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塑造角色——黄梅戏旦角唱腔的人物感

2024-11-05 00:00:00汪莉王宇婷
名家名作 2024年29期

[摘 要] 通过系统分析黄梅戏经典唱段,特别是旦角唱腔中的人物感,揭示了唱腔在表现人物性格、情感及心理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深入探讨了黄梅戏旦角唱腔在人物塑造中的独特作用与艺术魅力。通过多个案例分析指出,黄梅戏唱腔不仅限于音乐技巧,更是通过调节唱法、咬字吐字、共鸣腔体控制及润腔技巧的运用,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关 键 词] 黄梅戏;旦角;唱腔

一、黄梅戏的音乐艺术特征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以唱为主,是注重唱功的戏曲剧种。其唱腔音乐来源丰富,基本分为“花腔”“三腔”“主调”三大类。其中“花腔”大多是在民歌、小调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用于生活小戏的表演,多为简单的上下句构成,中间常夹杂过门性质的衬词。“花腔”的节拍形式多为一板一眼,旋律比较活泼、欢快,保持着淳厚的民歌风味。“三腔”是“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主调”有“平词”“二行”“三行”“火攻”“八板”“对板”等,多用于正本戏的表演。

与京剧精细的角色分工不同,黄梅戏属“模糊行当”,超越行当的局限。以严凤英为例,其旦角表演艺术超越了行当,将黄梅戏表演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小旦、花旦、闺门旦还是主角、配角,她都能完美演绎。因为在唱腔的塑造上没有行当之分,所以在演绎不同人物的唱腔时,需调节唱法、注意咬字吐字、控制共鸣腔体的位置、适当运用润喉技巧,通过对唱腔的艺术处理来表达人物思想、塑造音乐形象。黄梅戏三分曲、七分唱,演员需要用声音塑造角色,运用唱腔表现人物感。

二、用唱腔塑造人物,用声音塑造画面

下面以《别洞观景》为例,谈一下黄梅戏花旦、小旦的唱腔处理。《别洞观景》移植于同名川剧,又名《耍水》《人间好》,是《宫人井》中的一折,讲述了白鳝仙子别洞离府来到人间,一路上被山川美景及渔樵耕读之乐趣所吸引,决心留在人间,不再回洞府修道。这是一出重在表演的花旦戏,主要有观景、照影、扑蝶等表演,身段优美灵动,极富生活气息。这出戏唱做并重,在没有任何布景的情况下,要把天真烂漫的少女在山涧戏水、采花捉蝶的场景演绎得惟妙惟肖,其中呼吸和气息的运用非常关键。演员吸入气息要深,气沉丹田,并保持呼吸器官肌肉放松。在表演过程中,演员演唱时的气息要与“做”“打”相结合,使呼吸流转自如,使表演在整体上气韵贯通、神气十足。黄梅戏《别洞观景》在川剧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一个道具——荷花灯,还增加了大段优美唱腔。

在黄梅戏唱腔中,为了增强艺术表现力,常在旋律主干音上添加装饰音或过渡音组,进而将角色的情感刻画得非常细腻。其中,滑音、颤音和哭泣音是常用的润腔技巧,对提升唱腔效果至关重要。

在黄梅戏《别洞观景》中,多处运用了滑音和颤音的润腔技法:第一句“站在船头,观景秀……”,该句唱腔中的“头”字和“走”字占较长时值,运用了滑音和颤音的润腔手法,将白鳝仙子刚到人间的惊喜欢乐之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此时白鳝仙子正欣赏着美景,因此要唱出对美景的赞叹,通过唱腔使观众感受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段唱腔要想表现出抒情优美、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抑扬顿挫的润腔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眼花缭乱我喜心头”中的尾音“头”字,就运用了连续的力度波音,因为此时白鳝仙子的心情是无比喜悦激动的,通过尾音的波音更能展现人物情绪,彰显一个懵懂少女天真活泼的个性。唱这段唱腔,要想表现出抒情优美、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抑扬顿挫的润腔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心中有情,声音传神

《哭战袍》是新编黄梅戏剧目《大乔与小乔》中的一段。故事情节设计了一个与孙策长得极为相像的柏虎小将,大乔丧夫多年,妹妹小乔听从丫鬟的建议把柏虎小将派去大乔府当差,以慰寡居姐姐大乔的失夫之苦。周瑜知道后,认为有失体统,于是派遣柏虎出征,还将丫鬟秋月嫁给了柏虎。柏虎出征前,大乔将孙策遗留下来的战袍赠予柏虎,而柏虎最终却战死在了沙场,周瑜也被诸葛亮给活活气死了。悠悠岁月,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这段唱腔就是剧中三个女人都成为寡妇后,大乔在一片悲凉中仰面望天,面对大江,愤怒而又隐忍地哭诉着这个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世界。

大乔贵为国母,丧夫多年,性格是雍容沉稳的,因此在唱腔处理上和花旦、小旦不同,演唱时音色要沉稳浑厚、明亮圆润;咬字吐字时需铿锵有力,字头重而有力,字腹、字尾需比花旦吐字稍长一点,显得稳重;在润腔的艺术处理上,去掉华丽的装饰技巧音,多以波音、大波音、直音等技巧加以润色,更显得浑厚稳重且不失韵味。

以“一捧战袍心欲碎,不敢放声吐伤悲”为例,“捧”“袍”“悲”这几个字都是气带声,气包着字唱出来,强调咬字的喷口。唱“一捧战袍心欲碎”时,人物的心情是无比悲痛的,但转念一想自己国母的身份,又“不敢放声吐伤悲”,声音从爆发立马转为小声地演唱。唱“悲”字时,小顿音后有个快速吸气,后用哭泣波音加以润色,充分展现了身份对大乔的种种桎梏,淋漓尽致地渲染了亡夫守孤的悲伤与痛苦之情,展现出她担心世俗言语,连痛哭都要压抑着的无奈之情。通过这几个技巧,强化了声腔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更容易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偷撒暗抛两行泪,面对大江启心扉”一句,“偷”用气带声,“泪”用轻音处理,为后一句情感爆发时的高音做吸气准备;“对”字要加重语气做强调,“大”字需运用腹部丹田的力量打开来唱,这里是人物的一个情感爆发点,因此不能收着唱。唱腔中的每个字都要唱出字头、字腹、字尾。比方说“将”,“将”字的切发音是“级—衣—昂”。字头的“级”要求喷咬得干净利落,字腹的“衣”要求吐得丰满圆润,字尾的“昂”要求音韵准确、收音清晰。在演唱的同时,要注重行腔力度强弱、轻重的对比与协调,以及行腔速度上的催撤、缓急,以形成抑扬顿挫的整体声腔艺术效果。

在唱“这些年活得有多累”的“累”字时,我们一定要先把气息储存满,深深地吸一口气,吸气要满,吐气要慢,吸气一大片,吐气一条线,像拉弓一样,声音要在上面,气息要在下面。

“这些年活得有多累,心中总是冷风吹,如今万般都敲碎,多少人亦似我心死已成灰。”唱这几句时,要控制好声音和气息。这几句是清唱,对气息、声音以及情绪的控制要求会很高,大乔此时的心情悲伤到了极点,万念俱灰,连望梅止渴的这个“梅”,也就是柏虎,也不在了。“多少人亦似我心死已成灰”——战争让多少女人都似大乔一样心如死灰,最后这一点念想都没有了。所以唱这几句时,情绪、气息及咬字要控制好,要唱出一种木然和绝望的感觉。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我国传统戏曲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演唱者的任务是通过演唱刻画人物、体现感情,所以在演唱的时候首先要入戏,内心要有人物,要通过唱腔和词曲的内容进入人物,根据人物各自不同的年龄、身份以及内心喜怒哀乐的不同情感,去分析和掌握人物内在的感情活动,这就叫心中有情感、声音有人物。

四、“腔以情唱,像说话似的唱歌”

《小辞店》又名《菜刀记》《卖饭女》,是黄梅戏中的传统剧目,也是“三十六大本”之一。《小辞店》中的店姐柳凤英漂亮多情、贤惠能干,而丈夫却游手好闲,没有家庭责任感,随后她与商人蔡鸣凤结识并产生爱情,二人露水夫妻三年整,两个各自有家室的人都以为找到了真爱,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蔡鸣凤接到家书后离开柳凤英,回家后被妻子及奸夫暗害,柳凤英为之申冤后撞死在其墓碑上。

《小辞店》中柳凤英的唱腔“来,来,来……”就是其中的经典唱段。在演唱这段唱腔时,既要保留传统运腔特色,又要注入一些新的演唱方法,为塑造人物服务,用缠绵委婉且口语化的演唱来表达柳凤英对蔡鸣凤的一片真情。

第一段“来,来,来……上前逮住了哥哥手,叙叙你我当初”,演唱时咬字要口语化,用朴实自然的情绪唱出柳凤英对蔡鸣凤的依依不舍之情。一连串“来”字的运用,以白描的手法凸显了黄梅戏朴实感人、自然流畅的特点,这一句连唱八个“来”,叙事自然、层层递进、结构完整、以情动人,将柳凤英此时此刻难舍难分、情意缠绵的内心世界抒发得淋漓尽致。一般的演唱者认为能在演唱中把字咬清楚,就算完成了任务。其实不然,把字咬清楚只是完成了“正”字的一半,而另一半是将“字”圆起来、韵起来、装饰起来,那才是真正达到了字正腔圆。黄梅戏韵腔的“韵”涵盖着“字与腔”的着色韵味,固有韵字润腔之说。

“扯谎的鬼哎——”这句类似于哭白的哀叹,是当初的祸根,也是矛盾的焦点,更是店姐恍然明白蔡鸣凤一直欺瞒她的转折点,其中有怨恨、有心痛,也有无奈。这句是地道的安庆官话,黄梅戏和安庆官话是唇齿相依的关系,黄梅戏兴盛于安徽省的安庆地区,其演唱和道白主要采用极富地方神韵的安庆方言,因此安庆方言的声韵特点直接影响了黄梅戏的声腔线条走向,同时也间接决定了黄梅戏演唱中咬字吐字的独特技巧和特殊韵味。但在使用安庆官话时,也要注意其尺度。为了好听和字正腔圆,不能一味地追求方言,也要根据情况用普通话唱。总之,为了人物情感的需求,好听的旋律和字正腔圆的咬字,这二者是可以在普通话和地方语言间自由切换的。

几个“我问客人”和“你说道”的排比句,将当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述出来。这几句排比将一个女人得知真相后倍感惊讶、恍然大悟、痛彻心扉,以及与深爱之人又是欺瞒自己之人的难舍难离却又不得不分离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层层深入的表达,感人肺腑,令人鼻酸,展现了一个深处不公世界,遭遇背叛和苦难的女性最真实的内心体验。

五、“以情带声、如泣似诉”

《木兰传奇》选段《木兰哭坟》,是我在2002年为第二届严凤英杯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创作的作品,创作灵感来自著名龙江剧演员白淑贤老师主演的《木兰传奇》,这个戏成了我的代表剧目,同时也成了历届大赛中受青年演员青睐的参赛剧目之一。《木兰哭坟》这一段,描述了花木兰和金勇哥在历经重重困难之后表明心意,但敌军来犯,金勇战死沙场,花木兰换回女装,在金勇坟前哭诉、祭拜的场景,每一个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我们俩朝夕相处十二载,你待我深情厚谊难忘怀。忘不了行军布阵你把我带,忘不了危难之中你把我救出来,忘不了你抛尸疆场遗恨在,白发娘盼啊盼啊盼不到儿回来。

《木兰哭坟》这一段是追忆与金勇哥的往昔美好,和上一段刚看到金勇哥坟墓时撕心裂肺的哭喊不同。唱这段时应与上一段有鲜明的情感变化,因此脑海中要真的浮现出金勇哥和花木兰在军营的点滴画面,一边要代入人物,以情带声;一边要注意控制气息,吸气沉稳,呼气均匀、舒缓,通过慢吸慢呼的气息运用方式来表达人物深沉、抒情的情绪。这一段唱腔展现了一个有报国志向更有女子柔情的花木兰,并对她的情感进行了深层刻画。在兴国安邦和男女情感的交汇点上,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化,紧紧围绕花木兰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加以递进式的刻画,这种对人类“情”的深层拓展,是真的,更是美的。

这一段属于唱腔节奏最快、人物情绪最激烈的片段,因此要注意呼吸气口的连贯运用,整个演唱过程要保证“蓄气”与“续气”的动态平衡,使气息的吸入与呼出不断循环流动、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演唱的自然连贯。花木兰悲愤交加,战争终于胜利了,有情人也将终成眷属,却偏偏造化弄人,花木兰多希望金勇哥还活着。虽然花木兰和金勇的爱情是以悲剧结束,但这份刻骨铭心的真情却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无情的战争,让木兰痛失最爱,她的这份“女人情”“女人爱”“女人相”, 在这段唱腔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六、结束语

黄梅戏之所以能在中国传统戏曲的璀璨星河中光芒四射,根本在于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通俗而不失高雅,朴实中蕴含深情,亲切间流露柔美。艺术的灵魂在于个性的展现,而黄梅戏正是凭借这份独特的个性,展现了其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黄梅戏的整体风貌,不仅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演唱风格与方法,更通过这些独特之处,强化了剧种的魅力与辨识度。从独特的音色运用到精细的声型选择,从细腻入微的润腔技巧到与安庆方言深度融合的咬字艺术,黄梅戏在舞台上展现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其区别于其他戏曲种类的显著标志。这不仅使黄梅戏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认可,更为黄梅戏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这一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朱祎彤.黄梅戏腔词关系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20.

[3]曹宏彬.黄梅戏演唱方法之科学性与独特性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4]宋瑾,陈淑梅.黄梅戏中的安庆官话研究[J].语言研究,2024,44(3):102-108.

[5]严萍,刘洋.试论黄梅戏《小辞店》的艺术魅力[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72-73.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