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超市饮料区,我们不难发现,在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的饮料瓶上齐刷刷地印有并突出“零糖”二字。虽然零糖饮料标榜不含糖,但通常是指没有传统的糖分,如蔗糖,却含有其他替代甜味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避免摄入过多糖分,以防危害健康。
最近,饮料界的这股“零糖风”吹到年轻人的社交圈,出现了一个新兴概念“零糖社交”。在我们的社交活动中,也存在像糖浆一样黏糊糊的、甜腻腻的东西,比如虚假的赞美、过度套近乎、以自我为中心、窥探他人隐私等。零糖社交像一股清风,一扫社交场上的黏腻氛围,让社交回到真实、轻松、自由平等、无负担的清爽轨道上。就像喝零糖饮料一样,这种社交模式既能让人享受社交的乐趣,又不会给人造成负担。
零糖社交是一个有趣的新概念,但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类似的说法,比如《庄子》里的经典名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但是能够长久保持亲近;小人之间的交往像酒,甘甜、浓烈,但往往会因为利益冲突而断绝关系。这与零糖社交不谋而合,都主张平淡真诚,摒弃虚伪客套。
与君子之交不同的是,零糖社交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鼓励人们在社交中保持个性与独立,不讨好他人,避免产生社交压力。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的边界不断拓宽,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访问社交媒体,社交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群聊、朋友圈的分享与回复、短视频平台上的交流与互动等都成为社交的一部分。
与传统的面对面社交相比,互联网社交没有时空限制,悄无声息地占据着人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由此产生的过度社交和信息过载也是一种社交“糖分”。此外,互联网社交中的“糖分”还有很多,比如加了层层滤镜的照片、精心策划并展示的生活片段、经过筛选的留言、各种形式的炫耀、真假难辨的段子等。它们就像一勺勺糖,让这个充满点赞、评论和转发的社交空间变成一杯高糖饮料,人们即使小抿一口,也觉得甜腻无比。
社交媒体的这种浮华与虚实混杂,容易让人陷入高糖社交的泥潭,跟风追求表面的光鲜与认同,而忽视了社交的本质是真情实感的连接,是身心的放松,是自我的表达。
把零糖社交运用到社交媒体上,意味着追求一种更清爽的社交方式,比如保留真正有价值的、能带来正面影响的信息流,关注传播有益内容的自媒体账号,减少无意义的互动,不盲目与他人比较,专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零糖社交看似十分潮流,又充满个性,其实它的内核是年轻人对社交最朴素的期待,希望去掉繁杂的套路,让社交变成一件简单的、愉悦的事情。
喝零糖饮料是为了身体健康,进行零糖社交则是为了精神健康。不管是面对面社交还是互联网社交,我们都应该以轻盈的姿态投入其中,精简无效互动,关注真正重要的人和事,让交流变得高效而有意义。如此一来,我们会在零糖社交中收获别样的甜蜜。