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男低音歌唱家,以深厚之声闻名于世,在音乐史上人才辈出,可谓群星熠熠。继夏利亚宾之后,有彼得洛夫(V. R. Petrov)、米哈伊洛夫(M. D. Midhailov)、苏石林(V. Shushlin)、列增(M. O. Reizen)、格梅里亚(B. R. Gmyria)、史托科洛夫(B. T. Shtokolov)、涅斯捷连科(I. I. Nesterenko)等,他们都是俄罗斯最杰出的声乐代表人物。
苏联解体后,百废待举,当时唯独能保持世界地位的仍是音乐表演艺术——俄罗斯优秀的声乐传统并不因政体的更换而衰退。这其中,就有男低音帕塔·布楚拉德泽(Paata Burchuladze)。
当时,崭露头角的布楚拉德泽轰动了国际乐坛,指挥大师卡拉扬听了他诠释的鲍里斯·戈杜诺夫之后,大为赞赏,惊称他是“夏利亚宾第二”。歌王帕瓦罗蒂也说:“在他演唱生涯中首次听到如此出色的青年男低音歌唱家。”在英国,帕塔·布楚拉德泽被誉为“真正的俄罗斯男低音”。一个出道不久的年轻歌唱家竟能获得如此崇高的评价,实为乐坛少见。
帕塔·布楚拉德泽1955年2月12日出生于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求学时,他曾就读于格鲁吉亚工业学校,当时他的志愿是做名土木工程师。17岁那年,在老师哈列什维利(O. Kheleshvilli)的劝说下,帕塔·布楚拉德泽进入第比利亚音乐学院学声乐。三年级时,布楚拉德泽饰唱古诺《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费勒斯,后于四年级时首演于第比利斯歌剧院。1978年,帕塔·布楚拉德泽被当时的苏联选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六名学生之一,赴米兰拉·斯卡拉剧院深造,声乐导师是著名次女高音歌唱家西蒙纳托(G. Simionato),之后还参与乐歌剧演出,并于1981年获得威尔第奖。
学成回到苏联后,帕塔·布楚拉德泽被分配到第比利斯歌剧院,饰唱过的角色包括梅菲斯特费勒、鲍里斯·戈杜诺夫、格列敏、巴尔托洛、莱波列洛、列湮王(柴可夫斯基《尤兰达》)等。1982年,他荣获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声乐金奖;1985年,他又获帕瓦罗蒂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并在伦敦举行独唱会,引起轰动;同年,他首秀于英国皇家歌剧院,在威尔第的《阿依达》中饰唱拉姆菲斯(里恰蕾莉饰唱阿依达,帕瓦罗蒂饰唱拉达姆斯,梅塔指挥)。
此后,帕塔·布楚拉德泽在国际乐坛上十分活跃,唱遍世界各大歌剧院。他在米兰斯卡拉剧院唱了《纳布科》《阿依达》《路易斯·米勒》《西蒙·波卡涅拉》《麦克白》《伦巴第人》《火天使》等,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唱《路易斯·米勒》《鲍里斯·戈杜诺夫》《霍万斯基之乱》等,在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唱《鲍里斯·戈杜诺夫》《纳布科》《麦克白》《阿依达》等,在汉堡歌剧院唱《霍万斯基之乱》《麦克白》《塞维利亚理发师》《命运之力》《鲍里斯·戈杜诺夫》等,在巴黎歌剧院唱《鲍里斯·戈杜诺夫》《浮士德》《纳布科》等,在旧金山歌剧院唱《伊戈尔王子》等,在华盛顿歌剧院唱《唐卡洛》等,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唱《鲍里斯·戈杜诺夫》《唐乔瓦尼》《阿依达》《霍万斯基之乱》等。
1995年7月,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上演的《鲍里斯·戈杜诺夫》,是帕塔·布楚拉德泽第100次主演鲍里斯·戈杜诺夫,而他也被公认为“最佳鲍里斯·戈杜诺夫演绎者”。此外,他还是世界各地音乐节的演出嘉宾,是一位出色的音乐会独唱家。
2004年6月,帕塔·布楚拉德泽成立了慈善基金会,组织了数十场音乐会与活动,以支持格鲁吉亚的贫穷儿童及家庭。2010年,他担任联合国亲善大使,兼任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格鲁吉亚亲善大使。2015年和2016年,帕塔·布楚拉德泽弃艺从政,成立了格鲁吉亚发展基金会,并创立了人民政党“国家”参加2016年10月举行的议会选举,可借未能赢得任何席位。2017年7月,帕塔·布楚拉德泽宣布退出政坛,重返歌剧界。2017年7月,帕塔·布楚梅德泽成为圣彼得堡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歌剧部导演。
从录音听来,帕塔·布楚拉德泽的音质非常醇厚,音量也十分洪大,是糅合了粗犷与细致两种不同素质的歌唱之美。帕塔·布楚拉德泽是少数在唱过《鲍里斯·戈杜诺夫》后,又唱意大利歌剧的男低音之一,而他唱的俄罗斯作品更是具有地道的俄式男低音韵味。
人民艺术家
——格鲁吉亚,1985年
肖塔·鲁斯塔维蒂国家奖
——格鲁吉亚,1991年
荣誉勋章
——格鲁吉亚,1997年,2003年
卡默森格
——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1998年
第比利斯荣誉市民
——第比利斯市政厅,2001年
总统卓越勋章
——格鲁吉亚,2010年
意大利之星勋章
——意大利,2010年
圣乔治黄金勋章
——格鲁吉亚东正教宗主教区,2010年
一级科学与艺术荣誉十字勋章
——奥地利,2014年
☆贝多芬《菲岱里奥》
☆博依托《梅菲斯特费勒》
☆鲍罗丁《伊戈尔大公》
☆古诺《浮士德》
☆阿列维《犹太女》
☆莫扎特《唐乔瓦尼》
☆莫扎特《后宫诱逃》
☆莫扎特《魔笛》
☆穆索尔斯基《鲍里斯·戈杜诺夫》
☆穆索尔斯基《霍万斯基之乱》
☆蓬基耶利《歌女焦空达》
☆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
☆普契尼《图兰朵》
☆普罗科菲耶夫《火天使》
☆雷斯皮基《火焰》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
☆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
☆柴可夫斯基《叶甫盖尼·奥涅金》
☆柴可夫斯基《尤兰达》
☆威尔第《阿依达》
☆威尔第《阿蒂拉》
☆威尔第《唐卡洛》
☆威尔第《埃尔纳尼》
☆威尔第《命运之力》
☆威尔第《伦巴第人》
☆威尔第《路易斯·米勒》
☆威尔第《麦克白》
☆威尔第《纳布科》
☆威尔第《弄臣》
☆威尔第《西蒙·波卡涅拉》
☆威尔第《西西里晚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