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与《变色龙》

2024-11-07 00:00:00
《学习方法报》语文中考版 2024年13期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之一。契诃夫的作品思想都十分深刻,他善于运用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运用独特的视角来揭露社会的阴暗,擅长运用嘲讽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诙谐以及黑色幽默的文字世界里带给人深思。

《变色龙》作于1884年,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及沙皇专制统治。

问题展示:在小说《变色龙》结尾,围观的群众为什么不同情赫留金反而嘲笑他?

问题探究:围观的群众其实也是和赫留金一样市井、庸俗的小市民,具有愚昧、软弱、迎合强者、随风倒的特点。他们自身愚昧落后,根本意识不到奥楚蔑洛夫卑劣、丑恶的表演是为了维护反动的沙皇专制政权;在他们眼里警察就是“法律”,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和顺从的习惯。他们畏惧奥楚蔑洛夫的权势,不敢嘲笑他。而受害者赫留金是一个身份低微的人,嘲笑这样一个小人物,使他们既开心又没有危险。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他们只寻求一种感官的刺激,赫留金引出的这场闹剧给了他们这种刺激,他们只觉得赫留金想占便宜却没有占到很可笑,于是便嘲笑他,也只能嘲笑他。

参考答案:因为围观的群众自身愚昧落后,意识不到奥楚蔑洛夫卑劣、丑恶的表演是为了维护反动的沙皇专制政权;围观的群众畏惧奥楚蔑洛夫的权势,不敢嘲笑他;赫留金身份低微,嘲笑他使围观的群众既开心又没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