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教学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机会。通用技术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如虎添翼,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生发思维的激情和动力,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让高效课堂顺利生成。教学实践中,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起来,可以让通用技术课程的育人效果明显。
一、借助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理解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相较于抽象的内容,他们更容易被形象化的内容所吸引。这就使我在讲解一些抽象的知识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课堂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理论灌输,而是变成了一次次生动有趣的探索之旅。信息技术为通用技术教学插上了翅膀,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基于此,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我要充分分析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并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获得关键的知识点,提升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稳固结构的探析”的教学中,通过APP技术的运用,我先展示两张截然不同的建筑图片,一张是古老的石拱桥,另一张则是现代的摩天大楼。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建筑,并思考它们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学生睁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这两张建筑图。他们的眼中充满了疑问和好奇。有的学生认为石拱桥更稳定,因为它历经风雨却屹立不倒;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摩天大楼更稳定,因为它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每个人都想一探究竟。这时我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索。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利用视频为学生展示了各种结构稳定性的实例和分析方法。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逐渐理解了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掌握了分析影响稳定性因素的方法。当课程接近尾声时,我再次展示那两张建筑图片,并邀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这次,学生不再盲目猜测,而是能够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通过分析两个建筑的结构特点、材料使用等情况,形成了更加准确和深入的理解。这样的情境教学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相结合,发挥了巨大的教育潜力。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为通用技术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工具,还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直观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和深刻。
二、融合网络,丰富教学资源,加深印象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正在经历一场变革。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虽然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通用技术的教学更是如此,它要求我们跳出教材的束缚,用更加鲜活、多元的方式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灵活融合网络技术,通过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教学中,我将之设计成了一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课。在这一单元中,学生需要理解“设计”与“技术”之间的转化关系,探索“人机关系”的奥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我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技术案例。这些案例有视频、短片,也有互动式的模拟软件,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感受技术的魅力。当我展示一个智能家居的设计案例时,学生被其中的人性化设计所吸引。他们看到,通过巧妙的设计,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自然。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人机关系时,我将提前备好的教程呈现给学生,并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进行简单的体现人机关系的相关物品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调整各个参数,力争让物品更好地服务于人,并观察人机互动的效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机关系的内涵。在结束这一单元的教学后,我继续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这份思维导图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以及“技术试验及其方法”这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学生可以通过这张思维导图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在观察、体验、探索中不断成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联系生活,内化学生的通用技术应用能力
通用技术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能够反作用于生活,推动着我们的生活向前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灌输和讲道理的教学方式,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将通用技术与现实生活剥离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我们要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并将新型技术应用到课堂中,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通用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感受到真实的知识,进而主动思考、利用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教学中,多数学生都觉得这一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对这样的内容提不起兴趣。我深知,如果教学中采用独特的方式让这些知识变得生动起来,那么课堂的效果会大不相同。如教学中,我向学生展示多年前的“按键手机”与现在的“触屏手机”的对比视频。学生观看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会不自觉陷入沉思。学生会回想起自己曾经使用的按键手机,其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缩短手机的使用寿命。而现在,触屏手机操作简便、功能强大。这背后的技术变革正是设计原则中“创新原则”的生动体现。以“实用原则”为例,我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瓶装洗手液与按压式洗手液的区别,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谈谈哪种方式的洗手液使用起来更便捷。这时候,有的学生想起自己在家里使用瓶装洗手液的尴尬经历,每次倒出来的量总是控制不好,要么太多,要么太少。而现在,家里有了按压式洗手液,轻轻一按,就能得到适量的洗手液,既方便,又卫生。这正是设计原则中“实用原则”的生动体现。以“道德原则”的教学为例,我播放有关假冒伪劣产品和有毒食品的报道,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会认识到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违背了设计原则中的“道德原则”。在课堂的结尾阶段,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关于技术与原则的内容。如此,学生会发现,无论是智能家电,还是智能交通设施,都离不开通用技术的支持。他们还学会了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这些技术产品,去评价它们的优缺点。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每个技术细节。
四、利用微课,突破时空限制,减轻负担
在教育的浩瀚星海中,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犹如一颗璀璨的星星。虽然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它常被视作“副科”,课时也因此相对较少,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它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静静地在一旁观察着学生的成长,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然而,如何让这位智者的话语更加动听,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聆听它的智慧呢?这就需要我们巧妙运用手中的指挥棒,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微课就如同一位得力的助手,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设计表现图”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难点,设计了一系列微课视频。这些视频内容涵盖设计表现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技巧、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设计表现图的核心知识。具体而言,课前,我将微课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预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设计表现图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课堂上,我结合微课视频进行讲解,通过视频展示表现图的绘制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同时,我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设计表现图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我还提供了一些拓展性的微课视频,供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有序化地应用微课让抽象的设计表现图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微课视频中的案例分析和拓展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优化评价,构建网络平台,优化效果
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学生如同探险家,而教学评价则是他们航行的指南针,为他们指明方向、提供动力。然而,在过往的教学之旅中,评价之翼往往因受限于单一的传统评价体系而显得沉重无力,无法引领学生飞得更高、更远。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机会重塑评价之翼,让它在网络平台的助力下轻盈翱翔,引领学习之梦腾飞。想象一下,一个充满活力的网络评价平台,如同一个缤纷多彩的魔法世界,吸引着学生踏入其中。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借助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平台已经悄然记录下了他们的学习过程,见证了他们的努力。而我利用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不仅如此,每当一个单元的教学旅程告一段落,我便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精心设计一道道单元问答题目。这些题目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他们学习成果的反馈。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易错点,为接下来的复习提供方向。而当一学年的教学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时,我利用网络评价平台公平、公正地记录每个学生的学年学习状况,将每个学生各个单元的平时成绩与答题情况一一记录下来,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进退步趋势图。这些图表如同一面镜子,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见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行反思与评价。在网络评价平台的助力下,教学评价不再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而是一场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探险之旅。学生在这场旅行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还能够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点,为接下来的学习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带给了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一个新的起点,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优化了课堂教学方式,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真正产生了融合和优化课堂的双重效果。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继续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打造融合且高效的课堂环境,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让学生吸收知识并内化为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作者单位:阿克苏地区教育局)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