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发展铁刀木红木用材林,引进泰国和华南地区等地40个家系种子来漳州育苗,开展子代测定,采用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以各家系单株立木材积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考虑入选家系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不低于群体均值为标准进行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6a生铁刀木按参试家系20%的入选率,选出早期生长优良家系7个即20号、16号、27号、29号、32号、9号、40号,实际入选率为17.5%,其平均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冠幅、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0.0280m3、8.45cm、8.07m、2.80m、98.21%、91.07%,比群体均值分别增加101.44%、19.52%、10.09%、9.80%、1.70%、1.19%;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和冠幅遗传增益分别达18.79%、9.34%、3.23%、1.68%。初选出的7个优良家系生长快,适应性较强,可以优先在闽南地区山地造林推广,待今后树龄增长后再做进一步复选与决选。
关键词:铁刀木;家系;立木材积;测定;早期选择
中图分类号:S792.28
铁刀木(拉丁学名: Cassia siamea Lam.),又名黑心树,系苏木科决明属鸡翅木类的名贵硬木和红木树种,为高大常绿乔木,较不耐寒,适宜在0。C以上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造林。林木生长迅速,年均生长量树高1.5~2m、胸径1.5~2cm,树高达20m以上[1]。心材为暗褐色至紫褐色,露于大气中则变黑色,遂又称为黑檀,木材中等坚重,耐腐耐湿不虫蛀,气干密度为0.63~1.01g/cm3,是制作上等的家具和高级建筑及装饰材等优良材料[2]。因此,为了丰富珍贵树种造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漳州市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合作,于2018年引进铁刀木国内外种源(家系)的种子育苗,在诏安国有防护林场等地营造种源(家系)试验林,系统地开展铁刀木子代测定,期望能够选择出可在闽南地区山地造林推广的优良家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铁刀木家系试验林营造于诏安国有防护林场龙思工区8-9小班(116°59′20″E、24°0′49″N),海拔220-280 m,坡向东北坡,坡度23℃。年平均气温21.6℃,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1.5℃,年均降水量1530mm左右。土壤为红壤,土层厚度 50~80cm,地力中等,立地类型Ⅲ类。植被以桃金娘、芒萁骨、五节芒为主,平均高度0.6~1.0m。
1.2试验材料
铁刀木40个家系试验苗木,由漳州市林业局引进泰国及国内广西和海南等种子,安排到福建省林下国有林场育苗基地统一育苗和供应,培育1a生营养袋苗木,出圃造林时平均苗木高度40~60cm。种子来源详见表1。
1.3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株小区,8次重复,试验地造林面积0.1hm2。在试验地周围种植铁刀木保护2行,防止试验林边缘树受破坏损失和消除边缘效应,提高试验准确性。
造林前对尾巨桉采伐迹地清杂堆烧,沿等高线方向按行距3 m人工开设小水平带宽度0.6m,在带上按株距2m挖明穴50cm×30cm×30cm、回表土,施基肥N-P-K含量各占15%的复合肥250g/穴(下同),于2019年4月造林。造林后第1a~2a每年全面劈草2次,追施复合肥200g/株,在第2a冬季修枝一次,修剪强度为树高的1/4;第3a~4a每年全面劈草1次,追施复合肥250~400g/株,在第4a冬季再修枝一次,修剪强度为树高的1/3,以促进主干生长,培育优良干形。
1.3.2 调查统汁
2019年12月对试验林调查造林成活率;2024年5月上旬进行全林每木检尺,调查测量保存率和胸径、树高、冠幅生长量。
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作方差分析及LSD法多重比较,对有关遗传参数估计等[3]。各指标计算公式:单株立木材积V=0.000052764291×D1.8821611×H1.0093166,式中:V为材积(m3),D为胸径(cm),H为树高(m);遗传力h2=1-1/F处理,式中:h2为遗传力,F为收缩系数;遗传增益△G =s×h2p /μ×100%,式中:△G为遗传增益,s为选择差,h2p为家系遗传力,μ为群体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铁刀木生长性状差异比较
铁刀木家系试验林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第1a造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6a生胸径差异极显著,保存率、树高和单株立木材积差异显著,冠幅差异显著不显著(表2、表3)。平均立木材积0.0098~0.0327m3、胸径5.36~9.06cm、树高6.06~8.45m、冠幅2.17~2.95m、保存率71.88%~100.00%、成活率87.5%~100.00%;平均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冠幅、保存率和成活率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试验林群体值的有7个家系即12号、22号、26号、27号、29号、32号、37号,以平均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冠幅4个因子均达到或超过试验林群体值的有10个家系即9号、12号、16号、20号、22号、26号、27号、29号、32号、37号,其中以20号、16号、27号、29号、32号、9号生长表现较为突出。
2.2铁刀木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算
为了反映铁刀木家系生长性状的稳定性和遗传性,提高育种水平,需要作遗传力测定[4]。铁刀木各家系胸径、树高、冠幅和立木材积的单株遗传力与家系遗传力见表4。从表4可知,家系遗传力以胸径最高达0.4767,其次立木材积为0.3734,冠幅最低;单株遗传力以立木材积最高达0.1111,胸径次之,冠幅最低。从而表明地径和材积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可以较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是林木育种的重要选择指标。
2.3铁刀木家系主要性状遗传增益与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
铁刀木各家系主要性状的遗传增益见表5。林木生长优劣最终体现在材积生长量,参照朱积余等[5]对红锥优良家系选择和评价方法,结合铁刀木试验林实际情况,以各家系单株立木材积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考虑入选家系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不低于群体平均值为标准进行评价和选择,按参试家系20%的入选率选出早期生长优良家系8个即20、16、27、29、32、7、9、40,但是,7号家系树高仅为6.98m,低于树高群体平均值7.33m,因而剔除该家系,但今后可特别关注其变化状态,本次实际入选家系7个,入选率为17.5%。7个入选家系单株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冠幅、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值为0.0280m3、8.45cm、8.07m、2.80m、98.21%、91.07%,分别比群体平均值增加101.44%、19.52%、10.09%、9.80%、1.70%、1.19%;单株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和冠幅遗传增益分别达18.79%、9.34%、3.23%、1.68%。
3 结论与讨论
林木育种表现型选择,受基因型和环境作用共同影响,育种工作者期望能选择出基因型表现优良的品种推广,增加林分产量和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而家系引种测定时间关系着测定选择准确性,有些学者对林木测定早期选择也认为有较高可靠性,如朱积余等研究认为7a生可作为红锥优良家系选择年龄[5],张金文和赖银华对杉木无性系测定经长期观测,表明其早期选择后进入中龄林复选入选率也较高[6-8],梁一池也提出第一阶段试验在亚热带地区造林5~10a即可做出选择[9]。本研究以6a生铁刀木子代测定结果表明,第1a造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胸径差异极显著,保存率、树高和单株立木材积差异显著,冠幅差异显著不显著;平均单株立木材积0.0098~0.0327m3、胸径5.36~9.06cm、树高6.06~8.45m、冠幅2.17~2.95m、保存率71.88%~100.00%、成活率87.5%~100.00%。以立木材积为主要选择指标,同时考虑入选家系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不低于群体均值为标准进行评价和选择,在40个家系测定林中,按参试家系20%的入选率选出早期生长优良家系8个即20号、16号、27号、29号、32号、7号、9号、40号,但是,7号家系树高仅为6.98m,低于树高群体平均值7.33m,因而剔除该家系,但今后可特别关注其变化状态,本次实际入选家系7个,入选率为17.5%。7个入选家系单株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冠幅、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值为0.0280m3、8.45cm、8.07m、2.80m、98.21%、91.07%,分别比群体平均值增加101.44%、19.52%、10.09%、9.80%、1.70%、1.19%;单株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和冠幅遗传增益分别达18.79%、9.34%、3.23%、1.68%。本试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与林周明不尽一致[10],主要原因可能是铁刀木为热带树种,受两个造林试验点气候立地等环境条件影响,以及选择树龄和统计分析方法不同引起差异的,有待于今后继续观测比较。
林木育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良种选择的动态性,优良家系会随着试验林树龄增大而发生变化。本试验选择出早期生长优良家系7个,由于造林时间较短,各家系的生长特性尚未充分表现,抗逆性也有待于继续观察,因而选择的可靠性随着林龄增长,将是一个动态选择过程,今后需要做进一步观测,实行多林龄多层次选择,尽早选择出遗传稳定性高的家系,以加快铁刀木良种化进程,提高铁刀木林分产量和质量,对闽南地区发展珍贵红木树种造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国舫.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1419-1420.
[2] 程汉亭,刘书伟,黎明.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 黄建南.交趾黄檀不同家系造林生长表现及初期选择[J].林业勘察设计,2020,2:9-12.
[4] 晏姝,曾建雄,骆必刚等.南洋楹无性系造林初期生长表现及选择[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7,37(6):11-14.
[5] 朱积余,申文辉,蒋燚,等.红锥家系遗传变异与优良家系选择[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4,22(3):270~28.
[6] 张金文,张连水.杉木无性系区域造林试验初报[J].华东森林经理,1996,4:50~54
[7] 张金文.杉木无性系引种测定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9,5:5~9
[8] 赖银华.闽南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J].林业科技开发,2004,4:34~36
[9] 梁一池.树木育种原理与方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268-274.
[10] 林周明.铁刀木家系引种测定及早期选择[J].林业勘察设计,2023,3: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