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位于伊豆半岛的南部,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让这里成为伊豆半岛旅行线路中必不可少的一站,乘坐伊豆急行线沿着海岸一路向南就可以到达。不过我建议在河津(下田的前一站)先下车逗留一会儿,因为“河津樱”可是非常有名的。河津的樱花是日本最早盛开的樱花之一,有些甚至每年的1、2月份就开始绽放了,而且花期能持续一个月左右,在河津川旁的温泉一边泡脚一边赏樱,可以说是伊豆半岛冬天里最惬意的事情了。
伊豆急行线的终点站就是下田,来到这里,大多数游客在酒店放下行李后,都会直接前往著名的白滨海岸,奔向大海。根据日本旅游局统计,白滨的这片沙滩是游客来伊豆排行前三的目的地,近一公里长的沙滩上,雪白的沙粒质地细软,是日本最顶级的沙滩之一。海水的水质清澈透明,虽然直面太平洋,但海浪却不是很大,不管是下海游泳还是在沙滩上享受阳光,都是夏日的绝佳享受。
在沙滩旁的礁石上,还有一座面向大海的鸟居,因为涨潮时海水会淹没岩石,所以被人们叫作“海中鸟居”。蓝白相间的海边,高高的红色鸟居显得格外醒目,给热闹的海滩增加了些许庄严和神圣。顺着鸟居向树林中走,就可以来到“伊古奈比咩命神社”,人们习惯称它为白滨神社,公交车就有这一站。这座神社是伊豆半岛最古老的神社,有2400年的历史。在日本生活多年,经常能看到山上的神社,海边的神社倒是不常见。
走进神社,浓重的年代感扑面而来,石灯和栅栏上满是青苔,神社两边的兽像早已被侵蚀得看不清样子,周围繁茂的树木将整座神社包裹起来,好像一片独立的小天地。与热闹喧哗的海边不同,神社内的气氛宁静而庄重。在神社的一座偏殿前,有一棵被称为“药师心白”的树,据说这棵树树龄超过2000年,已经枯萎,树皮完全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树身内有一个天然的树洞,在洞中人们供奉着药师佛的雕像。白滨神社据说是掌管姻缘的女神,所以前来求姻缘的人非常多。每年10月,神社还会举办火祭,同这间神社一样,这里的火祭也是伊豆半岛最为古老的一项活动,伴随着烟花表演与美食,是感受伊豆半岛传统文化的好地方。
感受过白滨沙滩的开阔后,可以去龙宫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龙宫窟位于下田市西部的海岸,一路上经过了接连不断的各种沙滩后,海岸线突然换了一种面貌——礁石与峭壁成了主角。沿着公路前行,会看到路旁有个小小的鸟居,上面写着龙宫窟,而鸟居后面则是长满植物的小土丘。一开始以为来错了地方,走近一看才发现鸟居下方藏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台阶,隐蔽的入口和狭窄的阶梯让人觉得这里似乎不是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地方。沿着台阶一路向下,逼仄的通道开始有些潮湿,经过一个洞口后,发现已经来到了海边。原来这里是一个海蚀洞,峭壁围成一圈,就像一间巨大的天然别墅,正对面的小洞口通向大海,就像房间的门一样,海水就是从这里流入洞中,长年累月的侵蚀将这个洞不断扩大,直到有一天洞穴上层的岩石支撑不住,掉落下来,在龙宫窟的顶部形成了一个直径大约50米的“天窗”。阳光从天窗射向水面,碧蓝的海水与洞穴墙壁上一层层的火山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营造出一种奇妙的氛围,就像水族的宫殿一般。不过,如今的龙宫窟还多了一个“符号”,成了见证情侣们爱情的地方,因为从洞窟中向上望去,这个“天窗”就像桃心一样。
在江户时代,下田是一个繁荣的港口,由于连接了江户(东京)与大阪之间的航运,下田拥有丰富的商品资源,当时民间的歌曲都会唱:“久居伊豆的下田是多么美好,只不过条纹的钱包很快就会空空如也。”但是1853年,一艘黑色的钢铁军舰改变了下田,也改变了整个日本。
如今,下田的港口区域是一片小小的海湾,一艘艘游艇和渡轮整齐地停在泊位上,西侧的岸边有一个半身铜像立在一块花岗岩基座上,旁边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锚。这尊铜像雕刻的是马修·佩里,正是他和他的船队,“敲开了”日本的大门。在铜像不远处,木质的纪念碑记录着日本结束了长达200多年闭关锁国的状态,向世界打开大门,而下田,则是这段历史最直接的亲历者。
19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欧美列强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1852年,时任美国海军准将的马修·佩里接到了一项任务:让日本对美国开放贸易,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炮舰外交”强迫日本开放。1853年,马修·佩里带着几艘蒸汽战舰来到江户湾(东京湾)入口处的浦贺,船只绕过日本的防线,直接威胁到江户。他拒绝了日本让他们离开或者前往当时唯一开放的口岸长崎的要求,将蒸汽船停在港口外,开始对周围的水域进行测量,并将一面白旗和一封信件交给当时德川幕府的将军。为了进一步达到恐吓的效果,船只还以庆祝美国独立日的名义发射了空炮。这一举动让日本的官员和民众惊恐不已,钢铁战舰远不是当时的日本木船所能抗衡的,这几艘黑色的铁船也给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这次威胁称为“黑船来袭”。如今,在下田火车站站前广场就有一艘黑船的雕塑。
半年后,佩里带着3艘钢铁军舰和1艘帆船又来到了日本,同样采用威胁的方式要求日本进行谈判。1854年日本被迫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米和亲条约》)。在这次谈判后,下田成为当时日本第一座允许外国人自由活动并与当地民众交流的地方。
下田的港口不远处有一条名叫平川的小河,沿河而建的石板小路狭窄又古朴,几座小小的石桥旁,垂柳的枝条随风摇曳,眼前的这番这景象让我以为自己误入了云南的某个古镇。河堤与两岸房子的墙壁大多是用石头和瓦片拼接在一起,再用白色的石膏固定,这种防火又防潮的建筑方式在江户时期非常的普遍,因为外形酷似海参,所以被称为“海参墙”。在1854年,马修·佩里就是从这条路走过,在路尽头的了仙寺签订了《下田条约》作为《日米和亲条约》的补充,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将这条路称为佩里路。佩里路附近的区域也成了各种酒馆和娱乐场所的聚集地,直到今天,这片区域仍是下田夜生活最为活跃的地区。
了仙寺是一所不大的寺庙,在名寺众多的日本原本毫不起眼,但因这场谈判以及《下田条约》的签署使这里名声大噪。如今,了仙寺已经成为黑船事件和日本打开国门的重要纪念场所,并且被视为文化交流的象征。在了仙寺的旁边是一座非常现代的博物馆——MoBS,远远地看到这个醒目的大标志,一直不明白代表什么,询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是提取了“The Museum of Black Ship”中的几个字母进行设计的。这座2层的小楼里收藏了很多关于马修·佩里及黑船事件的相关物品,一层的黑船剧院还有视觉演示,还原当时的场景,售票大厅里有各式各样有趣的带有黑船标志的纪念品。
在港口的另一端,一座名叫玉泉寺的寺庙也因为日本的开国而声名鹊起。1856年,美国外交官汤森·哈里斯(Townsend Harris)来到日本,成为第一任驻日总领事,玉泉寺被移交给美国,成为在日本的第一座美国领事馆。领事馆外的黑船成员墓所,也是日本的第一座外国人墓地。今天,玉泉寺被改建成了哈里斯纪念馆,主要展出哈里斯的生平文件和生活用品。
黑船事件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西方的船坚炮利深深地震撼了日本民众的心,人们开始“睁眼看世界”,据说由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日本成了最畅销的书籍。之后,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席卷了整个日本,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变革,将近700年的幕府统治(1192—1868)在日本落下了帷幕。
倒幕运动中诞生了很多名人,在了仙寺北边的宝福寺中,就有“维新志士”坂本龙马的纪念馆。据说他就是在这里“脱藩”的,寺庙中还有一座他的全身塑像。坂本龙马在日本可以说家喻户晓,以他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和戏剧层出不穷,在日本的电视剧中,能够饰演坂本龙马的一般都是非常著名的男演员。
对于黑船事件和被迫打开国门,日本民众有着非常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人们认为黑船事件帮助了日本的发展,让日本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对于哈里斯,日本授予他“日本之友”的称号,还送给他一把日本刀,并且认为他代表美国签署的一系列条约都是相对平等的,避免了日本的殖民地化;在浦贺、下田、函馆等黑船事件涉及的城市中,有很多纪念馆、博物馆,还有不少关于黑船事件的纪念活动。而另一方面,对于佩里,人们也在内心深处存在着一定的惧怕,当时日本给他绘制的版画中,将他的眼睛除了虹膜外都画成了蓝色,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蓝色的眼睛一般都带有威胁的含义。这种复杂的情感,也许如同下田的白沙与黑船一般,在反差中逐渐自洽。
(责编: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