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的那些事儿

2024-11-06 00:00:00王乾时丹丹
家庭医学 2024年20期
关键词:绞痛泥沙胆汁

胆囊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会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胆囊组织的慢性炎症容易引起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黏膜萎缩,这些都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有报告称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胆囊里为什么会长石头

胆囊结石并非真正的石头,跟石头只是形似而神不“是”。如果把胆道系统比喻成河流,那么结石就可比喻为河流中沉积的泥沙。一条完全纯净的河流是不会有泥沙沉积的;如果河流通畅,即使有微小泥沙也会随水流走而不会沉积。但是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水流减慢或堵塞,就会有泥沙沉积下来。胆汁中的泥沙并不是我们食入的沙子和石头,主要是由于胆汁成分异常,导致代谢紊乱,造成胆盐、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含量增加。如此,胆固醇便会沉积析出结晶,经聚合就形成了较大结石。另外,胆道感染也是形成结石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胆囊炎、胆管炎等。

总之,胆囊结石的形成,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是胆汁成分的异常改变,以及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胆汁瘀滞和胆道感染。

胆石症“钟情”于哪些人

肥胖者肥胖是胆囊结石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发病率为正常的3倍。肥胖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导致胆固醇分泌增加,使胆固醇饱和度明显大于正常人,诱发结石形成。

健康大招: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好体型。

偏食者 喜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并经常摄入过量,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饱和状态,易形成结石;喜食甜食,过量的糖分使糖原和脂肪合成增加,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增加,易形成结石。

健康大招:多吃青菜和粗粮。

经常不吃早餐者 正常人体在进食3~5分钟后,由于食物刺激十二指肠产生一种叫胆囊收缩素的激素,从而产生较强的胆囊排空作用,胆囊便会排出胆汁。如果经常不吃早餐,空腹时间较长,长期储存在胆囊内的胆汁过度浓缩形成淤积,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在胆囊里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健康大招:早早起床吃早餐,适当多饮水。

受雌激素影响者 如妊娠、服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服用避孕药物者。

健康大招:合理用药,避免不良用药习惯。

年龄大者及女性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调查显示,年龄在40~69岁的5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高发年龄与低发年龄的分界线是40岁;在老年人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达20%。老年人主要是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滞缓,胆汁在胆囊里长期淤积所致。

健康大招:畅情志,常体检,早发

胆囊结石的症状

腹痛胆囊结石发作时多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侧肩背放射。胆绞痛一般发生在晚上。这是因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一般晚餐比较丰富,吃得比较多一些,吃完饭后胆囊就要开始收缩,排出胆汁来进行消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胆囊里的结石就会随胆囊的收缩进行运动,容易卡到胆囊颈管,造成胆绞痛。另外一个原因跟体位有关,胆囊呈梨形,分为底部、体部和颈部,表现为底大口小。在正常我们站立或坐的时候,胆囊的底是靠下的,胆囊口是靠上的。这时由于重力的原因,结石会跑到胆囊的底部,漂浮在胆囊里面,不容易造成嵌顿。当我们晚上睡觉以后,尤其是左卧位时,胆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头朝上,小头朝下。由于重力的原因,胆囊结石卡到胆囊管里面,胆囊管里面就会发生痉挛,这个时候就容易造成胆绞痛发作。

胃肠道症状 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时,继腹痛之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急性发作后常会有厌油腻食物、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黄疸 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黄疸,多在剧烈腹痛之后,且黄疸较轻。胆囊结石伴胆管炎,肿大胆囊压迫胆总管,引起部分梗阻,或由于感染引起肝细胞一过性损害等,都可造成黄疸,表现为眼睛巩膜颜色变黄。

全身症状 当结石堵塞了胆囊管或胆总管后,可引起急性胆绞痛,剧烈时难以忍受,并可牵扯至右背痛,还可伴有高热、寒战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压下降、烦躁不安、休克、昏迷并危及生命。

胆囊石症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溶石疗法、排石治疗、体外碎石和仪器经络排石等方法。

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但很难解决结石复发的问题)。

胆囊切除后有什么不舒服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功能是存储胆汁、浓缩胆汁。进食以后,胆囊就会把存在它里面浓缩的胆汁排到十二指肠中帮助消化。胆囊切除以后,浓缩、储存功能就没有了,吃进去的食物的消化就会差些,不能充分地把脂肪消化掉。这样就会引起某些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说腹胀、大便次数增多等。但随着胆总管的代偿,以上症状可逐渐缓解。

胆囊结石的预防

注重情志调理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学习紧张,生活节律快速,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常常处于紧张、焦虑、烦躁等状态。如果心理平衡失调,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胆囊功能出现障碍,胆汁排泄迟缓,胆汁淤滞,久而形成胆囊结石。注意个人的心理卫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避免心理上的负担。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包含了情志方面的调养。

合理饮食 有规律的进食,吃好一日三餐是预防胆结石的最好方法,尤其是记得要吃早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适当多食青菜和粗粮。

预防胆道感染 特别是蛔虫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寄生虫卵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多数胆道结石的最初病因是由肠道蛔虫病引起的。

坚持锻炼 经常运动能增强内脏功能,防止胆汁淤积,同时对减肥也有利。应注意防止饭后坐沙发上看电视,边看边吃瓜子和各类甜食,以免与胆囊结石结缘。

定期检查 特别是40岁以上的妇女,一旦B超检查发现胆囊功能差,结构异常、胆囊内胆汁透声差,出现胆泥或泥沙样结石等,经过积极合理治疗后,可以恢复胆囊功能。胆泥或淤积的浓稠胆汁能被排出,避免结石形成。

小提示

如果知道自己得了胆囊结石,首先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较为详细的检查,确定结石的部位、大小、数目,是否伴有胆囊或胆管的炎症,是否发生癌变?再检查一下胆囊的收缩功能等,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绞痛泥沙胆汁
泥沙做的父亲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8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处理措施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绞痛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泥沙灭火
儿童绘本(2015年2期)2015-05-25 18:10:15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51
IL-2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氯诺昔康联合654-2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