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作为事物名称,最早表示我国中部的汉水这条大河,《诗经》中多次提到这条名为“汉水”的大河,如《诗经》中的《汉广》记载:“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这里的“汉”就是汉水。由汉水这条大河的名称又引出许多地理上的称谓,比如汉中、汉皋、汉阴等。又由于汉水这条大地上的大河而联想到天上的银河,于是把银河也称为“天汉”。
秦朝末年,刘邦进入关中灭秦,发迹于汉水边的汉中,项羽封他为汉王,封地就在汉中一带。后来,刘邦打败了项羽,建国后称汉(历史上的汉朝),定都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史称西汉或前汉。于是,“汉”就从一个局部的地区名称变成国家的名字。当时,外族人称汉族人为“汉人”。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汉或后汉。汉朝因为强盛,统治长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于是“汉”也就成了中原王朝的代名词。
随着东汉王朝的瓦解,“汉”这个词在应用时曾发生变化。就拿语言来说,晋朝时候的人翻译佛经,以“晋言”和“梵言”进行对照;隋朝时候的人翻译佛经,则以“隋言”和“梵言”进行对照;唐朝时候的人翻译佛经,也曾经用“唐言”和“梵言”进行对照,而不用“汉言”。
但是,有的时候,唐朝人不用“唐”,仍然用“汉”来自称。比如,唐朝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一诗中写道:“汉家烟尘在东北。”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汉皇重色思倾国。”
在金朝的时候,首先把“汉”作为正式的族名冠于汉族。这是因为金朝是另外一个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为了明确区分两个民族,金朝统治者把宋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称为“汉人”。在元朝的时候,延续了金朝对“汉人”的称呼,与今天“汉人”的概念是不同的。元朝把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当时的“汉人”既包括汉族人又包括契丹人、高丽人、女真人等。“南人”指的是南宋遗民,实质上也是汉族人。但是,汉人的主体是汉族人,这一概念逐渐固定了下来。在清朝的时候,又面临金朝和元朝的问题,即不能把汉人称为“明人”,于是就仍然称为“汉人”。
在元朝和清朝的时候,“汉文”和“汉语”的名称也已经有了,因为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和建立清朝的满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为了区别彼此的语言和文字,就有了“汉文”和“汉语”的名称。自此,汉族、汉字、汉语等文化概念就被固定下来了。
在南北朝的时候,人们还用“华言”这一名称来称呼汉语。在当时,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称“中华”“华夏”。但是,由此而来又逐渐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似乎“中华”就是“汉”,“汉”就是“中华”,而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民族成员排除在外,这是非常错误的,是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歧视。“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大一个民族的名称,“中华”之中包括“汉”,而“汉”不能代表“中华”,因此“汉”不是“中华”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