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尊崇烈士成为一种习惯

2024-11-09 00:00:00帅学习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4年10期

今年9月30日,是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我所在的江西省奉新县,和全国各地一样,组织党员干部在烈士陵园举行了庄重的公祭烈士仪式。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全体人员鞠躬哀悼、敬献花篮、瞻仰事迹陈列……每一个仪式的背后,都寄托着我们对革命烈士无尽的哀思和怀念。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辛亥革命、万里长征、十四年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每一次民族危难之际,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总会有人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舍身取义,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巍然屹立。特别是在近代,无数民族英雄奋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保家卫国,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还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以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vTWnL0t/tOCdlgY90kFpFg==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主要贡献者郭永怀、邓稼先等科学家……他们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了让共和国挺起脊梁、扬眉吐气而甘愿牺牲一切甚至生命。可以说,正是这一代代战争年代的先烈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烈士们的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甘于奉献,才使得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现在走向伟大复兴。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令人热血沸腾的悲壮凯歌。

一个民族光荣的振兴,离不开壮士的奉献;一个民族屈辱的洗刷,离不了烈士的牺牲。烈士精神是挺起民族脊梁的钙质,是激励后人奋勇争先、不屈不挠的动力。历史的丰碑,记载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穿越时空,先烈们像一束束澄明之光,照亮了这生命的长路。革命先烈们之所以受人赞誉,正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小家与大家、小我与大国的抉择时,身上都有着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信念的坚定与忠贞,以及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他们秉承“不求功成在我、但求功成有我”的无私奉献精神,甘于用一生诠释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奉献。我们应该走近前赴后继的英雄,品读他们感天动地的事迹,感悟他们超凡脱俗的境界,常常给精神补钙、让思想更加净化。

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今天,鼓角争鸣已经消隐,战火硝烟已经远去,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但是,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许多的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无数的难题等着我们去攻克。我们要深刻地从革命先烈一次次壮举中汲取无穷力量,要让尊崇烈士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全社会一种朴素的大众情感,引导全社会像他们那样坚守初心,像他们那样接续奋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我想,这才是我们讴歌烈士伟绩、弘扬烈士精神、建功伟大时代的最本质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