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为“媒”:他让102个山里娃飞出大山

2024-11-09 00:00:00欣然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4年10期

孙岭峰以快腿出名,是中国棒球联赛的三届“盗垒王”(“盗垒王”是指在棒球比赛中擅长盗垒的球员。盗垒是棒球中的一种跑垒方式,指跑垒员在投手投球时提前离开原垒包成功占领前方垒包的动作。——编者注),也曾是棒球国家队队长。退役之后,他把一群孩子从大山里带到北京,教他们学文化、打棒球,创立了“强棒天使”基地。

其间,孙岭峰经历生死,基地也几次险些崩盘。幸好,因为有父亲的支持,他最终在荆棘丛生中劈出一条道,用爱的浇注给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远方的路……

邂逅山区孩子

要让他们走出大山

1978年,孙岭峰出生于北京,父母均是铁路系统职工。7岁时,孙岭峰意外地被国家青少年棒球教练看中,便学起了打棒球。对他来说,棒球训练虽然有趣,但他个子小,跑得慢。训练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棒球水平不仅没有进步,而且文化成绩倒退了不少。小升初时,同一批进队的孩子都被保送进了北京大学附中,只有他例外。

孙岭峰很受伤,父亲孙利民看出儿子的郁闷,鼓励他:“人生路很长,这一波不行,并不代表出局,做你自己就好。”父亲的话给了孙岭峰莫大的动力。

初中时,为缓解压力,孙岭峰总喜欢在棒球场上挥洒汗水,渐渐崭露了一丝锋芒。后来,孙岭峰被选入北京市棒球队,且表现优异,深受教练和队友的喜欢。他开始有了自信,总是对标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最终成为队里的领头羊。初三时,孙岭峰正式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

18岁时,孙岭峰因为在多场赛事中表现优异,故被誉为“亚洲盗垒王”,获得媒体的关注。

就这样,棒球让那个自卑的少年脱胎换骨。他有些骄傲,孙利民却给他泼冷水,告诫他荣誉和掌声的背后是国家对他的托举,要他好好珍惜。

2009年,孙岭峰退役,并担任江苏省棒球队总教练。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岭峰应约给山区的孩子进行公益棒球培训。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他突然想将他们培养成能干的棒球队。这样既可以推动棒球运动的发展,也可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2015年6月,孙岭峰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筹建公益棒球队。11月,孙岭峰一行前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大凉山。沿着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他看到山头上有一个妈妈抱着一名婴儿,另一只手拉着一个孩子,身后还跟着几个半大孩子。他们眼神木然,孙岭峰的心很痛很痛……

当他们和一些家长接触后,并不是很顺利。即便有公益机构或朋友介绍,那些孩子的家长也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他们是骗子。孙岭峰建立“强棒天使”基地,邀请家长实地考察,好不容易才找来7个孩子。就这样,孙岭峰开始请老师教他们学文化课、打棒球。

短短半年多,孙岭峰的积蓄用光了。合作伙伴出于家庭压力,纷纷离去。孙岭峰不忍心才给孩子们树立了梦想,又要把他们送回原来的地方,他决定独自坚持。

咬紧牙关不认输

父母是他坚强的后盾

孙岭峰四处找亲友借钱,筹钱筹物。关键时刻,他70多岁的父母伸出援手,还到基地照顾孩子们。孙岭峰十分愧疚,觉得自己不仅没孝顺父母,反而还要他们操心。

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信口开河,说孙岭峰要借助这些孩子挣钱。孙岭峰回怼:“挣钱?谁来试试先把他们喂饱!”孙利民劝他:“随别人去说,只要你无愧于心就行了。”

那段时间,孙岭峰焦虑、失眠,脸色一天比一天差。一日,父子俩难得有机会面对面聊天。孙利民问他:“你到底有没有信心?这可不比养个小猫小狗,咱们要对他们负责。”

“只要把他们教出来,即便不做职业球员,也可以当棒球教练,或凭特长上大学,总有出路。”孙岭峰坚信棒球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行,既然你看好这条路,那就好好走下去。我和你妈在南四环的房子,你拿去卖了,把这段时间撑过去。”原来,孙利民见儿子如此艰难,做通了妻子和大儿子的工作,对他们说:“岭峰做的是好事,遇到难处了,我们指定要帮一把。”孙岭峰一时眼眶发热。

令人欣慰的是,卖房款换回了基地的满血复活。孙岭峰又成立了棒球公司,用公司的收入补贴基地的开销。此后,孙岭峰更加繁忙了。

一天,孙岭峰“抱怨”自己为孩子们操碎了心。可转念一想,当年父亲不也是这样操心着自己吗?时至今日,父母还要为他操心。

孙利民一直微笑着,默默地听着,眼里还闪耀着骄傲。反倒是一旁的母亲对孙岭峰说:“你老大不小了,也该为自己打算了。”

“我身后有一大帮孩子,哪个姑娘能接受?我不能拖累人家。”孙岭峰说。这时,朋友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又急急地离开了家。

孙利民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淋巴癌晚期,但他坚持不肯住院治疗。孙岭峰十分难受,四处找医生打听,可医生都说淋巴癌晚期治愈率几乎为零。

孙岭峰十分自责。这些年,他一直忙于事业,却忽略了至亲。他在手机备忘录里备注——每隔两天给父母打电话,每周回家一次陪父母。但是,随着基地事务越来越多,他几次刚进家门,凳子还没坐热就要走了。见儿子如此忙碌,孙利民不但没有怨言,还安慰他:“没事儿少回家,别惦记我,我挺得住。”

好在基地的孩子们很争气,参加了不少国内外青少年棒球赛。2017年4月,4名队员入选国家少年棒球队。虽然出国比赛开销不菲,但能让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孙岭峰愿意竭尽所能。

2018年,基地已招收了40多个孩子,历经了三次搬迁。每一次换地方,孙岭峰都如同脱了一层皮。

一日,孙岭峰回家看望父母,跟他们闲聊:“别看那一片球场,光胶垫就花费不少。”孙岭峰也会跟父母吐槽孩子们,说:“他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能吃。食堂蒸包子,光一顿早餐就要蒸四次,幸亏你只养了我们两个孩子,要不然那年代不把家里吃穷!”

孙利民却说:“你小的时候,我最爱看你吃饭。你吃得越多,我越开心,哪怕自己不吃也行。”孙岭峰发现无论什么困苦的事,只要讲给父亲听,好像就没有那么难了。

2019年3月,孙利民终是没有扛下去,不幸病逝。孙岭峰懊悔不已,久久无法释怀。就在这时,基地再次遇到了困难。

因政府项目所需,基地需要搬迁。关键时刻,投资方撤资,资金链断裂,基地面临崩盘。孙岭峰还没从丧父之痛中走出来,不得不再次面临打击。

再难也要微笑

孩子们的成功伴他前行

2019年4月的一天凌晨2时,孙岭峰才从外面回到基地。刚进门,他感觉胸口一阵疼痛。工作人员见他脸色不对,立即打了120,将他送去医院。

孙岭峰醒来后,医生告诉他,他这是突发心梗,能抢救过来全凭运气。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他必须做心脏支架手术,至少要在体内安4个支架,才能保证心肌血液的畅通。

孙岭峰在手术单上签了字,还笑说:“有了硬核支撑,以后再也不怕死了。”在医院躺着的日子里,孩子们纷纷跟他视频通话。他们乖巧懂事,还给他留了暖心纸条,孙岭峰觉得一切都值得。

出院后的一天中午,孙岭峰回了一趟家,却撞见母亲拿馒头就着咸菜当午饭。孙岭峰十分难受:“妈,您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您看您吃这些,我爸知道了该多心疼呀!”孙岭峰苦苦相劝,终于说服了母亲搬到基地。

这一年,在美国小马国际青少年棒球比赛中,强棒天使队击败了澳大利亚队,成功跻身世界第四名。

一次,孙岭峰惊闻某些偏远地区14岁的女孩就要嫁人,这意味着她们丧失了青春大好年华。“有男子棒球队,也应该有女子棒球队。”他说服基地同事,准备去那里挑选女学员。同事建议他带一两个女孩回基地看看情况。

抵达当地了解情况后,孙岭峰竟一口气带回了18个女孩。其中一对姐妹,妹妹的年龄不够入队条件,但若只带走姐姐,妹妹只能继续姐姐的命运。看着她们期盼的眼神,孙岭峰决心把姐妹俩都带回基地。

这下,基地共有88个孩子,加上教职人员一起有120多人。好在很多爱心企业会无偿提供物资,基本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但是,维持场地运营,外出比赛的费用和员工工资都需要资金。其中,不少员工是跟随他多年的老战友,大家互相鼓励,一直强撑着。

他们利用基地优势,开展采摘、棒球游学等活动实现创收。每每撑不下去的时候,孙岭峰就会想起父亲,在心里和父亲“说说话”,能量再次满格。

几个月后,孙岭峰发现这些女孩都很上进。他请来艺术体操奥运冠军章硕,给孩子们上艺术体操体验课。

课后,许多孩子对艺术体操也很感兴趣,孙岭峰灵机一动,邀请章硕一起组建艺术体操队,也给孩子们多开辟一条出路。姑娘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孙岭峰对孩子们视若己出的感情感动了章硕,最终她决定留下来。

2020年春天,孩子们没法出国,国内的棒球比赛也少了。这让苦心训练的孩子们受挫,孙岭峰虽然难受,却还是鼓励孩子们:“你们只管操练技术,机遇总会来的。”

果不其然。没多久,王宝强开始筹拍电影《八角笼中》,导演主动找到孙岭峰,从他这里挑走了4个孩子。2023年,影片《八角笼中》一经播出,反响巨大。特别是马虎和周德博文在影片中的本色演出,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

如今,“强棒天使”基地已经帮助102个儿童改变了命运。棒球队队员成绩斐然,已经获得7次棒球比赛世界冠军。每当这时,孙岭峰像老父亲般露出慈祥的微笑,为孩子们骄傲。他还经常跟母亲打趣:“人家儿女双全,我是儿女大全,将来比您还幸福呢!”母亲说:“当年见你如此,你爸特意立了新家风——叫板命运,让生命有点意义。你还真是做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