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农村学校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2024-11-08 00:00刘丽丽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8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资源匮乏、交流不畅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建设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推动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历史教育。本文结合农村学校工作实践经验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意义

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与规划的重点。立足高中历史课程,高中历史教师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强化育人主体职能、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整合共享教育资源。

(一)强化育人主体职能,提高教育质量

在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高中历史学科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强化育人主体职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有效促进资源共享协作;第二,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第一点而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协作的平台,在该平台中,教师可以共享教学资源、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共同体的力量,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育人主体职能,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历史知识。从第二点而言,专业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评价,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在共同体的推动下,教师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此种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履行育人职责。

(二)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实践能力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已成为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举措,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第二,促进教师教研理实结合。

从第一点而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鼓励成员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这种交流与合作能够带来思想的碰撞和理念的更新,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有效的合作交流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良好关系,从而帮助教师积极地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第二点而言,在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整合共享教育资源,提升利用效能

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能够整合共享教育资源,提升利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能实现资源整合共享;第二,资源库建设能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

从第一点而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平台,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归档,资源包括历史课件、教学视频、学术论文、历史文献资料等,而统一的资源平台不仅方便了资源的查找和获取,还确保了资源的质量和准确性。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便于教师查找资源和获取资源,也确保了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准确性。就第二点而言,整合共享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资源,实现因材施教。

二、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策略

(一)强化教师自身建设,保障教育主体自我修复

在教师专业学习体建设方面,对标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紧紧围绕教师自身建设,强化教师自我素质,提高专业学习共同体综合水平。

1.重视教育群体力量,增强合作意识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为了有效促进高中历史教师共同体发展,学校需要唤醒高中历史教师的合作意识。目前,农村学校高中历史教师均受过系统化的师范教育培训,具备初步的教师合作意识,而为了有效生成教师合作意识,在共同体建设方面,学校需要组织管理,引导教师重视教育主体的群体力量,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在实践中,高中学校首先针对合作意识培养组织教研活动,如通过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强教师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平台和机会,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使教师从合作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喜悦。除此之外,为确保教师共同体建设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如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教学经验分享会等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分享彼此的教学心得。

2.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自身能力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将多种知识要素整合成集合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的动态知识体系。为了有效构建高素质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历史教师应当立足历史学科,针对动态知识体系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后续的教学合作奠定基础。如针对科学文化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各类历史书籍、非虚构作品来实现(如表1所示)。此类书籍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师拓宽文化视野,加深对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的理解;针对学科专业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则可根据“教学进度计划表”自行制订教学研究计划,选择特定的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独立写作和思考,提高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针对教育专业知识,则由学校组织以地区为中心,广泛辐射周边学校,开展“聚焦核心素养落实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训会”“课程标准研讨培训会”等活动,深入了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为教学设计和活动提供明确的指导。

(二)摆脱限制因子束缚,助推教育自我生态完善

立足生态学视角,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需要从主体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完善自我生态,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稳步运行。

1.构建多元学习主体,维持生态平衡

在生态学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应当积极构建集中多元学习主体的生态系统,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优化群体结构;第二,广泛吸纳新成员。

就第一点而言,生态学理论强调在完整的部落群体中,应当包含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的角色,三种角色互为影响。而在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可充分借鉴生态学理论,在群体建设中将成员划分为核心成员、活跃成员、边缘成员三种类型,其中核心成员是群体的中坚力量,主要负责学习共同体发展与建设的总体规划;活跃成员则是主要部分,主要负责以总体规划为导向的细化构思;边缘成员则以总体规划为导向进行实践与反馈。就第二点而言,在保障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持续稳定的情况下,学校应当保证系统的生命力,广泛吸纳新成员。在此过程中,共同体应当完善吸纳标准,从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从而保障群体的整体质量。

2.确保资源生态创建,完善物质环境

为了保障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生态运转,高中学校应当积极完善物质环境,从学习资源、教师个体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教师共同体,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保障高中历史教师物质资源;第二,发挥高中历史人力资源效能。

就第一点而言,高中学校应当从经费管理、设施建设、共享资源三方面保障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物质资源。如在经费管理方面,学校首先确保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30%~40%,保证教学资源的稳定投入,同时学校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结合教学经费预算编制和二次分配方案,确保学习共同体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和研发项目资金需求得以满足。而在设施建设方面,学校则需要投入足够的资源用于教学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在共享资源方面,则可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如电子图书馆、在线教学资源库等,实现资源的集中存储和共享使用,并鼓励教师之间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就第二点而言,则需要高中学校从激励机制、人文关怀两方面着重强化。从激励机制而言,学习共同体核心成员需要设立激励机制,对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称评定、晋升等挂钩,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需要。而在人文关怀方面,学习共同体则需要针对内部成员定期开展需求调查,对工作条件、生活需求等进行统计,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需求,同时申请特项资金,用以提供人文关怀,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

(三)优化教育主体评价,促进共同体可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突破传统的教研模式,旨在培养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卓越教师。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高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应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凸显理实结合,从教学评价方面拓宽创新思路。

1.多元主体评价

为了有效避免传统以教师评价为主体所造成的片面性问题,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应当从评价主体方面完善,首先需要明确多元主体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即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其次,将评价主体确定为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如教师开展自我评价。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学生,则可由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信息;针对家长,家长作为学生的重要监护人,其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教学的期望,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等方式收集家长的评价信息。

2.多维内容评价

多维内容评价,指的是从多个维度和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掌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方面,历史教师可针对性地结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等手册及文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四方面细化标准(如表2所示)。

(四)做好共同进步保障,促进城乡教师共同进步

在高中历史教师共同体建设中,做好共同进步保障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提高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1.制订科学化管理体系

在高中历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可向上级领导层反映,建立包括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在内的学习制度,确保教师有持续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如明确要求教师每学年制订详细的学习共同体规划和个人发展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和路径。立足农村学校,高中历史教师对自身的发展做如下规划:

高一: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确保知识点讲解准确无误,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课堂互动性。

高二:选择一两个历史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升专业素养,以便能更深入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并参与或组织历史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拓宽视野。

高三:深入研究高中历史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准确把握考试重点和趋势,制订科学有效的高考备考策略,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计划,提高备考效率。

同时,采用文献学习、参观访问、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师的学习体验,并鼓励教师参与在线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我提升。

2.强化外部化资源投入

农村高中与城镇高中在教学资源方面有着一定差距,所以为了有效促进教学进步,构建学习共同体,农村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与城区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等活动。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农村学校的历史教学水平。除此之外,积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如资金、设备、师资等。同时,加强与社区、家长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学校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而为了保证资金的合理应用,农村学校可与城镇学校组建“高中历史专业学习共同体督导小组”,要求小组对专项资金合理规划、严谨看管,同时建立资金使用台账,要求每笔资金“来由源头,去有由头”。

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发现学习共同体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同时,学习共同体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发展机会,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文结合文献研究与工作实践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强化教师自身建设,保障教育主体自我修复、摆脱限制因子束缚,助推教育自我生态完善、优化教育主体评价,促进共同体可持续发展三点具体策略建议,期望为广大农村学校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提供思路与参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