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绽放青春在冰穹之巅

2024-11-03 00:00王新芳
知识窗 2024年10期

什么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不畏-30℃、10级大风,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在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实现了多个从“0”到“1”的突破:40年来,参与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创建工作,绘制我国第一张南极地形图,出版我国第一部《南北极地图集》,建立中国境外第一个北斗监测站……

这,就是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给出的答案。

“我宣誓:保证完成任务,为武汉大学争光!”2023年10月20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雪平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成员张保军、耿通、褚馨德庄重宣誓,中国第四十次南极科考队武汉大学队员出征。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拉响汽笛,开启了南半球的行程。“雪龙2”号和“天惠”轮离开锚地,启程穿越“咆哮”西风带……

一路向南,迎接南北极科考队的不仅有壮美的极地风光,还有严酷的低温、狂风、严寒,对抗冻伤、高原反应等极限挑战。一场近13级的狂风,引起剧烈的“地吹雪”现象,严重时能见度不足5米。最后科考队员借助定位导航设备,才慢慢将车队聚拢。这场意外使得科考队在原地停留了两天。

一抵达目的地,科考队迅速投入秦岭站的施工建设。为了更快拆除主体建筑幕墙板的保护膜,队员用电热毯焐,用暖风机吹,烧热水往板上浇;安装建筑固定板上的檩条时,队员用手电钻一点点将螺丝打入数毫米厚的钢板中,一天下来,队员们手肿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不怕吃苦、迎难而上,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这是极地测绘工作者的责任。”张保军说。

25岁的褚馨德是科考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负责执行格罗夫山无人机航测及陨石分布航空调查任务。打钻、切冰芯、采样、找陨石、飞无人机……在极地环境下使用无人机,要克服的困难比想象的大很多,尤其需要耐心等待时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由于白天风速过大,无法执行无人机航测的任务,他和队友一直等到晚上10点,执行完任务后已经是凌晨2点。

根据科研任务,“95后”小伙子耿通和队友在南极昆仑站附近区域布设了100个地震仪。因工作需要点触屏幕,-30℃的极寒冻伤了他的手,甚至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经过引流治疗后,伤势尚未完全恢复的他就再次投入紧张的科研工作。

梦想与时代同行,青春与家国共振。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从加入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开始,他们的理想就是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长才干,展抱负,建功业。

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成立于1984年,是以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为主体组建的多学科科学考察团队。自1984年鄂栋臣教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团队先后有近200人次参与了39次南极科考和17次北极科考,是我国参加极地考察最早的、次数最多的、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团队。

极地大课堂、极地展览馆、极地科考报告团,红色经典读书会、红色基地寻访等活动,让一代代学子坚定了学术志向和人生选择。鄂栋臣、张胜凯等极地科考英雄的故事,为无数学子埋下了逐梦南极的种子。

极地科考充满挑战,也孕育机遇。

533天,第三代科考队员麻源源的三年博士生生涯有一半在南极度过,发表了2篇SCI论文;张胜凯副教授和队友28天挺进1 200多千米,克服极寒、缺氧,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并测定其精确位置和高程;历经16次极地考察,艾松涛教授和团队研发出我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

胸怀“国之大者”,一代又一代师生接力奔赴险地。在冰封之地砥砺奋斗40载,团队从建立东西南极测绘基准开始,测绘出覆盖近30万平方千米的地图,命名了359个中国南极地名,同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极地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为我国极地科考提供保障。

从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南极,到在南极冰盖之巅建立考察站……中国正一步步迈向极地考察强国之列。正是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远赴险地,奋战冰雪南极,书写了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铸就了极为宝贵的南极精神:爱国、求实、创新、拼搏。

2024年春天,一份象征全国青年最高荣誉的榜单揭晓,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份荣誉, 2024年全国仅20个!他们是武汉大学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