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
【基础存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9分)
(1)kuáng wàng zì dà( )的人往往缺乏谦虚、包容、进步的精神,他们不能领悟读书的yào jué( );而cōng yǐng( )、liàn dá( )之士则能全局tǒng chóu( )规划,因为读书,更加明理、宽容。
(2)他这个人喜欢chuī máo qiú cī(
)、yǎo wén jiáo zì( ),虽然他相信kāi juàn yǒu yì( ),但读起书来却只会xún zhāng zhāi jù( ),不求甚解。
2.小语想用一副对联来写读书,对联的开头已经写好了,请你组合备选词语帮他补充完整。(2分)
备选词语:妙笔 清风 展卷
名士多 书声远 生花
上联:阅水读山,
下联:吟今诵古,
【课内精读】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相关小题。
3.《谈读书》中“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请你根据以下情境,确定一个观点,写一个议论性的片段,用3题中的论证方法来证明此观点。不少于100字。(5分)
情境预设:①逆境成才 ②天才来自勤奋 ③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
★5.有人认为读书讲究严谨、精细,反对陶渊明的读书方法。请联系《不求甚解》和你的读书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4分)
[二、跟踪迁移]
【拓展迁移】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①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如此看来,阅读力确实决定着学习力。但需注意,我们说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是针对所有学科的学习。阅读能力不仅在语文学习中是核心,在任何学科中都是最重要的基础。
②什么是阅读力?什么是学习力?阅读力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来看,社会的阅读力决定着社会的学习力,它不仅有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还能提高全社会的思想力、创新力,从而提升人民的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从人才培养、个人成长来看,青少年强烈的阅读兴趣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支撑他们的学习毅力,增强阅读能力则直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③要提高阅读力,首先要提高阅读兴趣。阅读兴趣主要从好奇心处来。书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著名作家王蒙说他小学三年级读到一篇作文范文,里面描写道“皎洁的月光”,他第一次发现“皎洁”这个词,特别高兴。著名作家莫言说他小时候辍学在家,特别想读小说,为了跟另一个小孩借到一本书,硬是帮那个小孩整整推了一个下午的磨。
④有了阅读兴趣,还要养成阅读习惯。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故意去到闹市里埋头读书,从这里开始,养成了他终生手不释卷的习惯。如果你要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可以试试每天晚上在固定时间、固定的地方读书。
⑤有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要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判断阅读内容的能力和联系实际乃至联想创新的能力。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阅读时学会联系实际、联想创新、举一反三的重要性。为此,青少年阅读一定要“动心”——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文章,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学习力也就得到应有的提高。
⑥阅读力决定学习力,这个观点对于青少年阅读特别重要。强烈的阅读兴趣可以增强我们的学习动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支撑我们的学习毅力,不断增强阅读能力则直接能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热爱阅读,未来的社会才有书香。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力,中国更有力量!
(作者:聂震宁,有删改)
6.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课内外 文本勾连] 7.本文与培根《谈读书》一文都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请对比赏析两文在论述内容上的异同。(4分)
★ [创情境 劝说] 8.同学小语对阅读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请你运用本文的观点来劝说他培养阅读习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