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在推动行业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探析

2024-11-09 00:00:00赵易濂张磊陈勇锦王毅
中国标准化 2024年20期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市场化的推进,团体标准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推进标准化工作,全文概述了团体标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深入探讨了团体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和面临的挑战,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团体标准如何引领行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了加强团体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团体标准,技术创新,产业竞争力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20.016

0 引 言

团体标准是由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等团体组织制定的[1],用于规范行业内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为扎实推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团体标准在特定的行业或领域,起到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推动行业发展等关键作用。随着全球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各行业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团体标准在特定的行业或领域中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显著。

1 团体标准的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八条指出:“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经营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制定团体标准,应当遵循开放、透明、公平的原则,保证各参与主体获取相关信息,反映各参与主体的共同需求,并应当组织对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实验、论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团体标准的制定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2]” 团体标准根据制定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业标准、团体协会标准和企业联盟标准等。团体标准因通常针对的是特定行业或领域,故具有灵活性、快速响应和针对性强的特点,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需求。

2 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挑战

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包括需求调研、起草、审查、批准和发布等多个阶段。标准研制过程中,在符合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标准起草组应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行业现状、技术进步等因素,保证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团体标准的制定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标准之间的协调问题、标准的更新和维护等。

3 团体标准的作用与价值

(1)促进技术创新:团体标准在符合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明确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为企业明确了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方向。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根据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团体标准的要求一般高于现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1],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按高标准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2)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制定和执行团体标准,有效补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空白,企业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团体标准还能够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3)推动专利融入标准:技术标准伴随专利技术的融入,专利作为科技创新成果重要载体,与标准结合,能够极大地提高标准科技含量,引导更广泛地采用团体标准,更好地完善了科技成果标准转化机制,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

(4)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执行团体标准,实现世界互联互通和开展商业交流的技术语言,对标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技术要求,助力中国的标准化工作以更高要求对外开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3]。

4 案例研究

为贯彻落实《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关于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通知》,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研制“浙江制造”团体标准,重点支持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学(协)会、技术机构等组建联合体,共同研制符合产业链协同发展需要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品字标”等企业牵头研制“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助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进一步提升“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和实施成效。

乘用车防滑链主要安装在乘用车的轮胎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近三年我国乘用车销售每年平均增长7%以上。尽管乘用车防滑链市场规模快速发展,但市场竞争仍然较为激烈,产品价格竞争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上,产品种类单一,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高,有待加强,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较弱。目前,防滑链行业中已有部分企业在拉丝工艺采用钢丝刷、砂皮带等设备代替酸洗工艺去锈。以前酸洗工艺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要按照环保要求处置,处置费用比较高。防滑链表面浸漆工序也用抛丸设备替代了酸洗磷化工艺。以上2种工艺的改善不仅把污染物前移,去锈产生的氧化皮可回收利用,而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达到环保、安全等生产制造要求。

汽车防滑链行业标准QC/ T 1057—2017性能要求比较少,不太满足现有的行业需求。国外标准ONORM V 5117-2004应用于汽车防滑链,相对的过渡链破断力和硬度要求较高,绝大部分厂家的汽车防滑链无法满足此项标准要求。2020年11月18日,由浙江浦江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乘用车防滑链》“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正式发布,2020年12月1日该项标准正式实施。

浙江浦江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88年,是一家专注于防滑链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公司荣获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等荣誉,现有发明专利8个、实用新型专利48个、外观专利12个,包括已公开专利共160余个,并在马德里的32个成员国商标协会注册。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通过了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奥地利ON-NORM V5117/V5119、欧盟EN16662-1和“GS”安全认证。

《乘用车防滑链》“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主要以QC/T 1057—2017《汽车防滑链》为基础,通过广泛调研,并按各客户、消费者的要求进行编制,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体现了本产品的先进性,也符合“品字标”团体标准“对标国际”的研制理念和“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定位要求。

以浙江浦江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研制的《乘用车防滑链》“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技术要求有外观、规格尺寸及偏差、过渡链破断力、扣珠与钢丝绳的咬合力、过渡链表面硬度、渗碳层厚度、镀锌层厚度、盐雾测试和对安装后凸出轮胎侧表面等主要多项技术要求。该标准对比国外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内某高端客户的核心技术要求,对核心技术指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高乘用车防滑链产品的可靠性能和耐用性能,对于提升国内乘用车防滑链产品质量水平具有引领作用,促进乘用车防滑链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该标准中的大部分指标优于国内高端客户的要求,从可靠性能上全面提升使用效果,从耐用性能上提高了产品的寿命,对于提升乘用车防滑链的品质、增加出口创汇、拉动国内产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乘用车防滑链》“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阐明了乘用车防滑链的行业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该标准在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过程中的技术情况和该标准的制定意义。通过案例分析,浙江省省委省政府通过开展“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研制和实施工作,实现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充分说明团体标准的发布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团体标准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行业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团体标准,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者应充分参与和意见表达,加强标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加强团体标准的监管和重视,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标准充分协调与衔接,提升团体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3)构建和完善团体标准评估和更新机制,保证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实用性。

(4)加强团体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团体标准在行业和市场中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团体标准规范行业按高标准生产、经营,对于引领行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团体标准百问百答[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8:8-12.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Z].2018.

[3]索伦高娃,宋鑫,朱晓春,等.我国团体标准发展概况及培育与创新[J].中国标准化,2016(9):63-65.

作者简介

赵易濂,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质量奖。

张磊,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质量奖。

陈勇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质量奖。

王毅,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质量奖。

(责任编辑:张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