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学科素养的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4-11-08 00:00苏秋婵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8期

高中语文课标对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明确的要求,思维能力的考查渗透在高考试卷的方方面面。高考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其中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体现,也是他们日后学习和工作的基石。然而,在高考备考中发现,学生阅读时浅尝辄止,解题时条理不清,写作时空话连篇缺乏思辨色彩,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立足课堂,渗透思辨理念,设置思辨情境,努力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一、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

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的体现。高中生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批判思辨的能力,让自己在考场上能体现出自身素养,在生活中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能辨别是非善恶与美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立场,理性分析文本的逻辑,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最后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逻辑思辨是个人基本的能力要求,是语文学科需要解决的基本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致力于推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成长,并促使思维的灵活性、深度和敏捷度的提升。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品质,是高中语文课堂以及各项语文活动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逻辑思维能力在高考备考中的考查

(一)高考作文是最常见的考查逻辑思辨能力的题目

深入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各地试题强化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批判创新等思维能力。

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材料部分“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指出一对矛盾:人能“掌控时间”和人“成了时间的仆人”(无法掌控),并且这对矛盾均是“因技术发展”引发的。另外,作文题目中的引导语“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那么在能掌控和不能掌控之间,就要考验考生的思辨能力了。技术发展到哪个程度、哪些人能在何种条件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掌控时间”,要求学生运用联想、迁移、实证和推理等能力,挖掘问题、准确定位并形成自身见解,以此展开论证。

围观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题目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究竟要“坦诚交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两者之间是一对矛盾,什么情况下“坦诚交流”能避免冲突,什么情况下“坦诚交流”才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考生把这些思辨关系梳理清楚,才能写出更切合题意、思想深刻的好67468d11eab03581457fcb0f5e2589f4330129ca8a68ecc94e165cb35257b47d文章。

再看看2024年新课标I卷作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在各种技术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问题得到答案”,可以推出原来既有的问题确实减少了,但推不出“问题越来越少”的结论。因为这个时候“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发生变化,此“问题”已非彼“问题”了。“问题是否越来越少”体现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思路开放、多元发展。不懂得思辨的考生,很难取得作文高分。

(二)现代文阅读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重点板块

在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中,考生需要在理解分析核心概念、关键信息、文本观点、相关论证以及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宏观把控,还需要专注于核心概念,并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推理分析。

以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为例,其信息类文本阅读五道题,其中: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选项略)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第3题考查论据和论点的逻辑关系。第4题首先要对“竞争性真相”这一关键词进行理解,然后归纳分析文本要点,对是否属于“竞争性真相”报道作出判断。第5题考查论证方法。三道题都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考查渗透在高考试卷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要提高语文素养,就要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高中生思辨能力现状和原因

(一)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现状

研究发现,当前我们的学生思辨意识比较薄弱,阅读时缺乏质疑追问的意识,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在阅读信息类文本时,较多学生不能在有限时间内理清文脉,分析文本内在逻辑关系,剖析论证层次时思路不够清晰。在其他文本阅读中,不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无法准确把握主题中心。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很多学生审题不够准确,立意不能体现思辨性,行文缺乏整体布局。在论证段落中,举例论证部分常常以叙代议,例证不能有效为中心论点服务。平时作文训练缺少辩论环节,作文中对现象的分析大多缺乏深度和广度,论辩思维不足。

(二)造成当前高中生思维能力不足的原因

当前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薄弱的原因很多。在高考备考课堂中,我们注意到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强化逻辑思辨意识不够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过于依赖参考资料和老师的解读,缺乏批判质疑的思维习惯。学生课前没有经过思考,课中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相对较少,课堂互动缺乏争辩和批判,学生批判性意识比较弱。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对思辨理论缺乏必要的认识,课堂对思维提升的目标不清晰。学校组织的辩论活动较少,学生基本没有机会参加大型的辩论活动。个别教师在自己班级上开展的一些小型辩论活动中不能及时点评学生出现的逻辑问题。学生没有意识到从对方表达观点的隐含前提着手,关注和挖掘对方逻辑上的纰漏。因此,逻辑思辨能力培养的效果没能很好体现出来。

四、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思辨能力是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一)敢于质疑,追求思维的深度

语文课堂作为实现思辨性阅读教学目标的核心平台,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关键环节。在阅读教学或阅读专题复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梳理—质疑—追问”的习惯。

如讲评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时,教师可以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作者和莱辛的观点是什么”。带着问题,学生第一个学习任务就是快速浏览文本,然后把文章的论证思路梳理出来:

莱辛提出“诗画不同质”的观点。

莱辛提出诗画异质的原因,接着指出史诗与雕塑的不同之处,引出莱辛得出的结论。

作者对莱辛观点的个人理解。

在梳理之后,学生质疑:莱辛的观点是正确的吗?作者认同莱辛的观点吗?作者的立场是否正确?

小组合作之后,学生还可以进行下一轮追问:

莱辛是如何论证诗画异质的?如果让你来跟莱辛进行一轮辩论,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反驳莱辛?作者为何要先论证莱辛的观点而不是直接摆出自己的观点?(由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分析,文本解读就不会是个难题。)

再看2022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江上》,通过梳理,故事从伍子胥逃亡来到江边开始写起,然后伍子胥被渔夫的歌声吸引上船,并被渔夫感化,最后以剑馈赠。渔夫拒剑本是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故事中渔夫原是一位义士,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分析改写渔夫的文学效果,进行质疑追问:渔夫真的只是一个普通渔人吗?渔夫的歌声能吸引伍子胥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呢?渔夫知道伍子胥当时的身份和境况吗?“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伍子胥这句话揭示了渔夫摆渡他有何深刻含义?

通过对题干和阅读材料的不断追问,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伍子胥不仅渡了江,还渡了心、渡了魂,在渔夫身上他找到了完成复仇使命后的人生归宿。作者笔下的渔夫是一个“渡人者”的形象,他是接地气的具有人情味的“平凡人”。

在阅读和写作中提出困惑和怀疑,这是学生思考的起点。在阅读阶段仅仅是接受文本内容,而在写作时也只能表达基础信息,这种认知模式呈现出浅层次的思考。追寻疑问,并积极探索更多的依据以补足资料论述中的缺陷,这才是思维深度提升的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中习惯“梳理—质疑—追问”,思考才得以深刻。

(二)一题多问,拓展思维的广度

仅强调基于接受和理解的阅读,是无法促进学生思维的锻炼的。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同时,设想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观点,指导学生从多元视角探讨议题,激发其思维的广度和敏捷性。对多元观点与见解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学生塑造批判性思维素养,进而形成全面且系统的思维方式。

高中语文学习要注意多维度、批判性地提问。面对考试题目,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变换提问方法,扩大思考范围,以便更灵活地解决问题。

例如,2023年新高考Ⅱ卷现代文阅读Ⅰ第4题:

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材料二摘编自费孝通的《亦谈社会调查》。这是一道考查重点词语作用的题目。除了结合文本语境理解这三个词的表层含义,还必须多维度发散性思考:作者在材料二中认为应该如何科学地观察调查对象,题干和文本中为何都对这些词语加双引号,在文本中这三个词分别搭配哪些具有否定意味的词语?从多个角度观察,理清文段内在的逻辑关系,很容易得出答案:使用这三个词语是反向强调调查者要尊重被调查者;引号标示了调查者不当的调查行为。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Ⅱ,是沈从文的小说《社戏》(节选)。第9题:

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这道题考查重点词句的含意和作用。参考答案:①社戏作为当地民俗活动,民间仪式,传承久远,各个步骤都有例可循。②社戏各步骤循例展开,代表着一种秩序井然、安稳平和的生活常态。③多次强调“照例”,也暗示“例外”或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

答案前面两点均围绕“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的本义展开答题,相对比较容易得分,第三点考生很容易忽略。究其原因,这是学生没有对题目进行反复多问,是发散性思维不够的表现。题干考查“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这三个词的含意,从词语本义去追寻,那是正向思维,从“多次强调‘照例’,也暗示‘例外’”,那是逆向思维。这看起来简单的答案,体现的是平时的思维训练是否到位。

比较变化前后题目的侧重点,根据题目的多维度,批判性地分析,我们不仅解决这一类型题目,还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其思辨素养。

(三)实战辩论,力求思维的缜密度

借助辩论与讨论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提升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对话与辩论,可以学习运用各种思维技巧,理清逻辑推理过程,能精准地解读文本并呈现个人观点。备考中我们发现很多存在争议值得辩论的话题。这些话题就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很好素材。如2024年广东省二测第4题题干中“人类的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就是很好的辩论主题。学生以辩论的眼光看待这个题目,不仅能深入探讨和剖析文本中的理念与立场,还能对文本材料进行补充,提高思维的缜密度。

写作前进行主题辩论,能让作文思维更深刻、更严密。如2024年广州一测作文题:

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材料围绕什么是“最好的相处之道”,展示了矛盾的两个立场,这就是辩论的主题。学生先在“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守住自己的立场”中选择一个作为立场,广泛收集整理典型的论据和批驳对方的依据。经过双方辩论后再进行写作。“最好”,就是意味着引导考生对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评估、比较、分析,并作出判断。写作时比较辩论中的理据,严密分析“最好”的原因,才能真正体现作文的思辨。

再如2024年九省适应性考试(广西、吉林)作文:

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01099dd25d8255495c15dc40a472b8c4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个二元思辨类作文。在写作之前不妨先让学生讨论“亲人朋友之间送钱还是送礼”更恰当,然后学生可以在“同意送钱”和“不同意送钱”两个立场中进行一次小型辩论,分析“精挑细选”和“直接送钱”的利弊,挖掘送礼的文化心理内涵。在辩论活动后,学生不仅能把作文写得更全面深刻,思维还能得以锻炼提升。

当然,设置辩论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辩论主题必须围绕教学主题,学生能了解与掌握辩论主题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地剖析辩题。通过搜集和整合相关证据,学生能够做好充分准备,保证论辩思维的有效和严密展开。第三,辩论时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观点,并围绕观点进行表述。在辩论时以正反双方相对来进行对阵式论辩,让其他同学也能够明确站在两个不同的阵营,随时对自己一方的观点进行补充。第四,引导学生抓住对方的纰漏,学习揭露对方的逻辑纰漏并反为己用。

开展辩论和讨论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辩论中心的深刻理解,激发他们对思辨的兴趣,使他们慢慢培养良好的思辨习惯。通过持续的论辩训练,学生能明晰地分析语言逻辑,维持清晰的思考方式,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从而提升逻辑推理与思辨的能力。

五、总语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一个重要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对每个公民的普遍要求。教师通过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使之能够独立思考,推理质疑,勇敢表达,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本文从高考和备考中关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题型,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得到一些初步的研究结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独立思考的理性思维和思辨精神的培养,并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挖掘和渗透,这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当然,由于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研究能力有限,本文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关于高中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第五中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