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格尔城堡(又译为爱盖尔城堡)坐落于匈牙利赫维什州的山谷,其附近有马特劳和比克两座高山,匈牙利第一与第三高的山峰就分别位于这两座山上。在11世纪最初的10年里,匈牙利王国首位国王圣伊什特万宣布在此建立主教区。当地主教除了宗教上,还有军事上的职责。在历任埃格尔主教的主持下,这里建起了包括城堡在内的一系列建筑。
1552年的埃格尔城堡保卫战,成为匈牙利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相关的纪念活动与文艺创作在几百年间从未中断过。即使是诗人裴多菲也曾直言自己的心无法抗拒其魅力,他一定要去一趟埃格尔。作家伽尔东尼·盖扎于20世纪初出版的以此为题材的历史小说《爱盖尔之星》成为匈牙利文学的经典之作,是匈牙利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
自圣伊什特万于11世纪初加冕为国王,并宣布将国家献给圣母玛利亚后,匈牙利历任国王基本都自视为信仰的捍卫者。在当时,匈牙利是所有欧洲天主教国家里地处最东端的一个,时刻都得承受可能的威胁,来自东方和南方的大部分进攻都会经过匈牙利。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匈牙利国内修建或者扩建起了系统的防御工事,名为“边防城堡”,用以抵御奥斯曼人,而埃格尔城堡就属此类。
16世纪时,匈牙利王国在事实上被分割为3个部分,中部和南部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北部和西部被哈布斯堡家族占领,东部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被绍波尧伊家族占领。这个局面是奥斯曼帝国的数次进攻使得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战死,没有合法子嗣可以继承王位等原因导致的。
到了16世纪50年代,特兰西瓦尼亚方面和哈布斯堡家族意图和解,希望击退奥斯曼人并将匈牙利王国重新统一起来。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派遣7000名雇佣军前去接管特兰西瓦尼亚。于是,匈牙利的东部地区短暂地和北部、西部地区共同尊哈布斯堡家族为王室。奥斯曼苏丹自然不愿看到这种局面的发生,试图用武力切断特兰西瓦尼亚与哈布斯堡家族治下领土之间的联系,而挡在这条路上的有两座重要城堡:位于三方势力交界处的索尔诺克与埃格尔。前者不仅是通往埃格尔的门户,而且对于控制蒂萨河(多瑙河的重要支流)相当重要。而一旦占领后者,还能以此为基点,进攻北部费尔维迪克地区防御较弱且富饶的矿业城镇。
兵临城下
1552年,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派遣一支军队从伊斯坦布尔出发,由卡拉·艾哈迈德总指挥官率领。另一支规模较小的军队则从布达出发,由哈迪米·阿里率领。两军在8月24日会师索尔诺克,仅用一周半的时间就攻下了索尔诺克城堡。因此,哈迪米·阿里向其他指挥官建议道:“现在,就让我们去埃格尔吧,迅速征服了那里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帝国的边界一直延伸到喀尔巴阡山脉了。”
奥斯曼军队在进军之前,总指挥官写了一封信令人送到埃格尔,内容大致为守军只要即刻投降,就可以保有过去所拥有的自由和财产,如果不这么做,不仅得面临大军压境,而且还会失去一切。收信人是由埃格尔主教任命的城堡总指挥官多博·伊什特万。
多博在同年6月通过间谍提前得知了奥斯曼军的动向和规模。他知道,仅凭400名常备守军是一定守不住城堡的,必须请求援助。当时的埃格尔城堡分为内堡和外堡,工事高度平均为9米至15米,实在无法与索尔诺克等一系列已经被攻陷的大型城堡相提并论。若是没有援军,城堡肯定会失守。
可希望过于渺小。首先,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正忙于第二次施马尔卡尔登战争(神圣罗马帝国部分诸侯组成的施马尔卡尔登同盟与查理五世发生的战争),无暇帮助自己的弟弟斐迪南国王在匈牙利的战事。其次,尽管哈布斯堡王室曾多次试图向埃格尔提供援助,但大多数援军都因为组织工作不力、后勤保障不足未能抵达,有些部队甚至直接停留在半路上不来。
总共约1400名援军在战争开始前及时到达,算上城堡内的常备军和后勤人员,人数总共有2000上下。虽然奥斯曼军队的具体人数颇有争议,有20万、15万、7万等推论,但最少也达到了4万人。也就是说,守军得面对至少20倍于自己的敌人。而1552年9月9日,奥斯曼大军到了。
埃格尔之围
守军与奥斯曼军的首次交锋发生于距埃格尔约11千米的毛克拉里。一支正在侦查的轻骑兵分队遇上了奥斯曼军的先头部队。轻骑兵中有2人被俘,其他人撤回城堡并向多博报告了奥斯曼军的位置。多博与守军共同发誓永不投降,宁可同归于尽,也不将城堡拱手让出,并派人再去向王室求援。
9月11日至15日,奥斯曼军主力接连到达战场,对城堡进行了首轮火炮攻击,企图摧毁给守军提供视野的塔楼和城内的粮仓。16日至17日,奥斯曼军包围城堡,还拉来了100多门火炮,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炮击。守军因为要节省炮弹,所以很少回击。埃格尔城堡内的后勤人员在每晚都会修补受损的城墙。有一小队守军还于半夜袭击了奥斯曼军营地,在回城的路上顺带毁坏了几门火炮。
9月28日至10月3日,奥斯曼军的指挥官们判断城墙已经被多轮炮击削弱到足以发起总攻,随即下令大军进攻,与城墙上的守军厮杀,还趁机占领了足以威胁内堡的碉堡。多博不得不让火炮齐射,炸毁被占碉堡。
10月4日,城堡大教堂圣器室内储存的火药因未知原因突然爆炸,不仅摧毁了数座火药厂,还对邻近的城墙造成了巨大破坏,震撼整个城堡。军民顿时惊慌失措,多博急忙前去安抚好众人。奥斯曼军认为爆炸事件对进攻极其有利,于是进行了为期8天的火炮猛攻及常规围攻。奥斯曼军几乎用尽了当时所有的攻城手段,但都被守军一一化解:奥斯曼军爬上城墙,守军就洒出热油、热水和融化了的沥青;奥斯曼军试图用大量木材填满壕沟,守军就用燃烧的稻草捆和木桶来焚烧;奥斯曼军把巨炮拉到护城沟边,守军就将装满易燃物的燃烧桶推过去。不过,城堡在这期间的情况令守军越来越绝望,大部分城防工事被炸得不堪入目,一些军民生病、过度劳累、受伤甚至死亡,期待许久的援军依旧没有到来。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守军照样没有阅读就烧毁了奥斯曼军寄来的又一封劝降信,还在城墙上架起一口黑棺材作为回应,以此表示就算葬身于埃格尔城堡的废墟下,也决不投降。
10月12日至17日,奥斯曼军总指挥下令再次发起总攻。大军随着军号声和枪炮声冲杀上来,但守军击退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这时候就连埃格尔的最后一批后备力量都冲上了城墙,同时代的一名编年史学家记载道:“妇女们也举着石头、热水和沥青冲向城墙,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接连的战斗使奥斯曼军损失严重,军心涣散,他们花了将近3天时间清理战场,然后离开了。
将近40天的战争结束了。在付出了死伤超过500人的惨重代价后,埃格尔城堡保住了。这是自1456年贝尔格莱德大捷(奥斯曼帝国围攻当时属于匈牙利王国的贝尔格莱德,被匈牙利王国击退)以来匈牙利人首次取得如此瞩目的胜利,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多博被整个欧洲誉为“基督教的大力神”。
埃格尔城堡在后来经历过反复的破坏和重建,还因为哈布斯堡家族担心它在匈牙利人的独立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被破坏,其程度比起1552年的围城战带来的破坏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在1862年,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伊波伊·阿诺尔德开始了对埃格尔城堡的修复与考古工作。2014年,埃格尔城堡被匈牙利政府认定为国家纪念碑。久经战火洗礼的它如今依然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责编:李玉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