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当这句民谣响起时,春天悄然而至。
春天,我最喜欢去奶奶家。那是一个小山村,春姑娘穿着绿裙子,带着阳光和雨水,掠过这里的小山、小河,让村子里春天的气息浓郁了一些。农耕更是给春天重重添了一笔色彩。山坡上,炊烟袅袅,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伴随“哞”的一声,藏于泥土下面的希望开始动了。爷爷奶奶把准备好的肥料和种子搬到院子里,一早赶着我们家的老黄牛在地里忙碌。爷爷前面赶着牛,奶奶后面紧跟着撒种子,不一会儿,爷爷的额头就微微渗出了汗,我想这汗水一定是甜的,它会浇灌种子。迎面来的邻居总会夸我家的牛像一台拖拉机,一会儿就耕完一大块儿地。
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景象,时不时能听到爷爷他们爽朗的笑声。大家伙儿一直劳作到太阳把我们的影子拖得长长的,大雁一行行、一排排地掠过我们的头顶,地头摇曳(yè)的小花,像是在为勤劳的人们摇旗加油。我们身上充满了新鲜泥土的味道,就等着一场春雨,期待着满地的新生。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句民谣送走了冬天的寒冷,春来到,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希望。
(指导老师:张小红)
作文画外音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耕偏向于现代化,我写的这篇《春耕》体现的是传统的农耕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小学生,应该加强农耕文化的传承,在农耕文化中感悟劳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