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暗藏玄机的保底费与签约费

2024-11-09 00:00:00童其君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4年10期

湖北省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张涵、王鑫、李燕没想到,因为想兼职挣钱,最后与公司闹上了仲裁庭。2023年4月,她们陆续与武汉起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起飞传媒)签约,成了该公司的主播。合同约定,双方发生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将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直播一个多月后,3人向公司索要保底薪酬时吃了闭门羹。她们感觉不对劲,便向公司提出解约。双方沟通未果,起飞传媒向武汉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每人支付7万元违约金、5000元律师费以及全部仲裁费用。今年7月,双方才达成和解。

近年来,主播行业兴起,低门槛、自由度高,让一些大学生趋之若鹜。然而,一些公司约定的这些保底费、签约费暗藏玄机,一些大学生兼职做主播,一不小心就会踩进签约坑。

放长线——5000元保底费吸引大学生签约;钓大鱼——门槛一道道,想拿保底不容易、协商解约遭遇高额索赔、“给你签约费,可能是为了收解约费”,这就是一些公司坑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签约主播的常用套路。

所谓“保底费”,即公司在一定期限内保证主播至少可以获得的固定收入;“签约费”则是公司为吸引主播签订独家合作协议而支付的一次性费用。从表面看,这确实很诱人,似乎为大学生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然而,少部分公司利用模糊或不明确的合同条款,将“保底费”与主播完成特定直播任务挂钩(如规定每日直播时长、观众数量、打赏金额等),使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达到领取保底费的标准。同时,签约费的支付与退还机制也会存在猫腻。如,公司以培训、包装、租房等名义预先支付高额签约费,之后在解约时以各种理由要求主播退还大部分甚至全部款项。也许坑人者掐准了“大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很重,白天几乎很难有大量时间直播,只能晚上直播,这必然会影响第二天上课,很难长期坚持”的短板。

保底费、签约费暗藏玄机,我们要让大学生们睁大眼睛,让他们看到,想通过兼职当主播赚生活费绝非易事,不要被一些公司开出的诱人薪资所迷惑。大学生们要看清其保底费、签约费暗藏玄机的行为本质,果断拒绝诱惑,并通过合法渠道进行举报。

文化公司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必需遵循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规则。任何一家公司都要诚实经营,不能坑蒙拐骗。

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都会有加倍的赏赐。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暗藏玄机的保底费、签约费行为的打击、惩治和监督力度,相关平台也应厉行监管、整顿职责,充分利用掌握大量用户资源和账户信息、通信数据的优势,加强研判,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