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精讲精析

2024-11-07 00:00:00王建民
《学习方法报》历史八年级 2024年16期

◀ 课标导览 ▶

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 拓展延伸 ▶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政治势力态度各异,反应复杂,中共分析了事变将会引发的复杂的政治形势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由此引起新的内战,削弱全国的抗日力量,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二是停止十年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随堂 练习

1. 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各地的防空警报长鸣,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里的“国耻”是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九运动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2. 从1932年春到1934年,在东北的南满、东满、北满和吉东地区相继建立了十几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仅据日方的统计,从1931年“九一八”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的伤亡数字为:战殁者4 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这说明( )

A. 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战果突出

B. 东北三省当时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C. 日本法西斯被彻底打败

D. 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初步形成

3.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这八个字是周恩来给张学良的评价。周恩来这样评价张学良,主要原因是( )

A. 他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B. 他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他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

D. 他领导东北人民取得抗战的节节胜利

4. 从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到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先后经历了“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B. 蒋介石放弃了对中共的敌对态度

C. 蒋介石一直坚持抵御日本入侵

D. 国民党内部反蒋力量的不断增加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驻满军队于九月十八日晚借辞南满铁路破坏的口实,紧急的以武力占领沈阳、营口、长春与南满安东两铁路线上的各重要城市……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加紧地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

——节选自1931年中共中央《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材料二 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愤怒地涌向了新华门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引发一场著名的爱国运动。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抗日”的承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材料一中的“这次事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事变”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面临着什么危险?愤怒的北平学生们引发的这场爱国运动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