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英雄”出处,三国·魏时期的刘劭在其著作《人物志》第八篇《英雄》中写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既“英”且“雄”,二者结合是为英雄。翻看课本中的英雄人物故事,他们舍生取义、坚韧不拔的品质触动人心。合上课本,我们对这两个字也有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在生死面前,敢于踏出一步的人!英雄是在危难之时,敢于迈出一步的人!
纵观小学语文课本,有太多的英雄人物,他们熠熠生辉,引领着我们成长。英雄似星火,照亮来时的道路;英雄如旗帜,指引前行的脚步。
重读课本中的英雄,你会发现,他们依旧是那么鲜活,依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再读英雄的故事,经久不衰的文字里,集聚着力量、品质、信念!
——卫懿萱《寻》
在我看来,英雄并不只是高高在上的人物,还包括那些拥有伟大和无私奉献之心的普通人。在战争年代,英雄是英勇无畏、流血elMlJU33puWnZmzz3ugwx75i8xp9hvK9yMBzX/67PMw=牺牲的战士。在和平年代,英雄则可能是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英雄是那些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愿意为了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去付出的人。
——杨歆怡《烈火金刚邱少云》
所谓英雄,不过是披了战甲的普通人。例如刘胡兰,她牺牲时正值青春年少,却已坚决走上革命的道路;她不曾退缩,在革命的道路上踏下坚定的一步,留下“怕死不当共产党”的豪言壮语。战场非杀场,梅兰芳的舞台就是他的战场,他的胡子就是他反抗日军的利刃;鲁迅的书页就是他的战场,他的笔锋就是他唤醒国人的尖刀。所谓英雄,就是治愈母亲伤口的人,浑身弹孔仍然抱紧红旗的人。
——孙靖烨《畹华之志,吾辈担当》
英雄,不一定要在闪亮的聚光灯下!英雄,是一种永不褪色的精神。他们有满腔的热血、艰辛的汗水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烈日下建设安家之所的建筑工人、晨雾中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风雨里指挥交通的交警……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凸显自己的不凡,在每个需要英雄的时刻,能如及时雨一般出现的人,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施语荧《舞台上的英雄》
关于英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是坚定的信念?还是无私的奉献?是,但又不全是。平凡、伟大,看似违和的两个词语却可以同时出现在英雄的身上。英雄是本领高强的勇武之人,也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英雄,是一个“复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