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2024-11-05 00:00:00张晓晶殷陈君
名家名作 2024年29期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然成为全球文化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尽管现有研究广泛覆盖了单一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范围内的综合性分析,但针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视化研究仍相对缺乏,限制了对该地区文化遗产深层次的理解与评估。利用CiteSpace 6.3.1软件,对2008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中国知网发布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进行详细分析并聚焦于安徽地区的研究数据,旨在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及其可视化分析,进一步深化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核心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和机构合作模式的研究,揭示了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地域性和跨学科特征,凸显了其传承与保护过程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融合的紧迫性。目前,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虽面临合作有限和缺乏集中的研究力量,但通过促进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其研究和保护工作有望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从而为地方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创新性融合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CiteSpace;知识图谱;安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是构成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核心,其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传统手工艺、传统技艺、口头传统等多种文化形式,反映了特定地区的文化身份与历史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新兴学科,展现出跨学科特性,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通过多元视角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1]。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遗失的危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身份的核心,遗失意味着割断文化的精神命脉[2]。因此,保护和继承这些无形遗产已成为全球性课题。

位于中国东部的安徽省,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构成,孕育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剧、皖南竹编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彰显了安徽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关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研究仍相对较少,特别是缺乏从可视化角度进行的深入分析与理解。本研究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着眼于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核心议题及未来趋势的理解。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在揭示研究数据间内在联系、趋势变化及跨学科特性方面的显著能力,为本研究提供了创新的分析视角和方法论工具。CiteSpace,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生成的知识图谱,能有效组织和分析大量信息资源,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它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文献分析工具,通过结合计量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可对限定主题进行深入的知识挖掘,并支持多维、多元和多时段的动态展示和文献解析[3]。通过构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该领域的核心主题、研究热点以及演变趋势,为安徽乃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如何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合作与交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的文献资源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关键字,以安徽作为主题关键词,于2024年4月1日进行的精确搜索,搜索范围覆盖2008年1月至2024年3月间的相关文献资料,初步筛选出317篇相关文章。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精确性与可信度,对收集的文献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剔除了包括报纸、会议记录、学位论文、匿名文献及广告等非核心样本,保留了期刊和特色期刊共223篇有效文献作为研究的原始数据样本。

(二)研究方法

选择CiteSpace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源于其处理大规模文献数据的独特优势。CiteSpace能够将文献中的关键词、作者合作网络和机构合作模式转化为直观的知识图谱,揭示研究趋势和学科间的交互关系。相比传统文献回顾方法,CiteSpace提供了更动态、全面的分析视角,拓展了知识图谱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4]。

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构建和分析知识图谱,本研究探讨了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态势和发展趋势,满足了学术界对动态知识结构分析的需求。利用中国知网(CNKI)导出的文献生成关键词共现、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图表,解释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核心团队和热点变化,促进了学术交流,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发文量总体情况及年度分析

对收集的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以年份作为统计单位,得到了一幅反映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发文量变化的统计图(见图1)。发文涵盖了文化类(38.5%)、音乐舞蹈类(17%)、旅游类(9%)、体育类(8%)等多个领域。从2008年1月到2024年3月,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出起初缓增、中间快增再逐渐减少的波动趋势。2021年至2022年,关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发表数量明显下降,学者的研究激情减退,说明该研究领域进入了瓶颈期。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亟须结合其他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激发学者们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情。2023年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课题申报工作开始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同年发表了20篇相关领域的论文,预测2024年关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发文量将稳步提升。

三、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与主题分析

(一)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发表文献量超过3篇的作者仅有5人,显示该领域尚未形成高产出的核心作者群体,研究者分布较为分散,缺乏领军人物或主导研究小组。研究中坚力量集中于王新亮、孔华、许敏娟、李奇辰和唐杰晓5人。其中,王新亮在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担任院长,所发表的3篇文章中一篇刊登于CSSCI期刊《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导向作用和引文中心性,但其文献均为独立发表,无合作关系。

因此,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亟须跨学科、多领域的合作,以促进学者之间的深入交流,进而丰富研究视角,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应用领域的实践性研究。

(二)机构合作分析

阜阳师范大学自2009年以来累计发表20篇关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章,显示了其在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大学分别自2012年和2010年起,分别发表16篇和15篇关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章,体现了高等教育机构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参与,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正向跨学科和跨领域的融合趋势发展,这不仅丰富了研究内容,还推动了学术创新和知识更新。尽管各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机构间的合作空间仍然广阔。

鉴于此,强化跨学科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艺术与技术等领域之间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研究与实践应用有重要影响。

四、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一)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CiteSpace生成的聚类视图中(见图2),用寻径算法以及LLR(对数似然比)算法进行聚类,得到的聚类模块值Q为0.7349,平均轮廓值S为0.9093。结果说明,采用这种设置和算法得到的聚类结构非常显著,聚合度高,因而可认为该聚类结果是可靠和令人信服的。这类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展现研究领域内的主题聚类和结构布局,便于研究者深入洞察领域动态[5]。

通过剖析聚类内部结构,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8个聚类并非完全异质,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综合分析揭示了该领域内丰富的研究层次。研究集中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强调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花鼓灯”反映了对活态传承的探讨,而“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等关键词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地理文化特征的研究,如安徽省内的“民俗体育”,突出了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地方文化中的位置。通过对大别山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的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促进地区发展和社区参与中的潜在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亦为研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策略和消费模式正在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新兴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理论构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上,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继续深化的必要性。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提供了策略和路径,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变迁中的创新性发展。

(二)关键词凸显分析

从2008年1月至2024年3月间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研究热点的重要阶段(见图3)。2010年至2012年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方面。2014年的文化传承与文化生态研究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共生的关系。2015年关键词“皖南地区”的突出表现强调了地方性的重要性。2016年至2017年的产业化研究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潜力与可持续发展。2016年至2019年的传承保护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多元化的策略和框架。2018年后互联网+与数字化的出现,表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代化趋势,科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逐渐增强。2020年至2022年古村落与数字化的持续关注,预示着未来研究将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的新角色,以及在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这些关键词和时间节点凸显了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揭示了研究从传统文化价值挖掘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转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经济与技术融合中的演变。

五、结束语

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8年1月至2024年3月间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进行综合性可视化分析,能促进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核心热点及发展趋势的理解,揭示了该领域内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的新模式趋向。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示了可视化技术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创新应用。数据结果表明,从最初的基础理论探索,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应用,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经历了从传统保护到现代应用的转型。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认识的逐渐增强,也体现了研究者试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积极尝试。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核心在于其表现形式的多元性[6]。这是一个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需要各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以综合的方法来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文献中的作者合作网络和机构合作,尽管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但目前尚未形成集中的核心研究团队和跨学科合作网络。为了深化研究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与活态传承,需要强化和扩大跨学科合作,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构与实践仍然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地域性特征显著,比如对特定地区和文化形式的深入研究,这种地域性特征为理解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同时也揭示了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视野,加强省内外以及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可视化分析工具的应用应进一步拓展至其他未充分探索的领域,助力揭示复杂数据中的隐藏模式,从而推动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段晓卿.2001-2020年CNKI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文化遗产,2021(4):28-36.

[2]常语桐.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文化自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9.

[3]王林,薛玮,潘陈益,等.虚拟现实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分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7,7(3):34-44.

[4]吉国秀,郭晓宇.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能性与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一项基于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7-2020)的可视化探索[J].民俗研究,2021(6):144-153.

[5]高培,尹槐,谭雪露.国内近20年贵州侗族民居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外建筑,2023(3):18-23.

[6]康保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革、创新及其他[J].湖南社会科学,2013(5):200-203.

作者单位:1.池州学院 韩国加图立大学

2.天津城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