护理为患者补充营养,观察组护理后的营养状态比对照组更好。心理护理贯穿围术期始终,观察组SAS及SDS评分相比对照组低,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稳定。观察组经护理后,对护理工作比较满意。有研究发现[7],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及自身情况,恐惧及焦虑均会影响患者的进食能力,甚至远期康复状态差,而实施心理护理可降低风险因素,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综上所述,针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非常必要。标准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完善了护理流程,从身心角度实施全面护理,提升患者营养水平的同时,减轻其心理负担.该护理模式安全可靠,受到患者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爱荣,崔苗.标准化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J].智慧健康,2022,8(35):234-237.
[2]王莹.围术期舒适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20):2555-2557.
[3]丁思艳,薛景,孟颖,等.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控制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19):164-166+198.
[4]牛全珍.细节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管栓塞发生的影响[ J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187-2189.
[5]陶海燕.食管癌围术期护理中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免管免禁法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2):2140-2141.
[6]李翠翠,战玉芳,朱丽娜,等.围术期舒适化护理减轻食管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2):14-17.
[7]张瑞利,吴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1,34(1):80-82.
作者简介
熊洁,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食管癌护理。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