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跟着唐诗旅行,聆听诗歌故事。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中飞出一只燕子,来到了你们的眼前,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诗歌故事……
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是中国最古老且著名的街巷,曾是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所在之处,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乌衣巷因此得名。乌衣巷中曾走出过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同时也见证了王、谢两大家族的历史。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这条名巷吧!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庐山居士,唐朝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被后人誉为“诗豪”,也有人将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还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介绍完刘禹锡,我们正式进入这首千古名篇《乌衣巷》,看看这首诗到底在说什么。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朱雀桥边;旧时指晋朝;王谢是晋朝世家大族王氏、谢氏的合称,代指贵族世家。诗的大意如下:黄昏时的朱雀桥边,盛开的野花正在摇曳,夕阳下,一抹余辉洒在乌衣巷口;当年,在王谢这样的贵族家中雕梁画栋的屋檐下筑巢的燕子,如今已经飞进了寻常百姓的家里。
孩子们,你们看,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即使曾经的名门望族,也抵不过岁月的变迁。但诗人刘禹锡笔下的这首诗却能穿越时光长河,来到我们心中,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乌衣巷》是诗人寄物咏怀的诗作,也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诗人通过描绘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对比如今的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世事无常。
诗的开头,诗人以“朱雀桥”来勾画昔日乌衣巷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以一个“野”字写出景色衰败荒凉的气象。第二句,西下的落日,再加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乌衣巷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而现在,乌衣巷却笼罩在寂寥、破败的氛围之中。在诗的第三句,诗人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并巧妙地通过燕子的视角凸显时代更迭。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王、谢等贵族和百姓的今昔对比,从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沧海桑田、世事无常的无限感概,并引发后人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深刻思考。
千百年来,追寻刘禹锡笔触而来的游人墨客络绎不绝。从兴盛到衰败再到后来的重建,乌衣巷里的一砖一石,都述说着东晋以来的韶华流逝。那些流传于地名背后的故事,承载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记忆,让后人对这个静默的小巷充满无限的遐思和想象。如果来到南京,你会见到和诗中情景不一样的乌衣巷,如今乌衣巷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在这里发生的故事,依然还在流传……
东床快婿的故事
相传,东晋的太尉郗鉴是个很爱才的人,他有个女儿到了婚嫁的年龄,就想着为爱女选择一个心仪的丈夫。他与丞相王导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王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双全。于是,郗鉴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导。
王导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是您看中的,我都会同意。”就这样,一天,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到了王导家。
王家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看见靠东墙的床上躺着一个露着肚皮呼呼大睡的青年人,似乎对太尉择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家子弟都很不错,不过他们听说郗府派人来选女婿,都显得有些拘谨做作,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露着肚皮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
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这个小伙子,他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书圣”王羲之。
一首古诗,一次旅程,一个故事,一种领悟。这是一场时光之旅,一场朝圣之旅,也是一场发现和探索之旅。亲爱的孩子们,乌衣巷这一站的唐诗之旅就要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又领略到了什么?不妨记录下来,开启属于自己的文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