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抽烟怎么会得肺癌呢?”“医生,这个肺结节要紧吗?不会是肺癌吧?”“我每年都做体检,怎么今年突然得了肺癌呀”“我没有什么不舒服,有必要进行肺癌筛查吗”……在肿瘤专病门诊,我们经常会遇到提出这些疑问的患者。肺癌目前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存活率与患者发现时的分期有很大关系。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鉴于此,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怎样才能更早地发现肺癌这个话题。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4版)建议:40岁以上,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列为肺癌的高危人群。①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②被动吸烟;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⑤有家族史(一级亲属罹患肺癌);⑥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等。
很多肺癌患者早期无任何征兆,但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下症状,就需要提高警惕。
咳嗽 肿瘤刺激支气管可引起咳嗽。因为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症状相似,极易被忽视。肺癌的咳嗽多为干咳,痰少而黏稠。如果出现无诱因咳嗽,持续超过2周,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请及时就诊。
痰中带血或咯血 肿瘤含有丰富的血管,咳嗽时,可以因血管破裂而出血,血液随着痰液排出,表现为间断反复少量痰中带血,色鲜红,偶见大咯血。如果既往无咯血史,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痰,务必引起重视并及早就诊。
气短 如果肿瘤长在气管旁边,可能会压迫气道,引起气短、气促。临床上很容易被认为是年老体弱、体质不佳、心脏疾病等所导致。如果在日常活动中出现气促,但无心血管方面的基础疾病,需要完善胸部检查。
胸背痛 肺部肿瘤可能压迫神经,造成患者胸背痛,或是肩部、手臂疼痛。资料显示,有高达50%的肺癌患者在被确诊时有胸痛或肩痛症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胸痛可为首发症状,可无咳嗽症状。胸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早期多呈间歇性隐痛不适。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固定部位的胸痛,尤其是体位改变、深呼吸和咳嗽时可使之加剧,需要密切关注。
另外,有少数患者的首发症状可表现为消瘦、乏力、腰痛、头痛、声音嘶哑、颈部包块等,发现这些特殊情况也需要及时就诊。
目前,肺癌筛查已成为肺癌防控的有效措施。早期筛查对肺癌的早诊、早治以及改善患者结局、提高肺癌预后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显示,使用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以降低20%的死亡率。最新数据表明,肺癌筛查的获益随着肺癌发病风险的增加而增加。我国于2012年启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肺癌LDCT筛查纳入到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对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的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若检出肺内结节,及时就诊专科医师,根据结节影像学不同特征等具体情况,选择随访复查或做进一步检查、治疗等。
误区一:只要不吸烟就不会得肺癌 很多人认为只有长期吸烟才会导致肺癌,其实并不尽然。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高危因素,大量研究证明,肺癌的发生与吸烟开始的年龄、吸烟年数、每天吸烟支数、烟草种类均有密切关系。但事实上,肺癌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除了抽烟这个“头号杀手”外,环境、饮食、激素、遗传、心理等众多因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已经成为目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肺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女性肺癌非吸烟患者的比例约为53%,而中国女性肺癌非吸烟患者比例约为86010。
误区二:依靠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结果,来判断患癌的风险 许多患者看到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就陷入恐慌,标志物正常就认为平安无事。其实,除了肿瘤细胞外,机体细胞在炎症或某些良性疾病的情况下,也可能分泌或者产生某些代谢产物,因此肿瘤标记物增高不代表一定存在肿瘤;同样,肿瘤标志物存在敏感度、特异度的缺陷,若敏感度低的话,血液指标会呈现“假阴性”。因此,体检时发现肿瘤标记物轻度增高,建议通过复查和监测进一步判断。如复查结果较前变化不大,可继续监控;如后续多次复查结果进行性升高,此时建议到专科就诊,需结合全面检查进行评估。目前尚无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肺癌确诊的“金标准”是通过病理组织活检或痰液检测癌细胞。
误区三:肺结节是肺癌早期,谈“结节”色变 肺结节是肺内发生的异常病变组织,可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大部分肺结节为良性,如炎症、结核、错构瘤等引起,良性肺结节恶变为肺癌的概率非常小。因此,发现肺结节不必惊慌,定期到医院复查,密切关注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变化。如果发现结节异常变化,或者患者出现症状,则需要尽快进行病理学诊断。
误区四:选择价格高昂PET-CT作为发现早期肺癌的最佳“神器” PET-CT作为一种集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为一体的先进诊疗设备,多用于肿瘤的确诊、定位,或者来源不明的肿瘤的诊断。但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中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一般也不推荐作为肺小结节的常规随访。
不吸烟或戒烟;有职业暴露危险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空气污染,如室内避免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室外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健康饮食、科学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充分调动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积极进行防癌筛查和健康体检。
总之,肺癌不易早期发现,积极预防、定期体检是关键。此外,随着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即使不幸患上肺癌,只要抓住治疗时机,通过全面的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每一位患者都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最佳的预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