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上卓有建树的人,都是爱读书的,茅盾也不例外。
在校读书时期,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尤其是写作文。十二岁时,茅盾在考卷中通过作文表达了他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十三岁,茅盾再一次通过自命题作文,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下《志在鸿鹄》一文,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雄心。在文中,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
1913年,茅盾中学毕业,报考北京大学,他觉得考得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茅盾的原名),他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时过不久,他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跑到报名处一查,发现自己在填报时,因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鸣”字。
这件事对茅盾的触动很大,从此他在读书之余练习书法,日见精进。他的书法布局缜密严谨,笔法精劲含蓄、秀逸疏朗,取法于瘦金体,实学于《董美人墓志》,取其华美坚挺。以故,他的书法给人清朗、爽劲之感,中宫紧收,线条舒展雅致,纤细而不羸弱,秀挺而富有弹力。在此后的人生里,他写字总是一笔一画,端端正正。直至80岁高龄写回忆录时,他还用毛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楚、隽秀。
在他人眼里,茅盾是一个坚实的自然主义者。 20世纪20年代,他翻译了大量国外的自然主义书籍,并且撰写了不少理论文章。直到1927年,茅盾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他投身现实生活,而后结合人生经历,写出《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蚀》等著名小说。他曾说过:“真正的好东西,还是生活。”这一时期,他有一个关于读名著的著名主张,那就是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经历过的相似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hMYLV8mFRIdyVv+rw1zstMmdAdISAPvOWZdsa0SyD+I=现实的生活中去瞧一瞧、看一看。这种缜密的读书态度,正是他从习书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茅盾的写作得心应手,一方面得力于他感受生活,另一方面得力于他丰富的阅读。茅盾的独立思考也建立在缜密、贯通的基础上。他认为:只读一种类型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造成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缺失。所以,不管是现实的、历史的,还是幻想的,只要他爱上了,就会沉入其中,绝无偏废。在《爱读的书》一文中,他写道:“我个人爱读的文学作品,就有不少是历史的和幻想的。”
在具体的阅读中,茅盾总结出“三式”,即鸟瞰式、精读式、消化式。所谓鸟瞰式,就是很快熟悉书中的内容,大致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建立起对书本的整体印象。所谓精读式,就是“细嚼慢咽”,深入把握书的篇章结构,文字的外延内涵。所谓消化式,就是注重记忆精练的字句,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在领会中加以运用。
在茅盾看来,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读过的书会随着时间被慢慢遗忘,唯有读书笔记能让人保持回忆和再认知。所以,他每读完一本书,就会将眉批梳理一番,将零散的片段、情感、感悟、思考融合起来,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吸收书中的内容。
茅盾的阅读“三式”,逐步深入,缜密细致,章法井然。对于一个有心的读书人,无疑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